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劉小兵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周仁 劉松峯
驅車行駛在山西省左雲縣境內,處處感受到“路在樹中、人在景中、行在綠中”的詩情畫意。有誰能想到,這裏曾經是貧瘠之地——“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談起這一鉅變,當地百姓都會提到一位老人——
他如愚公一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荒山上義務栽樹,歷經18年終將昔日一個個光禿禿的山頭變成鬱鬱葱葱的林海。他就是被譽為“當代愚公”“綠化將軍”的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少將張連印。
張連印(右)與老伴王秀蘭、兒子張曉斌在山西大同左雲縣張家場鄉北梁山坡一起澆水。新華社發
“把植樹造林作為自己的最後一個戰場”
“入伍那天,我騎着高頭大馬,胸戴大紅花,鄉親們敲鑼打鼓地歡送我。”雖然已時隔58年,但張連印仍難以忘懷,他還記得當初代表新兵立下的誓言:“你們給我戴紅花,我把決心來表達,到了部隊聽黨話,黨叫幹啥就幹啥!”
到軍營後,張連印勤學苦練爭第一,團結協作講奉獻,服從組織聽黨話。入伍第二年,他就入了黨,第三年就提了幹。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副師長、師長、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40年服役期間,張連印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2003年5月,張連印退休了,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山西省左雲縣張家場村。“看到家家户户從原先的土坯房搬進了磚瓦房,過上了好日子,我打心眼裏高興。”張連印4歲時遭遇家庭重大變故,從小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父老鄉親的恩情和對家鄉的眷戀,深入他的骨髓,難以割捨。當他面對一片接一片光禿禿的荒山時,心裏五味雜陳:雖然鄉親們的生活富了,但風沙彌漫的狀況尚未改觀,“我必須做點什麼”。張連印決定植樹造林,治理風沙,綠化荒山,為鄉親們做點實事。
於是,張連印和老伴兒毅然放棄石家莊優越舒適的生活,返回張家場村,開始謀劃“後半生事業”。經過反覆考察研究,張連印決定承包村後的3000畝荒山。雖然是為了綠化家鄉,但他的這一決定仍然在村裏引起不小爭議:“人家這麼大的領導,怎麼可能自己在這兒種樹呢?退休了沒事兒幹,來這兒弄塊地玩玩。”面對眾人的質疑,張連印沒有生氣也沒有解釋,籤合同時,他當場表態:“作為一個退休老兵,我把植樹造林作為自己的最後一個戰場。我一不要林權,二不要地權,30年後無償交還集體。”張連印當年立下的“軍令狀”,至今仍被傳為佳話。
張連印帶兵是一把好手,種樹也不甘落後,他總是身先士卒,帶頭苦幹。張連印每天早上5點鐘就從炕上爬起來,抱着樹苗和植樹工人一起上山摸爬滾打。午飯都在山上解決,有時因為天氣寒冷,開水泡麪不一會兒就變成了涼麪。“當初聽説將軍回來種樹需要人手,但也不知能幹多長時間,就先過來試試看,沒想到跟着將軍一干就幹了18年。”最初跟着張連印種樹的農民田四旺説。
“和樹苗待在一起,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18年來,張連印和鄉親們共植樹造林1.8萬餘畝、205萬餘株,在荒廢的河灘上建成了300多畝的苗木繁育基地,育有樟子松、側柏、新疆胡楊等20個品種,使左雲縣林木覆蓋率由2003年的38.6%上升到現在的45.03%。
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是張連印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戰勝一次又一次病魔的艱辛歷程。
2004年春天,到了植樹季節,張連印風風火火地帶着人上了山,栽種了1萬棵樹苗。誰知到了當年秋天,沒幾棵成活。張連印又緊急補種了6000棵樹苗,依然近乎“全軍覆沒”。面對如此局面,執行過無數次急難險重任務的張連印哭得像個孩子。但他沒有放棄,當眾撂下一句話:“當兵的什麼時候在困難面前打過‘退堂鼓’。”
為了搞清楚失敗原因,張連印把枯死的樹苗連根挖起,反覆研究,終於找到了癥結,原來是沙化地不易保持水分。怎麼辦?他跑大同、上北京、赴瀋陽,虛心向苗木專家請教,購買了幾十本有關書籍、訂閲了10多種林業期刊,如飢似渴地學習種植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他摸到了在沙化土地上種樹的門道,總結出了苗圃預栽、母土種植的“張氏育苗法”。2005年4月,張連印又帶着植樹隊伍幹了起來,他如同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精心呵護每一株樹苗,使樹苗成活率達85%以上。
