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養成“仇人”的父母,一般來自這3種家庭
家,是什麼?家是一個人遮風擋雨的地方,是温暖的港灣。可對有的人來説,家並不是美好的存在。《原生家庭》一書裏説到:
父母在我們心裏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在有些家庭裏,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而在另一些家庭裏,則是恐懼、仇恨或負罪感。
那什麼樣父母的家庭,會在孩子的心裏種下恐懼、仇恨或負罪感?
父母偏心的家庭,讓孩子尋找愛。
現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的《安家》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業務能力強,賺的錢不少,可卻只能租住便宜的“凶宅”,穿着普通,甚至看中一條絲巾,都捨不得買。她辛辛苦苦賺的錢,被母親要去為弟弟還房貸。父母偏心兒子,為了兒子,母親用盡辦法,壓榨她的每一分錢。
其中,有一集的內容看了讓人不禁心疼房似錦,在醫院裏,母親看到弟弟吃碗泡麪,就心疼得不得了,卻連問都不問一下,兩天沒吃飯的房似錦,餓不餓?
當房似錦向徐文昌訴説這些時,眼淚奪眶而出,心裏的傷害和疼痛不言而喻。所以,徐文昌問她,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她説,“最大的心願是擺脱我的家庭。”
一個在父母偏心的家庭裏的孩子,是最被忽視的,受到冷淡的那一個,長大後嚴重缺乏安全感,沒有安全感,會表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房似錦兩口吃掉一個大包子,參加跑步比賽,拼命跑了第一名……
父母偏心的家庭的孩子,一直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會產生嚴重自卑感。他們會認為,父母偏心,是因為自己不好,不值得他們對自己好,因而還會有負罪感。
心理學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很多成年以後出現的問題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環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時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響。
孩子如果被父母忽視,性格往往會有缺陷,比如:自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因為她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渴望和尋找着童年缺失的那份愛。
父母的偏心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有可能一輩子都不能彌補。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讓孩子自卑。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家庭不和諧,會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有時候給孩子心理帶來創傷。
曾經看到過一則令人無比痛心的新聞:父母經常吵架,14歲男孩多次勸阻無果後,縱身從自家29樓跳下自殺,當場死亡。
這個孩子上初二,成績優秀。他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痛苦不堪。每次父母發生爭吵,他都勸阻,但沒有效果。孩子説“你們再吵,我就跳樓”,父母並沒在意。
當發現父母還是無休止的爭吵,孩子真的從29樓的家中跳下而亡。
面對着父母一次一次的吵架,孩子心裏該有多絕望,父母的爭吵把孩子逼上來了絕路,留下的是父母的後悔和遺憾。
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家庭發生的一切,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和情緒認知。孩子整天生活在父母的負面情緒中,他們會否定自己、否定愛、自卑、無助、暴躁。
而且,據心理學研究表明: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不要小看了父母的吵架,雖説生活中很少有父母不吵架的。但是,父母在爭吵時,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前爭吵,爭吵完後,安撫孩子。
父母控制慾強的家庭,讓孩子逃離。
控制慾強的父母,他們的所謂的“愛”就像織了一張密密的網,罩在孩子的頭上,讓孩子感覺到窒息。
曾經的高考理科狀元,本科北大的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12年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與父母決裂,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他的父母,對他時刻關注,他連小時候穿什麼衣服,這樣的小事都要受媽媽控制。
父母的控制,包辦,使他動手能力差、社交能力也弱,成績雖然一直名列前茅,可他卻因不會剝雞蛋被親戚們取笑,苦惱不會處理師生關係。
王猛曾經直言,説自己“內向,敏感,不善交際”,後來患上了創傷性應激障礙。
很多控制慾強的父母,打着“為你好”,控制着的孩子的大小事情,讓孩子失去了獨立和鍛鍊的機會,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沒有自信心,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甚至沒生活自理能力。這處處被控制的感覺,會引起孩子的反抗,或讓孩子想要逃離父母。
並且,受父母控制的子女成年後,對自我的身份認知會有些模糊。他們很難把自己看成獨立個體,也不懂得區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他們有着深深的無力感。
在子女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時,所有父母都應該停止對他們的控制。在正常的家庭裏,父母在子女的青少年時期就要把控制權交接給孩子。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孩子的心靈財富,來自父母表裏如一的愛與持之以恆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為父母,願你用自己的愛,澆灌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