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出頭就買東風日產Ariya?其實它在歐洲能賣到49萬
文/土木
隨着各國消費者態度的轉變,純電汽車的銷量開始逐步攀升。2021年純電汽車滲透率達到了13.5%,純電市場已經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各傳統主機廠也都相繼發佈了電氣化轉型計劃。近兩年已經有眾多傳統車企推出了純電車型,開始對新能源市場進行滲透。
自主品牌、德系車企、美系車企都表現得非常積極,連一直對純電車嗤之以鼻的日系兩田都已經推出了自家的純電車型,而同樣作為傳統合資豪強的日產卻顯得並不着急,遲遲未在中國市場推出純電車型,導致唱衰日產的聲音此起彼伏。
但作為最早一批涉及純電領域的車企,日產確實有不急的資本,慢工出細活才更能體現“技術日產”之名。在純電市場開始正向發展,大眾接受度越來越高的此時,技術日產出手了。
NISSAN NEXT首款全球戰略車型——Ariya,在6月18日正式面向市場開啓預訂。其實在2021年正式發佈該車型之後,對價格的猜測從未停止,作為一款全球車型,新車在早幾個月已經在海外上市,定價為41845英鎊至58440英鎊(約合人民幣35.3萬-49.3萬元)。
49萬的定價一出不禁讓許多國內的日產擁躉難以接受,我們也注意到國內各大網站論壇、APP關於Ariya的新聞評論區有很多這樣的呼聲:“20萬出頭就買Ariya”、“20萬出頭就和Ariya交個朋友”、“20萬出頭Ariya才會有市場”等等。
從熱度和關注度看,日產Ariya享受到了與咖位相匹配的追捧,今天智電汽車就和大家一起來細細的盤一下。
一、Ariya如何在歐洲支撐起49萬的售價?
1、在純電領域的多年積澱
或許許多人還不知道,日產在純電領域可以算是開拓者之一。早在1947年,全球石油危機爆發之後,為了最大化的減少危機帶來的影響,日產的首款純電車TAMA由此誕生。
1996年,全球首台使用鋰離子電池的純電車Prairie Joy同樣是由日產研發,日產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2010年,日產的量產純電車型LEAF聆風上市,截至2022年2月,LEAF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58.3萬台,連續8年獲得全球銷冠。
2018年,日產的e.dams車隊加入FIA Formula E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並在 2019-2020年賽季,奪得積分榜亞軍;2021年,地面已經不再是日產的追求,於是日產同JAXA開發了搭載e-4ORCE航天級智能四驅技術的月球車,開始走向太空。
Ariya憑什麼能夠在歐洲賣49萬?就是憑藉日產在純電領域的這種創新和探索精神。
2、行業領先的純電技術
不同於其他傳統車企以“油改電”進入新能源市場,Ariya是依靠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開發的雲圖專業純電平台打造而成,具有更領先及專業的技術支撐,更純正的純電“血統”。
雲圖平台針對純電車型進行了大量的優化:
採用環形後擋板結構,降低車輛能耗的同時確保車身高強度;底盤電池區域增加三道強化橫樑,提升車身穩定結構和電池安全性;同時充分預留前後、左右及下方保護空間,由裏到外減少撞擊帶來的風險;高壓線集成連接口置於動力總成後面,設保護裝置,最大限度避免撞擊時損傷高壓線、引發短路等情況。
空間方面也是平台研發的重點:採用模塊化空間結構,可適配小型、緊湊、中型級別車型;長軸距短前後懸車身設計、分體式箱體、緊湊型組件、電機電控減速器高度集成,座艙空間進一步釋放;車輛底部空間利用率更高,在不改變座艙空間的情況下,車輛電池容量上限可提升16%。
電池安全方面,雲圖平台搭載了日產最新電池管理系統,能夠在最短10毫秒對電池200+項進行實時監測,智能調整電池工作狀態,確保高低温環境條件/多次連續快充情況下,都能保持最佳的充放電功率,有效提升整車續航並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實現在92kw的充電功率下(滿足國標最高),30~80%SOC充電時間40 分鐘。
並且通過了23項國家標準測試,13項全球標準測試,75項日產標準電池組測試,共111大項電池安全測試,確保汽車在各種條件下的使用安全。
