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陂“民呼我應”系統反應靈敏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張春紅 張帥
走進黃陂區橫店街車站社區宏棉雅園小區,電動車擺放有序,居民手機掃碼便捷充電,相比之前亂停亂放的面貌,煥然一新。
近日,黃陂區“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信息化平台顯示,車站社區老舊小區存在電動車停車困難、無處充電等問題。下沉單位——黃陂區大數據中心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後,聯合街道、社區共建4個智慧充電棚,徹底解決2個小區460户居民的停車難、充電難問題。
黃陂區“民呼我應”系統自去年11月份運行,全區87個區直部門“民呼我應”辦公室、20個街鄉場“民呼我應”指揮中心和690個社區(村)“民呼我應”服務中心均掛牌成立並運轉有序,1800餘個單位和43000餘名人員全面入駐平台。
服務“長腿”走到身邊
疫情防控期間實行封閉式管理,黃陂區“民呼我應”平台“雲”呼叫作用得到充分體現。
1月26日,祁家灣街道一羣眾在“武漢微鄰里”上報自己可能得了新冠肺炎,社區網格員立即上報街道,街道馬上將該羣眾送至醫院就診隔離。
如此高效,緣於黃陂區“民呼我應”指揮調度中心的“六個一”工作法。
一套工作體系。在區級“民呼我應”指揮調度中心指導下,各街鄉場“民呼我應”指揮中心、各社區(村)“民呼我應”服務中心和區直部門“民呼我應”辦公室均成立並運轉有序。
一個工作機制。羣眾反映問題根據難易程度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分別由社區、街道(部門)、區級、市級辦理,提升運行效率。
一個工作平台。“民有所呼,我必有應”信息化平台一個入口進行訴求收集,在“武漢微鄰里”分設羣眾、基層、企業報事三個入口,同時接入市長專線、城市留言板、數字城管等區級平台轉辦的各類訴求,進行綜合分析、研判。
一套業務培訓理念。開展形式多樣、全方位的“民有所呼,我必有應”業務培訓。
一套監管督辦制度。建立督辦機制,健全定期通報制度,通報批評反面案例。
一套評估辦法。定期對羣眾、基層、企業反映的具體問題和訴求進行分析,對需求較多的服務事項進一步優化。
雲上“呼”得順暢 雲下“應”得及時
沙港社區網格員祝瓊的手機微信提示音又響了,這是社區居民通過“微鄰里”諮詢繳納醫保,祝瓊立即進行解答,羣眾和網格員通過“民呼我應”平台實現了雲呼叫、雲應答、雲服務。
祝瓊介紹,羣眾通過手機報事後,社區網格員的手機上就會立刻彈出微信提示,隨後,網格員會通過“民呼我應”平台按照“ABCD分級”機制由下往上逐層處理。
沙港社區金澤小區門前磚路破損,下面是城市污水管網,收到羣眾報事後,網格員建議作為B級案件由區級部門處理,在平台上將案件上報至街道,街道轉至區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更換彩磚後在平台提交辦理結果並上傳照片,街道實地核準後在平台上認定通過。各部門之間通過平台實現交流轉辦,做到了“呼得順暢,應得及時”。
服務對象全覆蓋
在下沉社區過程中,黃陂區大數據中心發現,“武漢微鄰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者主要是中、青年人羣,大部分老年人不能流暢使用智能手機。
為做到問題訴求全收集,服務對象全覆蓋,黃陂區大數據中心將橫店街道車站社區作為試點,製作惠民小卡片,通過網格員代為錄入報事,並建設“雲”喇叭、視頻監控,完成老舊小區的智慧升級,將此成功經驗在全區範圍內推廣。
今年以來,黃陂區“民呼我應”系統已辦理訴求12萬餘件,評價滿意率達99.43%,辦結率100%,各項指標一直走在全市各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