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我們正以壓倒性的速度面對一系列規模巨大的新事件。即使沒有疫情,基因的進化也會把人類的發展推演到今天的數字化時代。只不過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併成為劃時代的一個標記。
後疫情時代將以一個個舊思想、舊模式的退場開始。如果在此前,企業仍在充分利用時間逐步適應和測試,那麼現在,每個企業必須將數字科技滲透到每一層運營管理中實現真正的應用。適者生存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把它用在社會進化上就是敦促我們重新想象世界秩序和運轉方式。指數級技術變革正在迅速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我們需要推動變化,而不是被變化所驅動;需要有意識地控制技術,而不是做技術的奴隸。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改變一個最底層的邏輯,那就是教育革命。
新數字時代的教育
數字化促使了由新技能領頭的新工作方式。根據IBM的一份報告: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將迫使1.2億工人進行再培訓和技能升級。數字技術融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工作,生活以及人類與世界互動的方式。隨着人們對技術需求的熱情日益增長,企業和個人卻越發察覺他們難以用教育的舊鑰匙打開新數字時代成功的大門。
就下一代教育而言,目前教育系統所涉及的大部分內容, 到他們大學畢業,就會不再適用甚至已被淘汰。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現在47%的工作崗位將在未來20年內被消減或淘汰。學校的科目絕大多數都是在培養靜態的硬技術,比如X+Y=Z,當在電腦後台輸入這一串程序編碼時,電腦前台就會顯示某某圖片等等。然而,我們生活在的宇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動態空間,唯一的不變就是一切都在改變。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興衰的過程,而這個興衰期隨着知識的累積也在不斷縮短。注重硬性技術的傳統的兩年制或四年制學位已經不適用日益加速變化的現實。技術的進步讓未來將越來多的實現自動化工作。機器比人類更能勝任機械化的硬技術工作。在這種趨勢下,培養下一代的重心應着重與軟技能的提升而非具體的硬技能。軟技能幫擴學習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創造力,策劃能力,以及同理心。未來的學習場所很可能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實際操作的課間時間。教育也不會在以學歷作為終點,持續學習是個人在高速科技發展的數字化社會下需要具備的要素; 知識的獲取將由技術來完成;適變性和洞察力的培養將成為人的基本力量。滿足數字時代變化的需求是未來教育的主流。
就企業而言,企業領導需要改變管理思維模式,重新定義人與技術的關係。新數字時代的技能提升需要識別個人的需求,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為企業目標和社會做出貢獻。這對不同的人來説是不一樣的概念:如果一些人他們沒有在整個工作生涯中涉及到某些技術, 他們則需要更多的支持來有效地提升職業角色。企業或機構的培訓應更多地關注於所缺少什麼,而不是某個人。某些角色在時代變遷中已變得不那麼重要甚至已經過時,當對其他角色的需求增加時,個人和企業都可以從新技能和技能提升中得到最大化受益。
此外,心態轉變是任何事情成功的關鍵步驟。如果從一開始心態都不正確,或者你的心態沒有保持下去,結果不太可能會有好的結果。為了培養正確的態度,我們需要觀察和了解人類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以及我們將走向何方。2020年的隔離經歷引發並促進了前所未有的數字化浪潮,導致教育、政府、醫療保健、金融等不同領域都發生了根本性變革。變化在很大範圍內不斷髮生。成長型思維模式是推動每個人應對變化的後備引擎,讓你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持領先。
未來是什麼
各大品牌已經開始倡導這種成長性思維的觀念轉變,並已付諸實際行動來支持和幫助個人和羣體,鼓勵人們加速融入和採納新思維。下一個關鍵步驟是準確定位技能缺口,判斷缺少了什麼以及為了填補技能缺口,你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技能提升。我們已經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需要了解物理的、生物的和數字的融合概念,並與之密切合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科技。橫跨數字、物理和生物世界的新興技術的巨大變革帶來前所未有的數字化轉變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最為強大的是新興技術與成功數字轉變的相互賦能。
未來需要大量的硬技能,包括數字營銷、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分析和數據科學、雲計算和邊緣計算。軟技能和硬技能同樣重要,更值得特別關注。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創造力、批判性思維、説服力、同理心和情商都至關重要,因為你會發現它們是不可替代的。數字化和自動化只是時間問題且規模將是巨大的,但任何不能數字化或自動化的東西都將變得極其有價值。
從行業報告中可以看出,公司已經意識到他們必須提高所有新員工和有經驗員工的技能。領導們一致認為,在正在進行的新的數字化轉型中,重新培訓和技能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未來是屬於那些能夠大膽思考和快速行動的人。作為個人或企業,我們都應當制定大膽的願景並靈活適應市場的變化。2020年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在指數級的數字大潮流面前取勝。作為世界領先的個人,組織和公司,我們是否準備好為繁榮的人類世界塑造健全生態系統承擔責任?在人工智能和人類情感的鬥爭中,我們是否清楚如何應對挑戰並最終實現人類夙願?趁我們還有機會做出改變,現在是時候計劃了。(紐約市場營銷協會運營總監 王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