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戰爭避無可避的時候,巷戰就成了弱者對付強兵的最佳選擇。但所有人都心如明鏡:巷戰真是“絞肉機”,是屠宰。勝方敗方,損失驚人。是啊,當一整座城市都在尖叫,你聽過比這更毛骨悚然、更撕心裂肺的哭訴嗎?巷戰之所以最殘酷是因為作戰雙方需要短兵相接,會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並且城市廢墟是天然的掩體和火力點,作戰環境複雜多變,攻擊方需步步推進,逐條街道作戰,每個建築物都需要清理。巷戰就像無底洞吞噬士兵的生命。
格羅茲尼成了俄羅斯士兵最大的墓地
對抗方:俄羅斯正規軍VS車臣武裝
時間:1994—1995年的第一次巷戰
(第一次車臣戰爭)
1999年12月25日—2000年2月的第二次巷戰(第二次車臣戰爭)
兵力對抗:(俄)12萬人;(車)約3萬人
傷亡人數:第一次巷戰(俄)上千人;(車)不詳
第二次巷戰(俄)1173人死亡;(車)不詳
評論:原來,一座城市也有它的宿命。既然“格羅茲尼”在當地方言裏就是“可怕和殘酷”的意思,那麼,這個車臣的首府早已註定將成為嗜血之城。1918年才建立的格羅茲尼城,是按照作戰要塞來設計的,城內堡壘密如蛛網,易守難攻。所以,這裏爆發的兩次巷戰,堪稱越戰後最血腥的戰役。1994年後,它因“讓俄羅斯軍隊戰慄”而聞名於世。
早在1994年,格羅茲尼就要了上千俄羅斯士兵的命。據説,殺進格市的一個千餘人的作戰團僅剩下一名軍官和10名士兵活着離開;
進入市區的26輛俄軍坦克被車臣武裝擊毀了20輛;俄軍的120輛裝甲車也損失了102輛;車臣武裝甚至將俄軍死屍壘成沙包當作街頭碉堡——死去的士兵喪失了最後的尊嚴。5年後,俄羅斯陣亡士兵的屍體再次被污辱。2000年1月24日是第二次格羅茲尼巷戰最慘烈的一天。俄軍屍橫遍野。天特別冷,屍體都沒有腐爛,車臣武裝踏着它們前進。
自打第二次巷戰從1999年聖誕節開始以來,雖然官方報告稱俄軍平均每天有8人死亡、13人受傷,但報紙建議把這些數字擴大10倍才比較接近真實數字。
是狙擊手,是車臣武裝的狙擊手和一批要錢不要命的國外僱傭兵屠殺了大部分俄軍。整個2000年1月,75%的陣亡士兵死在這些屠宰者槍下,他們號稱“一槍一命”。俄軍士官赫爾巴德斯在他的戰地日記裏寫道:“我旁邊的弟兄一個個的倒下去,每個人的腦門上都留有小而圓的彈孔……”1月18日,狙擊手甚至射殺了俄軍的格羅茲尼前線總指揮馬洛費耶夫少將——頭部兩槍、背部一槍,槍槍致命。而那些僱傭兵們,每殺死100名俄軍,將得到1萬美元獎金。
兇狠、果斷、對地形瞭如指掌的車臣狙擊手如星羅散佈於整座城市的陰暗處,每個狙擊手搭配一個機槍手和一個火箭炮手。這種三人小組殺傷力強、移動迅速、兼具遠-中-近三種距離的火力搭配,簡直就是城市街道戰的黃金組合。事實上,格羅茲尼巷戰是一場狙擊手的戰爭。普京總統調動了大批神槍隊員應付局面,但最終他還是下令轟平了格羅茲尼才算了事。
格羅茲尼沒有鮮花,在那個寒氣入骨的冬季,雪花和血花紛紛競相綻放。
“美國人説他們打不起代價如此昂貴的戰爭——以一寸土地兑換一條人命。”
“把摩加迪沙會動的都打死”
對抗方:美軍遊騎兵VS索馬里武裝
時間:1993年10月3日
兵力對比:(美)160人(索)不詳
傷亡人數:(美)18人(索)大約500—1000人
評論:索馬里巷戰結束後,很多人只説了一句話:“湯姆大叔也有今天!”但美國人卻説了很多——通過他們的《黑鷹墜落》。影片煽情,充滿了自我辯解,唯獨掩蓋了索馬里人的仇美情緒和對這個國際警察的厭惡。這場有史以來時間最短的巷戰,因富有深意而被銘記至今。
