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同是賈璉的相好,為何鮑二家的自盡而死,多姑娘卻能逍遙法外?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綜合

《紅樓夢》中賈璉是一個很矛盾的存在,因為他身上有着嚴重兩級分化的優缺點,優點是為人善良,做事有原則,比如他不會為了幾把扇子,就像賈雨村那般濫用私權,搞得石呆子家破人亡;

再如對待彩雲的婚事,賈璉在得知來旺兒子是個酗酒嗜賭的渾小子後,便立即表示對這場婚事的不滿:“這麼着,哪裏還給他老婆?且給他一頓棍,鎖起來,再問他老子娘。”

這些細節都足可見賈璉這個人物自有其人性光輝的一面,包括尤二姐吞金自盡後,他抱着二姐大哭,這哭中應是有真情在的。

而賈璉的缺點,則更加明顯,他是一個很好色的男人。《紅樓夢》原著中,單是提到和賈璉有染的人就有鮑二家的、多姑娘,以及幫賈璉瀉火的清秀小廝,這是書中明確寫到的,被曹公略去沒寫的,不知道還有多少。

而在與賈璉有私交的女性中,鮑二家的和多姑娘具有明顯的典型性,她們兩個都是下人的妻子,而且都缺乏貞潔烈性,兩人都跟賈璉有過偷試的“犯罪事實”,可最終的結果:鮑二家的上吊自盡,多姑娘卻能逍遙法外,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筆者想詳細分析下這個現象。

鮑二家的為何會落得上吊自盡的結局?

我們先來説説鮑二家的,她與賈璉趁着王熙鳳的生日宴,偷偷私會,不料卻被半路回家換衣裳的王熙鳳當場逮住,這件事情被鬧大,賈璉甚至拔劍要殺王熙鳳,雖然在賈母的勸説下,最終這件事還是被壓了下去,但鮑二家的卻成了唯一的犧牲品——她選擇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

鮑二家的為何會選擇自盡,應該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和賈璉的事被揭穿,讓她沾染上了罵名,恐怕更關鍵的原因在於鮑二家的擔心王熙鳳的報復。

參考王熙鳳當年陪嫁過來四個丫頭,結果死的死,走的走,最後只剩下一個平兒,這幾個丫環恐怕都是王熙鳳給整死、整走的,鮑二家的清楚王熙鳳的手段,同時自己的髒事被揭發出來,她忍受不了這種被公眾“被扒”的屈辱,所以選擇自盡,這應當是比較客觀、準確的説法。

鮑二家的為何會落得這個結局,我們可以通過原文來進行簡單分析,且看原文:

往裏聽時,只聽裏頭説笑。那婦人笑道:“多早晚你那閻王老婆死了就好了。”賈璉道:“她死了,再娶一個也是這樣,又怎麼樣呢?”那婦人道:“她死了,你倒是把平兒扶正了,只怕還好些。”賈璉道:“如今連平兒她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兒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不敢説。我命裏怎麼就該犯了夜叉星?”——第44回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鮑二家的至少犯了兩個錯誤。

其一,犯罪地點的選擇。鮑二家的沒有選擇和賈璉暗中私會,而是兩個人公然在賈璉的家中約會,並且寄希望於王熙鳳在生日宴上,一時半會回不來的僥倖心理,這是一項重大的失誤。

其二,鮑二家的沒有認清自己的定位。她不過是賈家的奴才,如今和賈璉私會,那就“純私會”也好,可她偏要對賈璉的家事品頭論足,甚至誹謗主子,詛咒王熙鳳趕緊死,言語間還牽扯上了人家平兒,在這種情況下,別説王熙鳳,就連平兒恐怕也忍不住對鮑二家的怒氣了。

鮑二家的之死,看似偶然,其實偶然之中有必然,我們可以試想,如果鮑二家的沒有在背後嚼舌根子,説那些不三不四的話,王熙鳳即便在窗外聽到兩人的私會,恐怕也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自己把事情鬧大,也會給自己裝上一個“妒婦”的罵名。

可鮑二家的説話太難聽,而且牽扯上了平兒,導致王熙鳳忍不住怒氣,當場打了平兒,然後進屋去打鮑二家的,徹底將事情鬧大,最終才釀成了鮑二家的之死

多姑娘為何能逍遙法外?

我們對比上面的鮑二家的,再來看多姑娘的處事為人,則跟鮑二家的有很大區別,且看原文:

那個賈璉,只離了鳳姐便要尋事,獨寢了兩夜,便十分難熬,往日也曾見過這媳婦,失過魂魄,只是內懼嬌妻,外懼孌寵,不曾下得手。那多姑娘兒也曾有意於賈璉,只恨沒空。今聞賈璉挪在外書房來,她便沒事也要走兩趟去招惹。惹得賈璉似飢鼠一般……那媳婦説道:“你家女兒出花兒,供着娘娘,你也該忌兩日,倒為我髒了身子。快離了我這裏罷。”——第21回

首先,多姑娘和賈璉私會的地方不是賈璉住的外書房,而是在多渾蟲的家中,還是趁着多渾蟲喝酒醉昏之際,這個地方一方面安全,王熙鳳絕對不會到此處來,另一方面,即便被多渾蟲發現,也不過多花幾兩銀子堵嘴而已,不存在絕對風險。

另外,多姑娘雖不是貞潔烈女,但她很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目的,兩人私會僅僅是為了滿足彼此的身體需求,同時,多姑娘可以從賈璉處得到一筆錢,僅此而已,多姑娘不會去評價賈璉的家事,或者在背後挑撥賈璉和王熙鳳的關係,這些話都屬於雷,多姑娘只做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從不越軌。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第44回,在屋內和賈璉私會的是多姑娘,她最多和賈璉談情説愛,各表心意而已,就算王熙鳳從窗外聽到了談話內容,恐怕也只是吃醋而已,然後緩緩帶着對賈璉的怒氣離開,最多隻會日後慢慢給多姑娘穿小鞋,而不會闖進屋內,弄的人人都沒有體面,更不會將事情鬧到賈母跟前,便不會釀造自盡之死的慘劇。

這便是為何鮑二家的和多姑娘,為何會有這般不同結局的原因所在。

本文乃“紅樓不紅”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本文引文均來自《紅樓夢》脂硯齋批評本80回本,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