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悄悄換上的四缸機,是對三缸機的一種否定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綜合

為數不多的力薦三缸機的技術型企業,紛紛開始調轉策略方向。

企業策略最誠實,在產品選擇上,三缸機的熱度顯然沒有當年那麼高,更多的企業選擇在主流車型上擱置四缸機,以求能夠讓消費更輕而易舉的接受。

企業的策略代表市場的需求,而市場需求必然能夠讓企業策略更為精準。

從熱銷車型上就能找到端倪,無論是熱銷轎車還是SUV,三缸機身影稀疏,讓人唏噓不已,其中SUV市場不見三缸機影子,轎車市場,也只有思域以及英朗配備三缸機。

相比於英朗,思域的三缸機顯然更吃灰一些,從英朗過去銷量我們也能發現,對於整個市場而言,消費者站在了四缸機這一邊。

三缸機沒有什麼不好,但它的好只停留在賬面數據上, 但問題卻真實出現在了用車生活上。

相比於四缸機,三缸機少一個缸體意味着少一套模組,不僅僅意味着單位部件的摩擦阻力更小,而且因為單個氣缸容量的增大,讓整車動力表現更強。

的確,同一技術時代的三缸機跟四缸機,三缸機動力明顯更好。

事實上,三缸機被研發的根本意義,一是為了降低成本,二是為了降低油耗以及排放,早期三缸機是為了降低成本,比如説BYD的三缸機,沒啥好,就是能拉低車型價格。

而現在的三缸機,更多的是為了降低油耗以及排放而來,細心的人能夠發現,大面積推行三缸機的企業,其所在的地區一定有着非常嚴苛的排放法規,以歐美最甚,所以在過去的PSA、福特以及通用,一定是三缸機的先行者。

但每個地區因為消費文化,消費環境,競爭參與者不同,對三缸機的接受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國內市場對於油耗同樣敏感,但作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我們的競爭也是最激烈,在降低油耗這件事兒上,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策略。

扔開新能源市場不談,內燃機的“節能”也各有千秋,混合動力系統在節能這件事兒上不僅僅可以全面碾壓三缸機,而且在使用感受上也與三缸機完全不同。

對更多用户羣體而言,相比於三缸機,更好的四缸機等待着他們挖掘,作為基礎動力版本,四缸機的優勢不僅僅是成熟,穩定,而且賣點也比三缸機多。

譬如説,你能輕鬆選擇到不同排量,匹配各種變速箱的四缸機,但卻很難選擇到方方面面都讓自己滿意的三缸機動力系統。

而企業在適配上,三缸機的面也更窄一些,無法將三缸機應用在更高價格車型上,這意味着三缸機就高端不起來。

更多企業事實上將三缸機作為輔助內燃機,主流企業由於技術儲備豐富,車型眾多等原因,在一小部分車型上裝備三缸機,譬如説豐田,三缸機到來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配合混動系統進一步降低油耗。

但,對於主流企業來説,三缸機終究是附屬品,難以堪當大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