起初,美國駐索馬里維和部隊只不過是想逮捕艾迪德——摩加迪沙最大一支部族派系武裝的頭目(而索馬里已處於無政府狀態中)。行動剛一開始就意外頻頻:從黑鷹飛機沿尼龍繩滑下來的過程中,一個遊騎兵自20米的高處掉了下來,摔死;接着,另一個士兵被自己的槍托撞得滿嘴是血;隨後,尼龍繩磨斷了通訊兵的耳機線,失去了跟指揮部的聯繫。艾迪德倒是很快就逮住了,可車隊沒收到接應信號,遲遲不動。保命的40分鐘就這麼浪費掉。
聽到風聲的艾迪德部族和索馬里平民已從各街各巷圍了上來,切斷了美軍的退路。美軍突然想起,艾迪德在本國深得民心。局勢驟然惡化成巷戰。
先是黑鷹61號被一枚火箭筒擊落。這一招可是本·拉登的親授。緊跟着,美軍最丟臉的一幕上演了:由於美指揮官威廉·蓋利遜的拙劣,營救黑鷹61號傷員的車隊在距離目標一條街的地方兜來兜去,楞是沒找準北。如果不是這些傷兵運氣好,被後來增援的隊友救走,死亡人數就不只是18。
很快,又一枚火箭筒把黑鷹64號打了下來。受傷的駕駛員杜蘭被艾迪德部族活捉,幸虧有人想起用他交換俘虜,不然,會立刻讓憤怒的索馬里人踩扁。在此之前,2名特種士兵自願從直升機下來保護杜蘭,被成百上千的索馬里人擊斃——《黑鷹墜落》大肆渲染的,就是這一悲壯情節。
事實上,亂打一氣的索馬里人也很悲壯:一些女人抱着嬰兒冷靜地走到美軍車旁,突然舉起手槍射進車窗裏;男人躲在匍匐的女人的屁股後面,槍口從她雙乳間伸出開火;騎着驢和牛趕來參戰的平民絡繹不絕;連五六歲的孩子們也學着大人向遊騎兵射擊,左手握住彈夾後,右手要伸至極限才夠得着扳機。巷戰初始,美軍只打持槍射擊的男人,但很快他們凡是“會動的都打”。只能這樣——美軍殺開血路逃回摩加迪沙基地。
10月4日,在前一天被打死的索馬里人的親友拖着64號黑鷹裏的美軍屍首遊街示眾。暴怒場景通過電視震驚全世界。
斯大林格勒絞肉機
對抗方:德國軍隊VS蘇聯軍隊
時間: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
兵力對比:(德)101.15萬人,各種大炮和迫擊炮10290門,坦克675輛;
(蘇)110.61萬人,各種大炮和迫擊炮15501門,坦克1463輛
傷亡人數:德軍共死亡25萬人
評論:不管正史怎麼説,這場巷戰之所以酷烈得舉世無雙,皆因它關乎兩個極權領袖的面子:斯大林定要保住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希特勒定要在這個終結了他閃電戰傳説的地方血洗終結的恥辱。所以,斯大林格勒巷戰是由大規模的混亂、瘋狂、血刃、肉搏和一點點的幽默剪輯而成的。
“報告朱可夫將軍!”城南糧倉的近衞步兵第35師師長杜比揚斯基一臉焦急,“情況在不斷變化着。原先,我們在糧倉的上面,德國人在下面。我們剛剛把德國人從下面趕出來,他們卻又爬到了上面。”1942年10月以來,巷戰用一種瞬息萬變的方式進入了全面膠着狀態。一間房、一個車間、一座水塔、一段鐵路路基,甚至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一堆瓦礫,都能引發激烈的爭奪戰。火車站在雙方手中傳來遞去達13次之多。德軍以極大的代價攻下的殘牆斷垣,到夜間又被蘇軍搶了回來。