3、日產在全球市場的良好表現
雖然國內市場日產並沒有純電車型在售,但在海外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日產的純電車型是極受追捧的。
2021年,日產在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已超過了250,000輛,這250,000輛電動車中包括日產聆風以及日產e-NV200電動貨車,其中最暢銷的電動車型是日產聆風,累計銷量達到了208,000輛,而日產e-NV200累計銷量為42,000輛。
此外,在西班牙的電動車市場的銷量,在西班牙道路上流通的電動車中有15%是日產車型。
2020年,聆風在西班牙電動車市場排行中位列第六,超越了直接競爭對手大眾高爾夫。2021年聆風在西班牙最受歡迎的電動車中排名第十二。
日產聆風自上市以來,銷量在全球範圍內都保持着持續增長,逐漸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汽車。經過多次中期改款,日產聆風的技術愈加成熟,最新一代的改款車型在海外起售價為25,995歐元(約合人民幣19.87萬元)。
有如此良好的市場基礎和品牌影響力,那麼攜全系平台和技術上市的Ariya在歐洲賣到49萬也就合情合理。
二、國產的Ariya的變與不變
對於一款車的印象,一定是外觀設計來決定的。而國產的Ariya確實能夠在你看見它的第一眼就被抓住眼球。
Ariya採用V-Motion設計理念,前臉為封閉式的黑色格柵,帶有較多如同稜鏡般反光的紋理,大燈也被一條黑色的裝飾條連接,整體造型極具科技感,同時還採用了日產最新的扁平化可發光LOGO。
車身大小介於逍客和奇駿之間,長寬高分別為4603/1900/1654mm,軸距為2755mm。新車還將使用235/55 R19或255/45 R20規格的輪胎,並且配有有寬大輻條的低風阻輪圈。新車的腰線直接從頭燈延伸到尾燈上部並且連為一體,可選黑色車頂,配備有大尺寸的鏤空擾流板,搭配有貫穿式的尾燈與NISSAN文字式尾標。
內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加入了不少金色裝飾和縫線作為點綴,另外還有大面積的皮革和木質材料包覆。方向盤為兩幅式造型,盤身上的回正標則放在了底部,搭配兩塊12.3英寸的雙聯屏,將科技感和時尚格調拉高了一個層次。
雖然內飾取消了大部分的實體按鍵,但空調控制區域還是使用了不少帶有觸控反饋的虛擬按鍵,並且中間還有一個能夠進行盲操的旋鈕。由於沒有了變速箱,中控台和扶手箱使用了完全分離的設計,不會有太多的束縛感。
鋼琴烤漆的電子擋把非常精緻,後方是駕駛模式和自動泊車等常用的駕駛相關功能按鍵,虛擬按鍵在車輛沒有啓動時不會點亮,保證中控台的簡潔設計。同時整個中央扶手的枱面是可以前後移動的,可以根據自身的習慣進行調整。
得益於雲圖純電平台加持,Ariya擁有完全平整的後排地台和非常優秀的空間表現,支持4/6比例放倒的後排座椅可以與後備廂之間形成平整的地台,後備廂的蓋板下方還另外有兩個儲物空間。
動力部分,Ariya採用前後雙電機的結構,前後電機的峯值功率均為160kW。搭載63kWh或87kWh的三元鋰電池,新車的WLTC工況續航里程或為430/580kM。擁有CLTC工況下623km的精準續航。同時,快充狀態下可以在30分鐘可以充入續航375km的電量。
可以看出,日產為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純電汽車市場做足了功課。並且在自燃事件不斷髮生的情況下,Ariya在安全方面同樣優秀,畢竟有聆風這個先例在前:作為全球首款量產純電車,LEAF聆風保持了210億公里累計行駛里程,電池0重大安全事故的傳奇記錄。
三、論東風日產Ariya的競爭力
作為進入中國市場多年的合資品牌,就目前的國內市場來看,Ariya的主要競爭對手可以鎖定在:東本e:NS1、廣本e:NP1、一汽豐田bZ4X、大眾ID兩兄弟、比亞迪宋PLUS EV、特斯拉Model Y,如果按照海外售價,還可能與寶馬iX3、奔馳EQA、奧迪Q5 e-tron等豪華品牌純電SUV形成競爭。
對比來看,東風日產Ariya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超高的安全性以及日產多年累積的底盤調校經驗上。畢竟純電車很難在三電方面拉開太大的差距,那麼底盤調校將會是一個體現差異的重點。
