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受訪者指出老年人更易遇到智能技術障礙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顧鑫鳳
如今,智能化服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因為在操作技術、設備等方面有一定門檻,對一些人羣不太友好。對於發展智能化服務,你有什麼建議?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16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7.2%的受訪者指出老年人更經常遇到智能技術障礙。89.1%的受訪者支持社會服務同時保留數字服務方式和傳統服務方式。
受訪者中,男性佔44.3%,女性佔55.7%。00後佔9.2%,90後佔40.2%,80後佔34.9%,70後佔10.8%,60後佔4.7%。
77.2%受訪者指出老年人更經常遇到智能技術障礙
全慧是一名全職媽媽,她在小區經常碰到一位老太太在單元門口曬太陽,但其實陽光都被對面的樓羣遮擋了。“有次我問她,小區旁邊就是公園,幾分鐘的腳程,怎麼不去那裏,環境也更好。老人説因為現在進公園都得掃碼,自己操作不熟練,乾脆就不去了”。
在北京工作的朱小敏(化名)觀察,存在智能技術障礙的人羣中,老年人比較多。“不管是去醫院掃健康碼,還是在商店掃碼付款,總能看到老年人在詢問如何操作。有時工作人員比較忙,還會不耐煩”。
76.5%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人遇到過智能技術障礙,且17.1%直言身邊人經常遇到。77.2%的受訪者指出老年人更經常遇到智能技術障礙。
對此,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胡小武説,一些人因受教育條件差、科學素養不夠等原因,面臨智能技術障礙。
89.1%受訪者支持社會服務同時保留數字服務方式和傳統服務方式
“技術的更新和進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空間。社會應該是更加包容,而不是完全取消傳統方式。因為這樣會給一部分人造成不便和麻煩。”從事服務行業的趙嘉(化名)希望,服務能夠更加人性化,保留將傳統服務方式。
89.1%的受訪者支持社會服務同時保留數字服務方式和傳統服務方式。
胡小武説,“中國電商發展異常迅速,主要體現在了支付手段上。現在農民在市場賣菜,都會掛上收款二維碼作為交易方式,我們的應用場景普遍化。但這對很多農業社會成長起來的老年羣體包容性不夠”。
他認為,在絕大多數領域,比如大眾消費、大眾支付,都要堅持保留傳統的生活方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應用場景,都應該獲得使用自由。“人們也擁有法定權利去堅持傳統方式,這是社會應該賦予個人的基本權利”。
受訪者中,男性佔44.3%,女性佔55.7%。00後佔9.2%,90後佔40.2%,80後佔34.9%,70後佔10.8%,60後佔4.7%。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