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學電氣焊找藍翔,學‘馬屁’找文峯”。因為一段“馬屁文”,“文峯”和“浩哥”(文峯集團老闆陳浩)不經意間名揚天下。
近日,公眾號“今日文峯”發佈的一篇名為《秘書眼中的上海文峯美容美髮集團總裁陳浩》的文章引發網友熱議。一位自稱總裁秘書的人士在文章中誇讚文峯老闆陳浩“有天眼,掌握萬物之規律,是首屈一指的三百六十行狀元大滿貫。”精選留言下,還有人將老闆比作“卧龍鳳雛”,留言下面點贊量過百。
12月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文峯位於北京市望京附近某門店。進門望去,門店牆壁上貼滿了老闆陳浩的照片或語錄,梳妝枱面鏡子上也播放着老闆陳浩的視頻講話。員工們顯然關注到了圍繞自家老闆的網上風波,但在他們看來,拍領導馬屁“屬於正常行為”,外界的指責難以理解。
雖然業務上“成功”,但文峯的行事和“文風”卻飽受詬病,讓網友備感油膩和反感。
另外,文峯集團的實際經營狀況也遠沒有宣傳的那樣光鮮。企查查APP顯示,上海文峯美髮美容有限公司當前共有8條行政處罰,罰款總金額約81.65萬元,處罰事由多為虛假宣傳、發佈虛假廣告等。閲讀全文>>>
網癮、厭學導致孩子和家長之間爆發衝突並不少見,可是一些家長竟然選擇將孩子送入“矯正機構”,通過挨棍棒來解決問題。此類機構屬於非法辦學,為何被查封后總能死灰復燃?
在禁閉室內,14歲李文度過近20天。關進“小黑屋”是接受“改造”的第一關,學生每喊叫一次,便會挨棍棒訓誡。如廁的工具是被反覆使用過的塑料盆,吃的是有餿味的米飯和饅頭,睡在發黑的墊子上。
2020年12月16日,李文因為沉迷遊戲被家長送進羣博勵志學校。該學校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一個不知名的景區內,距南寧市區約30公里。選址十分偏僻,除當地村民外,鮮有外人造訪。
羣博勵志學校的學員正在進行“拉練”。受訪者供圖
截至今年,已有近2000名學生報名羣博勵志教育學校。根據學校官網數據,其中95%以上為未成年人,男女生比例為2:1,年齡最小的僅8歲。被限制自由的300多天裏,有學生試圖翻越五米高的雙層鐵絲網,或者通過吞洗髮水獲得就醫機會等方式出逃。對他們來説,這是一所“集中營”,而自己則是深困其中的“囚犯”。
類似羣博勵志學校這樣的“矯正機構”並無辦學許可,屬於非法辦學。雖然多次被關停,卻總能憑藉一紙監護轉讓權合同規避責任、死灰復燃。
據親歷者家長稱,在每個未成年學員入學前,羣博勵志學校都與家長簽署《未成年人監護權轉移協議》。協議顯示,學員在校期間,家長自願將其全部監護職責委託於羣博勵志教育諮詢公司行使,學習、生活、訓練等均由校方安排。
“史上最嚴防沉迷”政策已經實施百天。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未成年人退款或卸載遊戲,遊戲租號產業受挫,但“防沉迷系統”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國內一些遊戲公司很早就開始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進行管制,騰訊甚至採取了人臉識別技術對遊戲玩家進行識別,在“最嚴防沉迷”政策實施後,遊戲企業進一步加強了防沉迷措施,不少未成年玩家因遊戲時間受限,選擇退款或卸載遊戲。
曾經以規避防沉迷系統火爆起來的遊戲租號、賣號產業,也因遊戲界面需要實名認證和人臉識別而萎縮。在“最嚴防沉迷”政策出台前,從事出租遊戲賬號3年的陳先生的店鋪平均每天有2000筆訂單,政策實施後,一天不到200單,公司被迫從20人縮減至3人。
然而,“防沉迷系統”也並不能完美地解決所有問題,純技術手段無法阻止100%的未成年人進入遊戲。在採訪中,新京報記者瞭解到,未成年人使用、借用朋友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進入遊戲,或轉移到不需要人臉識別的遊戲平台,規避“防沉迷”的限制。
玩手機遊戲的孩子。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認為,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的第一監護人,當孩子登錄遊戲時,應該給予更多關注和監護,引導他們健康用網。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陪伴他們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當孩子有了更多選項後,才更有可能不再沉迷網絡遊戲。閲讀全文>>>
日前,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失散多年的兒子孫卓被找到,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但孫卓對日後生活的選擇卻讓網友難以接受。
孫卓在被找到之後,並沒有毫無保留地接納生父母,態度上反而依然更傾向養父母,表示不希望養父母被判刑,如果養父母被判刑,他會很生氣。而且説“兩邊都是我的父母,我也説不清楚誰輕誰重,該讀書讀書,該學習學習,以後有時間就兩邊串串門,見一見”。
一部分網友表示心寒,指責孫卓無情、忘本,甚至指責他“認賊作父”,教育他“養父母對你好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同時,一部分網友也開始了“拉一踩一”,對被同一名犯罪嫌疑人拐走的另一位孩子符建濤不吝讚美。
被拐兒童孫卓、符建濤及其親人。圖/新京報我們視頻報道截圖
符建濤依稀記得自己被拐賣的經歷,一步步搞清楚自己被拐賣的事實,並且一眼認出了犯罪嫌疑人吳某龍,對破獲孫卓被拐一案發揮了巨大作用。他的睿智與果決,被網友拿出來和孫卓做對比。
符建濤的勇氣與果敢當然值得讚美,但網友們對於孫卓也不必動輒道德批判。我們應當承認,人性是複雜的,人的情感也是細膩的。在這樣一場人倫悲劇中,我們不能苛責身處其中的人做到理想化的愛憎分明。
説一千道一萬,悲劇的罪魁禍首依然是拐賣兒童犯罪。加強社會治安,堵上各類漏洞,嚴厲打擊拐賣犯罪,嚴懲犯罪分子,甚至去倒查當年給被拐孩子上户口的工作人員,都是制止這種悲劇重演最根本的辦法。而這些,依然有待於全社會堅持不懈的努力。閲讀全文>>>
編輯 李佳蓉 侯韻佳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