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街道戚家橋村,
87歲老人王洪生,對着視頻呵呵笑着,
鏡頭那一邊,是他91歲的姐姐薛招娣。
今天是元宵節,
姐弟倆隔着屏幕,含笑對視着,
碗裏的湯糰寓意着團圓,
而這份遲到的親情,着實來之不易。
一則尋親廣播,牽出72年前辛酸往事
2002年的夏天,
當時還在龍王塘路的餘杭廣播電視台,
突然來了一位神情焦急的中年男子,
他叫王其英,運河人,
聲稱是來幫父親王洪生尋找親姐姐:
72年前被抱到當時
臨平育嬰堂(現餘杭福利院)的一名女嬰。
王洪生姐弟都是苦命的孩子,
父母原是運河街道戚家橋村人。
1930年,因為家境貧困,
姐姐一出生就被遺棄河邊,
幸被鄰居沈阿梅阻止,
抱着孩子從運河一路走到臨平,
送到了臨平育嬰堂(現餘杭福利院)門口。
上世紀90年代臨平育嬰堂/來源:餘杭檔案
王洪生8歲那年,父母雙亡,
善良的沈阿梅收養了他,
把他當親生孩子撫養,
直到沈阿梅看着王洪生長大成人,
才告訴他有個姐姐被送養的事。
得知自己還有血脈相連的親人在世,
王洪生大哭了一場,
從此有了心結,
總有一天要找到親姐姐。
2002年,王洪生66歲,
三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
當時89歲的母親沈阿梅把他叫到身邊,
囑咐説:你那個送到育嬰堂的親姐姐,
我一直記掛着她,
這幾年私下打聽過好多回都沒消息,
趁我還在世,你去找找看,
希望能看到你們姐弟團圓的一天。
王洪生跪在牀頭淚流滿面,
這才有了去電視台尋人的一幕。
來源:餘杭檔案
跨越大半個世紀,苦難姐弟終團圓
廣播連着播報了幾天尋人啓事,
第三天,一個陌生電話打來,
王其英一接驚呼道:找着了!
一家人帶着父親,深夜開着車趕往瓶窯。
一路上,王洪生一言不發,
緊緊盯着窗外,這一刻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一路顛簸,終於到了瓶窯鎮石瀨村
姐姐薛招娣的家,
一路忐忑的王洪生跌跌撞撞地下了車,
姐姐薛招娣早就等在了門口,
兩個頭髮花白,年逾古稀的老人,
望着對方,默默流着眼淚
顫抖地握住彼此,久久説不出話來。
經歷了大半個世紀分離的這對姐弟,
終於,團圓了!
向苦難童年告別:我有了親弟弟!
這七十多年,姐姐薛招娣過得並不順遂,
送到育嬰堂後,她先是被上海的一户人家收養,
沒過幾年,女主人生了一個男孩,
薛招娣被轉手送給了別的家庭,
這樣兜兜轉轉,經歷了多次領養,
最後她被石瀨村一户人家收為童養媳,
改名薛招娣。
童年的顛沛流離和寄人籬下,
讓招娣比任何人都渴望親情,
好在操勞了一輩子,
5個兒女都十分孝順,
彌補了她早年所受的苦。
聽了這些年姐姐的遭遇,
王洪生止不住地掉淚。
回家後,立刻在運河辦了酒席,
風風光光地接姐姐回孃家,
還給姐姐做了絲棉被、棉花被,
給了現金,置辦了一份遲來的嫁妝。
送嫁妝的這天,
薛招娣拉着弟弟的手,一直笑一直笑,
這是她這輩子笑得最燦爛的一天。
從此後,王洪生每年都會去瓶窯看望姐姐,
每次弟弟來,招娣都會拉着王洪生的手
去村子裏走一圈,
逢人便炫耀:“這是我親弟弟,這是我親弟弟!”
一出生便被遺棄,
童年時代就成了童養媳,
72歲找到骨肉血親的招娣,
急切地想要通過一場告白,一個儀式,
向自己苦難的童年,宣告再見。
小女兒王玉英和姑姑招娣
有一年,
王洪生因為食物中毒進了醫院,
在重症監護室住了20多天,
險些沒搶救回來。
王洪生幾個子女怕父親扛不過去,
特地把姑姑招娣接到醫院,
萬一不測,姐弟兩人可以見上一面。
聽到弟弟生命垂危,
招娣整個人都站不住了,哭了一路。
到了醫院,招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瘦小的身軀跪下、爬起……
一直三跪九叩到弟弟病牀前,
淚流滿面地祈求:
弟弟一定要平安!
王洪生還藏着一個秘密……
如今,姐弟倆很幸福,
子女孝順,生活富足。
王洪生在村裏做了五十多年的村幹部,
是個60年黨齡的老黨員,
家裏三個子女都很有出息。
大兒子開了一家小廠,生意不錯,
小兒子是駕校教練,
小女兒則是名熱衷公益的志願者,
十年來資助了不少貧困孩子。
好家風一直在不斷傳承。
當初沈阿梅救了襁褓中的薛招娣,
收養了8歲的王洪生,
讓這段親情得以在72年後相聚。
母親沈阿梅的善良影響了王洪生一生,
三十多年前,他主動贍養了一位
同村的孤寡老人鬱七斤。
王洪生
據王洪生的小女兒王玉英回憶,
鬱七斤膝下無兒女,
當時住的泥房子因為年久失修塌了,
60多歲無家可歸的鬱七斤惶恐無措,
這讓王洪生勾起了童年無家可歸的回憶,
於是,他把老人接到家裏,
將他視作親人一樣照顧。
年邁的鬱七斤骨折過三次,
每次看病、住院都是王洪生親自照顧,
衣不解帶,寸步不離,
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二十多年,
直到鬱七斤去世。
如今王洪生87歲,精神矍鑠,
他常對子女説,
他和姐姐能夠團聚,
最要感謝的是媽媽沈阿梅。
一定要記住,善良孝順的美德,
把這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