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抗疫為何比某些國家成功?就地過年,為了未來更好歡聚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綜合

進入2月,農曆新年開始了倒計時。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對故土家園的思念,對家人親友的牽絆,都在人們的心頭生長。此時故鄉是心靈的慰藉,她的召喚深情而熱切。回家過年、親人團聚成為一年一度最樸素也最真實的幸福。這種良善風俗彌足珍貴,這種美好情感也理應得到尊重和呵護。

然而,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最近一段時間疫情在全國多地散發,更提醒我們遠沒到高枕無憂的時候。居安思危,“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依然嚴峻迫切。如果説新冠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那麼新春佳節或許已被敵人盯上了——在寒冷的冬季,病毒格外活躍;大規模人口流動和聚集,也可能為病毒傳播蔓延提供可乘之機。

過去一年,全球範圍內的抗疫工作也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中國一直堅持嚴格的抗疫措施,從而有效控制住傳播源頭、切斷傳播鏈條,成為抗疫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之後就放鬆了防控措施,隨之而來的大規模人口流動和聚集迅速導致第二波嚴重疫情,教訓可謂慘痛深刻。

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人民羣眾的奉獻犧牲精神。鼠年春節,一些人就已經放棄了回家團聚的機會。在每一次實施“封城”和隔離措施的時候,人們都克服困難、主動配合。當然,這些奉獻犧牲也得到了回報。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後,全國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自由地出門,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還可以出差和旅遊。與此對照,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都反反覆覆、難以遏制,當地民眾不得不經受着一輪又一輪痛苦的鎖國、封城。

在疫情防控再次面臨“大考”的關頭,我們要繼續發揚奉獻犧牲的精神。就地過年可以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把病毒傳播和疫情反彈的風險降到最低。我們現在的奉獻犧牲,也會在未來收穫回報。當我們安全度過春節、度過這個冬季,迎來春暖花開的時候,就為今後抗疫鬥爭的繼續向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滬上航空、鐵路和公路客運部門傳出的數據,均顯示返鄉客流量遠低於平常年景。這意味着大多數人都響應倡議,將留在上海歡度新春佳節。

就地過年並不是不過年。心在哪裏,家就在哪裏。有關部門、企業和社會各界都要關心、幫助留滬人員,使他們安心、舒心、歡心。今年在滬過年的人數比往年明顯增多,要保障好節日期間社會運轉安全有序,物資供應充足豐富,物價平穩。要保障好優秀文化娛樂產品的供應,使人們安坐家裏,足不出户就能收看豐富多彩的影視娛樂節目。要保障好留滬過年家庭和人員使用的電話和網絡暢通,使他們隨時隨地都能給老家的家人親友拜年,與他們“歡聚在雲端”。留滬人員所在單位也應該提供組織的關懷和温暖,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提供精神和情感支持,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春節是一個關於家的節日,家人安康、家園安寧,這是我們最大的新年願望。就地過年,正是我們為了實現這個新年願望而做出的切實行動。這暫時的分別,也是為了未來更好的歡聚。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海沙爾 攝

來源:作者:封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