目前德系巨頭們雖然目前正在積極的進行電氣化轉型,但仍然有一大部分精力還要放在最具優勢的燃油車上,所以近幾年在純電市場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大眾的ID系列在國內銷量平平,且作為最早推出的系列,還是有一點趕工的味道。BBA等豪華品牌則還在以“油改電”車型來應付入門級和中端市場。
日產雖然走得更慢,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在打磨產品,在純電平台、三電技術、電池安全等方面,日產相比德系品牌都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而同屬一國的兩田目前在純電領域也走得並不輕鬆,由於之前將重心更多的放在了混動車型以及氫能源領域,目前本田和豐田在國內也僅有一兩款純電車型。日產在另外兩位同僚專攻混動之時已經開始涉足純電領域,所以在純電發展方面,日產確實有不少優勢。
至於美系傳統車企也都在積極的開展電氣化轉型,在純電領域美系傳統車企或許是和日產最像的,畢竟通用也是最早一批進入純電領域的車企之一,目前通用也憑藉奧特能平台逐漸嶄露頭角。但目前上市在售的純電車型並不是基於奧特能平台而來,所以雲圖平台的Ariya依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綜合來看,目前國內純電市場仍處於大亂鬥階段,以比亞迪為主的自主品牌、以大眾ID系列為主的德系品牌、以通用為主的美系品牌都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日系品牌在純電市場有所式微,但此次Ariya的推出或將成為日系車純電SUV的扛鼎之作,進而拔高日系品牌的競爭力。
四、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根據專家預測,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至700萬到900萬輛之間,2030年這一銷量將擴大至1700萬輛到1900萬輛。從保有量來看,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會超過3000萬輛,2030年接近1億輛,接下來將是每5年1億輛的速度遞增。
再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比亞迪、蔚來汽車、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寶馬、長安汽車、東風啓辰等等。有傳統車企轉型,有未成氣候的造車新勢力,中國純電車市場足夠大,也能夠接納更多的品牌。但真的想要走到最後,靠的自然是足夠硬的產品力。
此前已經有過足夠多的先例,隨着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的發佈,一眾乘着東風而起的造車新勢力以及老牌車企的轉型之作,沒有足夠的硬核實力支撐,折戟的不在少數。走得快就一定能成功?顯然不是。
而姍姍來遲的日產為什麼不怕?就是因為對自身產品的絕對自信。在其他競爭對手紛紛拿出不成熟的產品線和一眾“油改電”車型攻佔市場的時候,日產卻在不急不慢的打磨自己的純電平台和車型產品。
一步一個腳印,走得慢卻走得夠穩。
隨着Ariya的到來,東風日產的產品陣營將覆蓋燃油、混動、純電三個領域,在這個全面轉型的時代能夠兼顧更廣的消費面以及更多的消費者,而不是一味激進的進行電氣化轉型,將自己逼進衚衕,進退兩難。
寫在最後: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純電車市場,一眾合資玩家紛紛入場,消費者也一直期待着日產的答卷。
作為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的日產雖然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堅定和自信。目前對於Ariya的關注度也是非常的高,而價格也將是最為核心的競爭力,考慮目前國內市場情況,20-25萬級確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慢一步的電動日產,以後或將是一步快步步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