隨着各類新祭祀方式的興起,網上祭祀也逐漸被大批市民所接受。自2020年疫情之後,每逢祭祖掃墓之際,全國多地發佈相關文件,倡導市民在節日期間採用網上祭祀、居家哀思等方式祭奠先人。
一方面,通過網絡平台,為逝去的親人們建立紀念堂、進行祭祀活動,既省時省力,又能表達對逝去先烈、親人們的哀悼之情,從其出現開始便迅速流行起來。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採用網上祭祀缺乏誠意,沒有儀式感,是對先祖的“不敬”,尤其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更是不理解這樣的一種祭祀方式。
其實,這兩種祭祀方式都各有長處,但在疫情仍然零星反彈的當下,選擇網上祭祀顯然不僅僅是對個人生命安全有利,更對社會整個疫情防控工作有利。與此同時,傳統祭祀方式就顯示出了諸多詬病。
伴隨着清明節這一類的祭掃節日成為了法定節假日,祭祖掃墓的高峯往往都會集中在前二天,短時間內出現的人流、車流過度集中,不僅給道路交通運輸帶來極大的壓力且也存在疫情再次反彈的隱患。且根據統計,國內各大城市每年清明節祭掃費都超過千萬元,燃燒紙品引發的火災所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四條等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人為引發火災造成嚴重後果的,不但要承擔刑事責任,而且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除此之外,全國各地也在普遍建立個性化“雲祭掃”平台,如山東省民政廳聯合省文明辦等創建了“山東省移風易俗服務雲平台”,羣眾可登錄免費在線祭掃,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網站上設置的“北京市2022年清明網上祭掃服務”專題,點擊可鏈接到各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提供寄語、獻花等網上祭奠服務。
行業內知名的網上祭祀平台思念堂官方內部人士也表示“過去曾跟不少祭拜的市民溝通過,其實年輕的市民對線上的祭掃有一定的接受度。而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更多的人們能夠接受這一方式。在我們對綠色文明祭祀的大力倡導下,很多用户重新認識了網上祭祀,只需要通過我們“思念堂”公眾號,就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文明祭奠”。讓緬懷親人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更加快速便捷,隨時隨地將敬意、親情和孝心送到“雲端”。
流傳幾千年的祭奠習俗本就應因時而異,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祭掃習俗也需與時俱進。人們在現代社會傳承“祭祖追思”傳統文化的同時,應該用更文明、綠色的祭奠方式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