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訂單”式服務送到老百姓心坎兒上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氣神,活力是一個社區的加油站。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海淀區瞭解到,2015年,海淀區榮獲“全國文明城區”榮譽稱號並連續兩屆蟬聯此項榮譽。今年,海淀區正向着全國文明典範城區邁進。在文明城區常態化建設中,海淀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從需求出發,紮根社區,逐步探索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海淀經驗”。“菜單+訂單”式服務和文明城區創建合夥人隊伍等翻開了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篇章。
提供“菜單+訂單”式服務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受歡迎
學生們和家長一起透過一張張小小的郵票瞭解中國的歷史;在老師的指導下,社區志願者們體驗釉上彩繪,學習在杯子上作畫;舞蹈隊的十餘名舞者在寬敞的練舞廳裏翩翩起舞……昨天,走進四季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豐富的活動讓人眼前一亮,更讓人意外的是居民在這裏享受的文化生活多數是自己和鄰居們一起訂製的。
四季青鎮黨羣工作辦公室(宣傳)科長許揚介紹,海淀區四季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於2020年10月正式開館,總建築面積近6000平方米,有20餘種功能分區,是集新時代文明實踐、黨羣服務、公共文化服務及社會養老助殘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場館。“我們每年的活動可以達到2800餘場,有些活動在我們的文化四季+小程序上一上線,預約幾乎是秒光,居民的參與度非常高。”許揚説。
是什麼讓四季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如此“火”呢?許揚坦言實踐所“火”起來也是經過了多年的實踐摸索。許揚回憶,以前鎮裏搞活動先要告訴社區,社區再去組織居民,這種方式居民覆蓋面很單一。2015年微信開始使用後,他們將各種活動通過微信發佈,讓居民主動報名參與,覆蓋的人羣一下子擴大了。可這還不夠,許揚説:“我們總在琢磨如何把服務真正送到老百姓的心坎兒上,讓他們真的願意來參加,於是我們的理念轉變了,除了鎮裏推出的活動,我們會向全體居民發出問卷調查,您希望參加什麼樣的活動,看什麼?學什麼?根據居民的點單,實踐所及時調整下一個月的活動菜單。”最終,四季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形成了現在“菜單+訂單”式服務的供給方式,更加精準地服務四季青鎮的羣眾。
四季青舞蹈隊隊長姜國香把四季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稱作舞蹈隊的“家”。每個星期他們要到這裏訓練三次。“以前,沒有固定的場所,舞蹈隊練舞就像打游擊,現在這裏就是家。我們的隊員還都是志願者和舞蹈教員,練好了舞,我們下社區教居民跳舞,豐富大家的業餘生活。” 據瞭解,四季青鎮成立了很多特色志願服務隊,如:由鎮域內非公企業發起的紅色志願服務隊,由退伍老兵組成的“老兵”鄰里守望志願服務隊,由搬遷上樓的羣眾組建的鄉風文明志願服務隊,由通訊員、文化組織員和文藝團隊組成的文藝輕騎兵志願服務隊,還有就是由近180個家庭組成的家庭志願服務隊等等,每支隊伍之間相互融合,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可以形成合力,推動全鎮志願服務工作發展。
四季青鎮黨委書記薛飛飛表示,如今,四季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已經成為四季青鎮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載體和活動陣地,在這裏,志願者、志願家庭的服務可以送到千家萬户。實踐所讓更多的老百姓在志願服務過程中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中來,和政府形成良性互動,最終提升居民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吸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
實現共享幸福好生活
四季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活動做得有聲有色,海淀街道蘇州橋西社區的文明城區創建合夥人隊伍讓社區生活充滿了活力。
海淀街道蘇州橋西社區是1994年建立的老舊小區,走在社區裏,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社區雖小但很温馨。在這個小區裏,垃圾分類、桶前值守,人人蔘與;社區引入科技公司讓小蟲子分解廚餘垃圾,用廚餘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土做花肥,社區裏種起了立體“菜園”;“你家的草就是我家的寶”閒置物品募集活動,募集的電鑽、扳手、電吹風、玩具、梯子、輪椅、枴杖成了社區裏的共享工具箱,居民們免費使用;還有樓門裏的便民生活角,處處釋放着鄰里間暖暖的情誼……
海淀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蘇州橋西社區共有44名樓長,每棟樓都配有黨員樓長和羣眾樓長,在他們的帶動下,社區有130餘名居民、260多户家庭長期志願參與到文明城區創建的隊伍中來。同時,通過多年的實踐,這個社區形成了紅色黨建引導、藍色羣眾勸導、綠色青少年倡導等志願者隊伍,這支隊伍成為了“橋西”特色的文明城區創建合夥人,真正實現了推動社區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北青報記者從海淀區瞭解到,目前,海淀區共建設有1個文明實踐中心、29個文明實踐所、642個文明實踐站、102個文明實踐基地、222個友鄰志願服務驛站,實現區域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全覆蓋;成立了1781支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註冊志願者達到80餘萬,形成了“全民志願、全域志願”的良好局面。
文並攝/本報記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