對死亡的恐懼早被拋到九霄雲外。勢均力敵的雙方面對面地拿着機槍掃射,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刀斷了就拉響手榴彈同歸於盡。敵我距離不再是用米來丈量,而是用屍體。就算德軍已經佔領了十月革命工廠的一半廠房,但另一半廠房裏,蘇軍的生產照舊進行。坦克和裝甲車一下流水線馬上就開火。
11月11日,德軍司令保盧斯發起最後一次進攻,只要前進400米,德軍就能到達伏爾加河突圍。可就在這400米寬的戰線上,雙方士兵都殺得如痴如醉。他們在瓦礫間摔跤,拳打腳踢,手抓牙咬,猶如惡獸撕搏了4天4夜,直到陣地上只剩下污穢不堪的雙眼血紅的其狀如鬼的蘇聯士兵為止。
隨後的嚴冬使飢寒交迫的德軍更加虛弱,但在軍官“紅軍不留活口”的威脅下仍然困鬥,直到1943年2月1日保盧斯被俘。戰爭結束後,在斯大林格勒和郊區就埋葬了14萬德軍的屍體。
蘇軍並不僅僅靠鬥狠贏得這次勝利,他們的近戰戰術相當出色,士兵被劃分成配備齊全的獨立戰鬥分隊,每隊有三四輛坦克和一連士兵。有一部電影通過一名德國狙擊手和一名蘇聯狙擊手的故事描述了這次巷戰,其實,狙擊只是這場戰爭中的小兒科。
順化巷戰,美軍敗筆的象徵
對抗方:北越軍隊VS南越軍隊+美軍
時間:1968年1月31日—1968年3月
兵力對抗:(北越)7個師;(南越)1個營+(美軍)1個師
傷亡人數:(北越)共6萬人死亡,其中死於巷戰的4000多人;
(南越)不詳;(美軍)142人死亡。
評論:撒在越戰美軍傷口上的鹽,始終是越南的叢林,而非順化巷戰——儘管輿論總把它當成美國在越南戰場上最著名的一次失敗。事實上,美軍在那次巷戰中大獲全勝,但這種勝利完全靠非巷戰的手
段獲得。問題就出在這裏:順化巷戰不僅證明了美軍的確是“巷戰弱智”;還證明了美軍已墮落為心狠手辣的屠夫。媒體的全程報道暴露了美軍的兇殘,使本國民眾的反戰浪潮迅速白熱化,迫使政府不得不暫停對北越的進攻。作為北越軍發起的“春節攻勢”中最慘不忍睹的一役,順化巷戰成了美軍敗筆的象徵。
順化巷戰從第一天起,就把北越軍隊變成了撲火的飛蛾。
1968年1月的最後一天,北越5個師兵臨城下。毫無準備的南越只留了一個營的兵力駐守順化。然而,有6000多美海軍陸戰隊員正埋伏於周圍的叢林中。
攻克城門花了整整一週的時間。這是歷史上最恐怖的7天7夜。北越士兵被美軍的炮彈、汽油彈和空氣燃料炸彈炸得血肉橫飛、支離破碎。6萬多人尚未入城就已死了5萬。“春節攻勢”指揮官武元甲和文進勇不得不再調了2個師南下彌補虧空。幾乎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北越軍隊才攻進順化城。他們剛剛開始清洗城中的南越勢力,美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就反攻了——讓美軍耿耿於懷的順化巷戰才算真正到來。
所有磚砌的物體都成了北越士兵的火力點,他們闖入民居,爬上屋頂,躲進水溝或牆後,整個順化成了巨大的碉堡。美軍一入城內就像掉進鐵桶,槍林彈雨從四面八方傾盆而瀉,每一步推進都變得異常艱難。美軍一次次的強攻總被密集的火力困壓於城市邊緣。在最近的巴格達戰鬥中,此幕是否會重演被世人揣度了許多遍。
雖然北越軍佔盡地利,但老化的武器並沒有造成大規模殺傷。一個叫艾爾弗雷多·岡薩雷斯的美籍墨西哥人,因身負重傷仍提着機槍掃滅北越軍火力點直至血盡人亡,此一“壯舉”煽動起美軍的士氣。在付出142條人命的同時,美軍殺死了4000多北越士兵,屍體鋪滿了城內的街道。
戰鬥持續了3周。到了3月份,終未得手的美軍惱羞成怒,通過海上戰艦向小小的順化發射了8000枚炮彈,徹底摧毀了整個城市。北越部隊被炸得只剩下第三師。這個師後來號稱“戰無不勝”。
