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研發、生產話語權,馬自達的“異響門”,中國一汽難辭其咎
馬自達,一個能讓人一眼看穿,卻又腦回路清奇的汽車品牌。其一貫展示出來的技術男形象,吸引了無數忠實車迷,很多人甚至忘記它是一個逐利企業的事實,關於馬自達的話題説不完,關於馬自達的謠言也屢見不鮮,最近傳出了一汽馬自達要散夥的新聞,最終也被證實只是一個謠言。
因為一汽馬自達站出來闢謠,也讓人得知了馬自達佔股40%的事實,這原本也不算什麼秘密,不過還是有車友提出一個問題:合資品牌通常都是佔股50%,為什麼馬自達這麼少!其實也不少了,同樣與一汽合資,人家奧迪才佔股50%,只不過一汽馬自達和奧迪還是有所區別,主要體現在了公司性質上。
這就要轉向另外一個話題,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究竟誰的話語權更大?這裏可以斬釘截鐵的告訴大家,長安馬自達的話語權更大。在企業公示信息裏,一汽馬自達的全稱是一汽馬自達銷售有限公司,業務範圍是銷售和售後,不知道各位看出重點了沒有,一汽馬自達並沒有研發和生產權限,即便一汽馬自達組織架構完成了升級,業務權限也相應得到了提升,但是在一汽集團內依舊只是一個事業部。
這意味着,從組織架構的層面來説,一汽馬自達並沒有取得獨立的經營權。截止您看到這篇文章,一汽馬自達也沒有自己的生產車間,我們所能買到的一汽馬自達車型,均由一汽轎車代工,所有產品問題交由馬自達母公司解決。相比之下,長安馬自達的全稱為長安馬自達汽車公司,不僅擁有獨立的經營權,而是也是馬自達在海外唯一一個集中研發、採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企業。
誰的話語權更大已經一目瞭然,相對比之下,一汽馬自達的身份和地位是雙重尷尬。這裏辣哥也有一個心存已久的問題,今年春季紛揚而起的渾身異響問題,讓一汽馬自達阿特茲一度被推到了投訴榜的第一名,馬自達CX-4同樣深陷異響門難以自拔,眼瞅着年初剛剛有了上升趨勢的銷量,則因為這個質量問題,最終讓一汽馬自達在2020年的銷量撲街。
這是有數據為證的,今年前11個月長安馬自達銷量為123346台,而一汽馬自達銷量為71198台,不僅沒有突破10萬台的小關,也讓其從2017開始出現了四年連跌(2017年銷量為124237台、2018年銷量為108436台、2019年銷量為91416台),從一汽馬自達的歷史銷售來分析,在本年度最後一個月,根本不可能出現逆勢大增長的奇蹟。
説來説去,本就是一個缺少羣眾基礎的小眾品牌,卻出現了普遍性的故障,辜負了消費者的品牌信任,那麼這個質量鍋,究竟該馬自達背呢,還是該一汽背呢?此前辣哥就已經撰文和大家分享過,個案型的車身異響有可能和車主的駕駛習慣、用車環境有直接關係,如果普遍性的車身異響,則是和廠家的設計或組裝有直接的關係。
可是長安馬自達沒事兒,很顯然,馬自達母公司在源頭上不存在設計上的缺陷,而一汽馬自達只有銷售和售後權而沒有研發權,其次異響問題雖然普遍,但是一汽馬自達的解決過程也算得上很快,所以矛頭最終只能指向代工的一汽轎車,也就是生產線組裝環節上。在馬自達缺少話語權的前提下,2020年的“異響門”,中國一汽難辭其咎。
問題得以解決,於車企和車主都是好事兒,但是也由此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在沒有徹底實現獨立經營的前提下,不管是馬自達母公司還是一汽馬自達,在原料採購、生產環節依舊缺少足夠的話語權,對於一汽轎車工廠而言,一汽馬自達多少有些“非親生”得不到重視的感覺,否則又豈能出現大規模的組裝漏洞呢?所以在我看來,如果喜歡馬自達的話,那麼就目前的形式而言,長安馬自達真的比一汽馬自達更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