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全球天氣怎麼了?

  本報記者 馬丹

  百年難遇的大暴雨,乾旱的沙漠裏發生洪災,熱帶地區的天空飄起雪花,北美還出現了千年不遇的高温……今年以來,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觸角”伸向了全球多個地區,破紀錄的暴雨、乾旱等都在世界各地頻頻“造訪”。在我國,自2021年冬春交接開始,沙塵暴、龍捲風、大暴雨、高温熱浪等極端天氣接連發生。上海剛結束的“史上最長夏天”,也為2021年的“極端”增加了一個註腳。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為何頻頻發生?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表示,全球變暖加劇了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極端冷暖事件頻發、乾旱暴雨常見,有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在這種大背景下,要適應氣候變化,人們需要進一步提高預防極端事件的能力,應急也許也會“常態化”。

  1

  今年的天氣是否有點“怪”?

  儘管上海剛剛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但我國不少地區今年秋天來得並不晚。只不過,很多人肯定都感受到了,今年夏秋交替的季節,天氣有些不尋常。原本印象裏都是南方多雨、北方乾旱,今年彷彿地圖拿“反”了,尤其是9月以來“北多雨、南高温”的天氣狀態令人印象深刻。

  而天氣有點“怪”也並非空口之談,有權威數據做佐證。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一方面,北方的雨“一直下”,多地秋汛之“兇猛”出人意料,9月以來,北方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4倍,為歷史同期最多。受連續降雨影響,黃河居然接連形成了2021年第1至3號洪水。另一方面,南方高温持續不退,進入10月仍頻頻出現30℃以上的炎熱天氣,江南中南部、華南中北部高温日超過20天,十餘省份氣温創下歷史新高。

  從今年夏天河南等地出現極端降水,到秋季以來北方降水異常偏多,究竟是受到怎樣不同系統的“牽引”?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解釋,與夏季河南極端強降水因處於主汛期中,受副高、颱風、地形等共同作用有所不同,秋季以來我國北方降水異常偏多,主要受到的是持續偏北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中高緯冷空氣活動的共同作用,來自西北太平洋的東南暖濕氣流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濕氣流異常強盛,為北方秋汛持續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條件,相應地,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南方大部分地區就只能“熱氣騰騰”了。

  不僅如此,全球也出現了各種極端天氣。年初美國得州暴雪百年一遇,氣温驟降20℃,導致覆蓋14州的電網故障,440萬人斷電並造成多人死亡;罕見高温天氣蔓延希臘,各地發生數百起火災,其中伯羅奔尼撒半島大火燃燒三天三夜,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受到威脅;最近澳大利亞出現特大冰雹天氣,昆士蘭州亞爾博魯最大一顆冰雹直徑達16釐米,刷新了全國最大冰雹紀錄,新南威爾士州的街道被冰雹覆蓋,猶如下了一場大雪。

  2

  未來極端天氣會不會頻發?

  極端天氣的發生看似偶發,背後大多有複雜的天氣因素,彼此間也有着類似蝴蝶效應般的關聯。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開關”是否已被打開?氣候專家認為,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就在不久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佈第六次評估報告《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報告指出,全球變暖正導致一些地區暴雨、洪澇、乾旱、颱風、高温熱浪、寒潮、沙塵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而且強度增大,過去“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常見。與第五次評估報告相比,報告對當今氣候變化的認識可追溯到更早,CO濃度變化從高於80萬年前水平追溯到高於200萬年前水平,地表平均温度從1400年以來的最暖30年追溯到2000年以來的最暖50年。不僅如此,今年的報告裏首次單獨設立了“氣候變化中的極端天氣事件”一章,並首度對複合型事件進行分析,指出人類影響可能增加了複合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概率,而未來幾十年裏,所有地區的氣候變化都將加劇,極端高温、降水事件等將越來越頻繁。

  周兵説,任何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是許多因素共同驅動的結果,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造化可能正是共同啓動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開關”的遙控手——一方面,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都是在一個大的氣候背景下發生的,受到包括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讓每年的氣候背景不盡相同;另一方面,從長期的角度來看,人類活動已對氣候系統產生明顯影響,整個氣候背景也相應發生了變化。這個“開關”打開後,有時出現的是單一的、局地的極端天氣,有時則是一連串、有傳播效應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比如,今年7月,歐洲部分地區洪水肆虐;加拿大、美國出現持續高温天氣;日本遭遇史上最早超強梅雨;中國華北、黃淮地區極端暴雨頻發……這些都是集中發生在北緯40度地區的極端事件。

  3

  我們要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人類活動正在影響氣候變化,而氣候變化也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越來越多的氣候專家都形成了一個共識:雖然不能將每一次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都歸咎為氣候變暖,推導出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是每一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都是在向人類敲響警鐘。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正給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經濟社會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和風險。適應氣候變化、儘早部署防災減災工作,迫在眉睫。應對舉措包括加強氣候變化風險的早期監測預警和評估,完善氣候系統綜合站網建設,提高對氣候變化規律和機理的認識等。

  剛剛在昆明閉幕的2020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上,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巢清塵提到,應將氣候風險納入總體國家安全體系,構建氣候變化風險早期預警系統;同時積極主動採取措施,推進碳中和目標。

  上海是一座超大城市,氣象災害防禦更具挑戰。近年來,上海的氣象災害早期預警業務機制和氣象災害城市應急聯動機制已形成相互促進的“雙循環”,以細之又細的智慧氣象保障精心守護城市安全,建立了法規、預案、閾值、插件、響應“五位一體”的氣象災害防禦閉環——在全市全社會形成“氣象預警就是命令”的法治意識,各部門各行業形成“達到閾值自動響應”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4 字。

轉載請註明: 2021 全球天氣怎麼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