柏林戰役,柏林巷戰
對抗方:蘇聯軍隊VS德國軍隊
時間:1945年4月26日—1945年5月2日;
兵力對比:(蘇)250萬人、4萬門火炮、6000輛坦克和7000架飛機;
(德)100萬人,約1萬門火炮、3000輛坦克和4500多架飛機;
傷亡人數:(蘇)共30萬人死亡,其中死於巷戰的10萬;
(德)共約60萬死亡,死於巷戰的人數不詳。
評論:彌留之際,納粹祈禱上帝再最後眷顧他們一次,讓盟軍而不是蘇聯來結果他們。他們心裏特別害怕,蘇聯人正等着算總賬,絕不會手軟。但上帝讓他們失望了。1945年4月15日,蘇聯人發起了總攻,一天之中發射了120萬發炮彈, 40多萬德國士兵成堆成堆地躺在尼斯河和施普雷河河畔。其中有很多剛剛被徵入伍的15—60歲的平民。蘇軍沒有一絲憐憫。這是場復仇者與絕望者的戰鬥,誰都無所畏懼。百年來規模最大的巷戰開始了。
絕大多數蘇聯士兵都是平生第一次踏進柏林城。他們根本搞不清方向,只知道往前衝,結果,蝗蟲般密密匝匝的子彈撲面而來,把他們成批成批地撂倒。那一天是1945年4月26日。
雖然蘇聯的坦克羣把城內200多萬幢建築物都轟了個遍,但絲毫沒能削弱來自廢墟的火力。很快,蘇聯人遇到了一個大麻煩,柏林成了坦克的墳墓。這些長驅直入的龐然大物被暗處的反坦克火箭彈和燃燒瓶炸得稀爛,橫亙在狹窄的街道中,阻擋了後面坦克的前進;而步兵沒了坦克的掩護更是寸步難行。大街上根本找不到一個德國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的士兵既無法單挑德軍以泄恨,又白白成了敵人的活靶。
後來,蘇聯人才知道,為了這次巷戰德國人已經作好了一切準備:每一棟樓都被加固、改裝為防守堡壘;每一扇窗户都被磚頭堵上,只留下射擊孔。德軍甚至發明了一種彎曲的槍管,以對付拐角處的進攻者。整個柏林城已沒有不穿軍裝的德國男性,連十二三歲的男孩也裹着肥大的軍服拿起了比他們還高半個頭的槍。駐守柏林的,是德軍中最精鋭、最死忠的黨衞軍和國民衞隊,他們躲在下水道、殘垣敗壁和屋頂上。由於絕望,他們已經徹底瘋癲,變得像日本鬼子一樣窮兇極惡。
然而,蘇軍也同樣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顛狂狀態。復仇的烈火燒得他們羣情難抑。即使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戰友倒在腳下也阻止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朱可夫將軍立即調整了戰術——坦克大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成數個小部隊,與步兵、炮兵和工兵一同組成強擊羣和強擊支隊,逐個逐個地攻克德軍的堡壘。士兵把繳獲來的牀墊綁在坦克身上,減輕了對它的打擊。他們還點燃煙霧瓶。在煙霧的掩護下,士兵衝進下水道和大樓裏,與德軍展開了近戰。
那是場怎樣的惡戰!簡直就是一羣瘋子在打另一羣瘋子,其慘烈程度比斯大林格勒巷戰有過之而無不及。昏天黑地的廝殺此起彼伏,剛剛在這個防區結束,又馬上在另一個防區展開,柏林變成了人間地獄。
4月30日希特勒自殺,納粹卻沒有停手,直到5月2日,眼見大勢已去的德軍終於在魏丁格將軍的率領下投降。短短6天,蘇軍有10多萬士兵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