要改變荒山面貌,不僅要種樹、種活樹,還要科學治理水土。2009年,張連印在水利部門幫助下新建了一座儲水能力5000立方米的漿砌石池塘。隨着植樹面積的擴大,儲水池已遠遠不夠用了。怎麼辦?打井!那段時間,張連印每天紮在山溝溝裏,和專業技術人員一起研究打井點位。一眼、兩眼、三眼……張連印不僅打了8眼機井,還修建了3500米的U型防滲渠,鋪設了3000米的節水灌溉管道。看着水順着水管流進樹林,張連印由衷地高興,他又克服了一個大困難。
這些年,張連印的身板壓彎了,皮膚曬黑了,但他卻覺得快樂而滿足。2011年,植樹造林的第8個年頭,張連印在參加體檢時,查出疑似肺癌症狀。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拿着片子,獨自一人來到北京解放軍總醫院,被確診為肺癌中期。“我不能倒下”,這是張連印當時唯一的信念。同年7月,他接受手術治療和化療。其間,張連印做了兩件事,一是想方設法把這些年因為種樹借的錢都還了;第二個就是讓子女把種樹事業堅持下去。
2012年,張連印的病情大有好轉,就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回到了張家場那個他魂牽夢繞的“戰場”。“咱不知道還能活多長時間,但只要我活着,就要種樹。”
命運總是在考驗着這個老人,2014年,張連印又被診斷出肺癌骨轉移,但他仍沒有畏懼退縮,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即回到張家場村,他説:“與其讓我住到醫院裏,不如讓我回到村子裏,和樹苗待在一起,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病魔總是不斷折磨我們的身體,但也讓我們變得更堅強。作為軍人,戰爭年代輕傷不下火線,和平年代更應該不怕困難,挑戰自我。”正因為有這樣的心胸,奇蹟在張連印身上發生了——離確診癌症已經過去11年了,他的肺癌已經鈣化,骨轉移也沒有進一步擴散。現在的張連印,精力旺盛,走路比年輕人還快。在他的帶動下,左雲縣各界人士紛紛投身生態建設,共同創造了荒山變林海的人間奇蹟。如今的左雲縣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老將軍的足跡遍佈左雲大地,各個鄉鎮都有他的植樹點”
“不喚起大夥的生態意識,種再多的樹也難見效。”張連印想把樹種滿荒山,更想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有一年冬天,正在成長的近萬株樹苗短短几天就被牛羊啃得殘缺不全,對此,張連印心裏很難過。“鄉親們養牛養羊掙錢不容易,不能傷了他們的心。”張連印沒有像別人那樣撒藥、設柵欄、立警示牌,也沒有向放牧人索賠,只是真誠地説,“我不要林、不要地,就是想種幾棵樹改善環境”。
張連印綠化家鄉、報答鄉親的情懷感動了牛倌羊倌,自那以後,他們每次放牧都格外小心,牛羊啃樹苗的事情也沒再發生。
“我們左雲縣地處首都外圍,是京津風沙源重點治理地區。我們多栽一棵樹,就能為首都人民減少一粒沙。”張連印持之以恆的開荒造林精神感動了當地幹部羣眾,最終,荒山綠化隊伍越發壯大,縣、鄉、村、集體、企業、個人綠化工程,在這裏星羅棋佈,方興未艾。“老將軍的足跡遍佈左雲大地,各個鄉鎮都有他的植樹點。”左雲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兼老幹部局局長池恆廣説。
“我感到,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光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讓更多的羣眾參與到生態建設中來。”想要帶動更多的人種樹,首先要解決樹苗的問題,可樹苗成本高,能否成活又有風險,老百姓不願意掏腰包義務植樹。怎麼辦?張連印自建苗圃基地。熬過了漫長的育苗期,小樟子松、小油松、小云杉、小新疆楊精精神神地長大了,這些苗木除了能滿足張家場村生態建設外,還無償地提供給需要植樹造林的十里八鄉羣眾。很多人拉樹苗時主動提出要付點成本費,張連印一概拒絕,只説“把樹栽活了,我更高興”。
這些年來,張連印為周邊鄉村、學校和部隊無償提供樹苗30餘萬株。在張連印帶動下,鄉親們有的承包荒山荒溝,有的進行股份制合作培育苗木,有的興辦家庭小林場,樹越種越多,山綠了,水清了。後來,左雲縣投資300萬元,在全縣開展了植樹造林、綠化家鄉活動。
“增綠增收齊頭並進、治沙治窮良性互動,把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如今,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看着眼前的碧波萬頃,張連印百感交集,他興奮地説,今後自己要繼續做一名生態綠色的宣傳員、植樹造林的戰鬥員、防護森林的護衞員,在植樹造林的同時,因地制宜種沙棘、雜糧,搞養殖,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8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