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提高生育率並非只是東北“當務之急”,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了?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綜合

日前,國家衞健委答覆人大代表關於“東北地區人口減少,全面放開生育政策限制”的建議,認為東北地區可以立足本地實際進行探索,提出實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試點方案。

消息一出,引發輿論關注。

對此,國家衞健委再次表示對“懇請國家全面放開東北地區生育政策限制”的觀點,需他們做全面深入的研究論證。

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什麼是東北?

據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三省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分別減少7.6萬人、13.33萬人和21.8萬人,合計減少42.7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0.80‰、-0.85‰、-1.01‰。

在人口研究學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員易富賢看來,東北地區的生育率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低於更替水平(即足以維持人口世代更新、人數不增不減的生育率水平)2.3,比全國範圍水平早了十年左右。東北地區移民後裔多,在傳統生育文化傳承方面相對南方較差。

在回應人大代表的建議時,國家衞健委表示:東北地區人口總量減少,折射出的是區域經濟體制、產業結構、社會政策等綜合性、系統性問題。比如,隨着資源枯竭和國家產業升級轉型,大批年輕勞動力無法在本地找到滿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經濟更好、工資更高的地區。東北邊境地區的生育政策相對寬鬆(如黑龍江省規定夫妻雙方均為邊境地區居民的可生育三個孩子),但生育意願不高。

提高生育率並非只是東北“當務之急”

2020年底,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原國家衞計委曾組織專家研究,預測出2016年至2019年每年的出生人口數量為1767萬、2023萬、2082萬、1982萬,其中出生高峯將出現在2018年。但官方公開的數據顯示,只有2016年的出生人口數量達到高峯1786萬,2018年便出現明顯回落,2019年出生人口僅為1465萬人。

根據公安部數據,2020年出生並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户籍登記的新出生人口共1003.5萬人,而2019年這個數據為1179萬人。已知2019年新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按此比例推算,2020年新出生人口大約為1246.9萬人,相比2019年下降14.9%,提高生育水平已迫在眉睫。

社科院在今年年初發布的綠皮書中指出,中國人口在2029年達到峯值14.42億,而2030年起將進入持續的負增長。而從以下這個數據更能反映出形勢之嚴峻:2000年1月1日,上海新生兒數量為1148人,而2021年1月1日,僅為27人。

提高生育率並非只是東北地區的“當務之急”。

當代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了?

從生育觀念來看,“丁克”“單身貴族”不斷出現。比起“人至中年,妻兒美滿”,當下不少年輕人更喜歡“年紀輕輕,貓狗雙全”;比起撫養兒女傳承下一代,他們更渴望自己的生活能舒適安逸。各種娛樂方式的興起,填補了年輕人的閒暇時間。相應地,類似於抖音、快手等快節奏的即時滿足方式,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年輕人的觀念,他們在面對生育孩子這種投入大量時間、大量精力才能得到回報的延遲滿足,會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

從生育成本來看,有聲音指出,有些人不願“生”,其實是擔心“育”。 近年來房價、教育成本和醫療費用均快速攀升,獨生子女“四二一”的家庭結構養老負擔重,以及女性越來越重視職場所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等問題。因此,很多家庭雖然有生育意願,但為了追求個人發展、生活質量,並降低養育壓力,不得不選擇減少生育。

從社會發展來看,目前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的均為發達國家,高於更替水平的則多為發展中國家。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對勞動力素質的更高要求、教育的普及、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等等,這些改變都會導致生育率的降低。

解除“人口警報”不止於“放開生育”

當前優化生育政策的重點,並不僅僅是試驗放開政策限制,更要在公共服務方面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從產檢、生產到奶粉、月嫂……這些都是年輕父母的大開支。一些地區的教育資源矛盾甚至在幼兒園時就已顯現,小學和中學表現得更加突出,學區房的價格成為不少家庭的重擔。

完善托育服務體系。生孩子對於年輕父母來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是非常高的,為了照料新生兒,年輕媽媽們甚至可能會斷送幾年的職業生涯,完善的托育服務能夠部分地幫助年輕父母從照顧孩子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建立更有利於生育的職場環境。在不少地方,生育成為職場女性的“減分項”,成為她們就業、發展、提升的障礙。而丈夫儘管按規定有陪產假卻“落地難”,往往成為“紙面上的福利”。

因此,降低養育孩子的家庭成本,形成育兒友好型的社會環境,提高家庭生育意願和養育子女的能力,才能化解“生育焦慮”,走出生育困局。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馬婉瑩 綜合人民日報、中國之聲、半月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