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一些汽車報價只有指導價,而實際價格需要到店裏談,有貓膩嗎?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綜合

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給大家科普一下了。因為也有很多人去買車的時候,聽了銷售説的各種價格、税費,也是一臉懵的,也經常有朋友跑我這兒來問:“我花XX錢買了一台XX車,能不能幫我看看我有沒有花冤枉錢啊”。

這篇文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指導價和落地價的關係;

4S店為什麼不能明碼標價?

為什麼銷售想方設法地想讓你去店裏呢?

4S店還有哪些你看不到的貓膩?

一、指導價和落地價的關係

汽車圈有句話是“指導價從來沒有過指導意義”,這裏所謂的指導價只不過是廠家給出的一個定價,實際的價格還會根據經銷商規模不同、區域政策不同等等有所差異。

舉個例子,像大眾品牌的車型,實際裸車價一般都是比指導價便宜的,而這個優惠幅度,不同4S店、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是完全不同的,我之前帶朋友去看邁騰,當時正好趕上國五車型清庫存,邁騰330TSI的優惠幅度最高能到5萬,本來指導價20多萬的車,現在裸車價只需要16萬。

那這車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沒有啊,只不過是不滿足國六排放標準。

再舉個例子,豐田的車優惠幅度小,甚至還需要加價,就像豐田埃爾法,加價20多萬那都是正常現象。

那麼,指導價和落地價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這裏引入另外一個價格——裸車價,所謂裸車價,就是你買的這款車,不包括任何其他費用的價格,你掏了這個錢,這台車就是你的了。相當於,你花了這個錢,買了一堆“破銅爛鐵”。

但是呢,這堆“破銅爛鐵”想要合理、合法地開上路,還需要什麼手續或者什麼費用呢?

購置税。購置税=購車款/(1+13%)×購置税率(10%);

車船使用税。不同排量的車型這個税費額度不同:1.0-1.6L(含)420元;1.6-2.0L(含)480;2.0-2.5L(含)900元;2.5-3.0L(含)1920元;

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家用6座以下950元/年,家用6座及以上1100元/年;

商業保險。什麼三者100萬啊、車輛損失險啊、盜搶險啊等等,根據不同車型、不同投保選擇有不同的價格。

上牌費用。一般自己去車管所,300元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讓4S店幫你上牌,不好意思,2000大洋~~

所以,看到這裏,落地價你會算了嗎?

落地價=裸車價+購置税+交強險+商業保險+上牌費用+4S店服務費。

嗯?4S店服務費是個什麼鬼東西?

不着急,我們下面會陸續講到。

二、4S店為什麼不能明碼標價?

原因有兩個,第一個,4S店要追求利潤最大化;第二個,車輛的價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怎麼理解這兩個原因呢?

我們都知道,廠家是隻管着造車,但是具體車輛的銷售,是委託給各經銷商的,通俗點兒説,就相當於微商的“代理”,很多微商不造化妝品,但是她只管着賣。汽車經銷商,就相當於微商的代理。

如果你瞭解過微商你肯定會知道,如果你這個代理賣貨賣得好,規模比較大,那你拿貨的時候,就有更多的議價權,就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拿到同樣品質的貨。

汽車經銷商也是這個道理,經銷商規模越大,就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從廠家那裏拿到貨。

所以,很明顯,每家經銷商拿貨的價格是不一樣的,這種情況下,你怎麼要求人家4S店給你明碼標價啊~

另外一個,4S店賣車,廠家是給返利的,賣得越多,返的利就越多,當然,不同品牌有不一樣的返利政策。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某個4S店這個月的任務是賣掉20台車,如果完成了,廠家就每台車返利1000元;如果完成不了,那一分錢返利都沒有。這時候,一種情況出現了,這個月月底,這個4S店正好賣掉了19台車,還差一台完成任務,那為了完成任務,這家4S店是不是可以給你更大的讓利空間,哪怕我車價給你便宜2000元,但是我完成任務,可以獲得20×1000=20000元,何樂而不為呢?

那這種情況下,你還能要求人家明碼標價嗎?

我只是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實際情況要比這複雜得多。

三、為什麼銷售想方設法地想讓你去店裏呢?

汽車銷售嘴邊經常有一句話:“到店來,還能談,價格我可以去申請”、“這週末我們正好有個試駕會,你可以來看看,價格很合適”。

這其實是一種銷售策略,算不上貓膩,因為可能銷售在電話裏羅裏吧嗦説了半天,你最後跟人家説:“我再看看吧”。

同時,去店裏也是一種篩選客户的方法,既然去店裏看車了,基本上是有意向購車的,而那些只打電話的,很可能就是為了詢價。

所以,去店裏看車,也算是對銷售工作的一種尊重吧,畢竟人家就是靠這個吃飯的,電話裏説了半天,最後你卻對人家愛答不理,對銷售也是一種損失,對吧?

四、4S店還有哪些你看不到的貓膩?

寫到這裏感覺篇幅有點兒長了,哈哈哈哈!

簡單來説吧,去4S店實際購車,你最終花的錢裏面,有一部分是本沒有必要的,像貸款服務費、上牌服務費、保險服務費等等。

但是現在來看,整個市場上,這些費用依然是存在的,那我也不能説啥,説到底,我也沒辦法,因為我買車的時候,這些費用該花還是得花,也算是一種行業亂象吧。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