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水利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石春先答記者問時介紹,截至昨天,南水北調工程兩條線路累計向北方地區供水超過46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達到1.4億。
“南水北調工程作為國家水網的主框架、大動脈,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石春先説,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無論是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還是在助力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可以説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通水以來,工程運行安全平穩,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顯著,沿線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發佈會上,石春先用四個關鍵詞來表述南水北調工程的具體成效:“完善”“增強”“復甦”“轉型”。我國北方地區供水格局得到了完善。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進一步優化了水資源配置,從根本上緩解了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局面。受水區40多座大中城市的280多個縣都用上了南水北調的水,特別是天津城區,基本上全部是南水北調的水。可以説,南水北調已經成為了多個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
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石春先説,通過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特別是通水以來,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幹線供水水質穩定在II類標準及以上,很多時間是I類水質。東線水質穩定在III類標準。沿線羣眾想喝、能喝上優質甘甜的長江水的願望得以實現,特別是河北省黑龍港區域有500多萬人告別了飲用高氟水、苦鹹水的歷史。
石春先還表示,河湖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復甦。截至昨天,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向沿線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過了64億立方米,有效遏制了華北地區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滹沱河、白洋淀、子牙河等一大批河湖重現了生機,河湖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
此外,節水優先理念有效促進了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石春先介紹説,工程受水區實行區域內用水總量控制、用水定額管理等措施,帶動了高效節水行業發展,淘汰限制了高耗水、高污染產業,促進了沿線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以北京市為例,全市16個市轄區全部建成了節水型轄區,按照可比價計算,2020年萬元GDP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了18.7%。
紅星新聞記者 高鑫 北京報道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