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新接受中國疫苗,澳媒又緊張了: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
中國國產新冠疫苗 資料圖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中國正贏得在太平洋的疫苗外交之戰”,《澳大利亞人報》日前以此為題發表報道,再度炒作所謂的中國“疫苗外交”,而這次的目標是太平洋地區已經或有意使用中國新冠疫苗的島國。報道稱,巴布亞新幾內亞近日接受了國藥中生新冠疫苗,使得澳大利亞必須加快為該地區提供疫苗,避免中國疫苗取得“外交勝利”。澳大利亞問題專家陳弘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疫苗不是外交,而是國際抗疫合作的重要部分,澳媒這樣的報道是將太平洋島國當成國家間角力的“戰場”。
《澳大利亞人報》在報道中將向太平洋島國提供新冠疫苗描述為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的“競賽”與“戰役”。報道稱,巴布亞新幾內亞最近接受了中國疫苗,而所羅門羣島總理索加瓦雷表示,獲得中國疫苗是該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下一步行動。另一個位於該地區的島國斐濟也稱,中國疫苗一旦獲得世界衞生組織批准,斐濟就將接受中國疫苗。“澳大利亞正在與時間賽跑,以確保在接下來的4個星期內為太平洋國家提供數百萬劑新冠疫苗,否則將可能令中國疫苗取得外交勝利,而使區域合作伙伴更靠近北京。”報道這樣宣稱。
上述報道之所以將時限設定為“4個星期”,是因為根據世衞組織此前透露的消息,來自國藥中生與科興的兩款新冠疫苗有望在本月被列入緊急使用清單。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太平洋項目負責人喬納森·佩恩在接受《澳大利亞人報》採訪時表示,“如果世衞組織批准(中國)疫苗,那麼太平洋國家絕對有權利採用提供給他們並可以立即使用的任何疫苗。澳大利亞無法使用道德權力阻止他們。”
數據顯示,巴新是太平洋地區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數據,該國已有超過7000個確診病例,而一些專家認為,由於檢測能力不足,這個人口近900萬的國家可能已有1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且當地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今年2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巴新代理外長帕伊塔通電話時宣佈,將向巴新援助20萬劑新冠疫苗,助力巴新戰勝疫情。《澳大利亞人報》渲染稱,這些疫苗是給在巴新的中國公民接種使用的,但由於巴新境內的中國人遠遠少於20萬,因此可能有成千上萬的國藥疫苗被提供給當地人。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宣稱國藥的疫苗“只需接種一劑”,並以此推測出上述觀點,而事實上這種疫苗需要打兩針。
對於向巴新提供的新冠疫苗援助,本月初剛剛離任的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大使薛冰3月底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目標是“早日造福中國公民和當地民眾”,僅要求把在巴新中國公民納入優先接種範圍。這顯示出這批新冠疫苗並非僅針對在巴新的中國公民,且薛冰提到,巴新政府也在履行中國疫苗在當地緊急使用有關程序。
《澳大利亞人報》稱,澳大利亞已向巴新捐贈8500劑阿斯利康疫苗,為該國的一線衞生工作者接種,但未能確保從歐洲為該國爭取100萬劑注射疫苗的承諾。報道提到,美國可能協助從歐洲獲得澳大利亞已經付款給阿斯利康的100萬劑疫苗,用來提供給巴新,而歐盟當局一直阻止它們的出口。報道引述澳大利亞聯邦外交和貿易部發言人的話稱,“澳大利亞承諾撥款1.447億澳元,以確保巴布亞新幾內亞能夠全面覆蓋安全有效的疫苗,並且在全國範圍廣泛施打。”該國聯邦議員帕特·康羅伊宣稱,澳大利亞需要緊急履行其對該地區的承諾,否則可能導致中國對該地區施加影響。“重要的是,澳大利亞仍然是太平洋島國的首選合作伙伴”,康羅伊稱,“如果澳大利亞不加緊努力並提供足夠和及時的援助,這將形成一個真空,並被中國等國家填補。”
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新冠疫苗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武器,而非外交工具,將疫苗政治化是一種錯誤認知。中國已明確宣佈,中國疫苗是提供給全球的國際公共產品,並且正在履行承諾。“澳大利亞作為南太地區大國,應當發揮大國責任,幫助地區國家抗擊疫情,而不是把疫苗當作外交手段,與其他國家開展‘競爭’。”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近日透露,目前中國正在向80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同時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的研發和生產合作。“我們反對‘疫苗民族主義’,製造‘免疫鴻溝’的不道德、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也呼籲所有具備能力的國家都能夠盡力向有需要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讓各國人民都能夠用得起用得上。”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