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國內消費者的眼中,保時捷代表着豪華和性能,保時捷車主也因此被認為是“成功人士”的代表。然而在今年4月底,保時捷在中國遭遇了可能是史上最大的危機。
由於疫情,消費者的購車慾望下降,再加上各大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產能的下降,車市環境愈發惡劣。很多車企為了降低芯片短缺的壓力,只能先交出能夠駕駛的“半成品”,並承諾後期加裝,保時捷便是其中的一個。
然而有保時捷車主反饋,自己購買的產品遭到官方減配。原本保時捷官方承諾暫時將車輛的“電動轉向柱”減配為“手動轉向柱”,承諾後續為車主免費升級,但如今僅提供2300元代金券作為補償。
車主並不買賬。要知道,選裝電動轉向柱的價格超萬元,僅用2300元代金券搪塞過去,多少有些不尊重消費者的嫌疑。
對此,保時捷有何解釋?
減配門前後,透露出對消費者的不尊重
4月30日,保時捷終於對此事進行了回應。發佈了《保時捷中國致車主的一封信》,表示因芯片短缺導致斷貨,所售車輛還不能在後期進行補救性升級更換,同時還指出將會和每一位受影響客户溝通,以推進該事件的解決,希望徵得客户的理解。
有車主表示已經收到了保時捷給出的新版補償方案,包含交車時的代金券、芯片成本維修基金以及客户補償,合計17300元代金券。不過,僅用代金券來補償消費者此舉並未獲得所有消費者的理解。5月10日,一名短視頻平台博主還號召全網“車評人”關注保時捷“減配”電動轉向柱的問題,引發超過3000萬網友的關注。
如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車主的不買賬是可以理解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有影響,相信絕大部分消費者理解供應鏈不穩定所引發的問題,尤其是本身擁有很長供應鏈的汽車行業。這兩年,所有人的生活都因這場疫情作出改變。
消費者可以接受延期交付,也能接受車輛在交付前被明確告知暫時不安裝“電動轉向柱”,只是不接受車企在沒有告知消費者的前提下自行減配,或者在交付後做出一些自毀契約的行為。
從這一點來看,保時捷確實沒有什麼好“洗白”的。哪怕保時捷將電動轉向柱的加裝價格退回,但並不能證明保時捷沒有做錯。既然消費者已經簽訂了購車合同,他就有權利獲得一輛加裝“電動轉向柱”的保時捷。
車主願意理解企業是情分,不理解是本分。
欺負中國消費者?
更讓中國消費者不滿的是,保時捷公然玩起了“雙標”。軲轆哥瞭解到,國內的保時捷產品除了保時捷Taycan標配電動調節轉向柱之外,其他車型均為手動調節轉向柱,且不能選裝,而保時捷美國官網則標註了Panamera的部分車型搭載電動轉向柱,未搭載的車型也提供選裝。
由於疫情,保時捷從去年開始取消了部分Macan、Panamera等車型的電動轉向柱,其中國內市場涉及的車輛共有3萬輛左右。
針對中國消費者的補償,僅是隻能用於售後的2300元代金券,並表示無法提供電動轉向柱的加裝服務,而對於美國消費者,保時捷提前給車主發送了郵件通知,同時給予了5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100元)的賠償,並無任何限制使用的條件。
消費者不大會因轉向柱是電動還是手動而大動干戈,沒有“主動告知”、“玩雙標”,這才是消費者不滿保時捷的真正理由。
上市後還有機會嗎?
2021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共交付了95671輛新車,佔據全球總銷量的32%左右,換而言之每賣出十輛保時捷,當中就有三名車主來自中國。據悉,中國已經連續七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其中,保時捷911的年銷量同比增長67%;保時捷Panamera的交付量同比增長26%,在中國市場交付的Panamera超過全球Panamera總銷量的一半;保時捷Taycan在去年創下了7315輛的年交付量紀錄,並在中國市場推出四款衍生車型。
官方公佈的財報數據顯示,保時捷在2021年全年的利潤達到53億歐元,同比增長27%,縱觀全球範圍內少有車企擁有保時捷這麼強的盈利能力。然而保時捷卻不惜得罪消費者,這一點確實費解。
今年2月份,大眾汽車集團表示保時捷將會獨立上市,預計保時捷的估值將會在600—850歐元之間,保時捷成功獨立上市後有望成為歐洲最大的IPO(首次公開募股資金公司)之一。
對於保時捷而言,獨立上市意味着品牌將自負盈虧。失去大眾汽車集團庇護的保時捷,只會更加依賴中國市場。2021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交付的電氣化新車佔比達到了18%,目前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推出了高達16款新能源汽車,這個成績是奔馳、寶馬等其他傳統豪華車企難以企及的。
根據官方戰略計劃,保時捷將在2025年前實現每4台保時捷跑車中就有1台搭載新能源動力系統,並在電氣化和數字化方面投資約100億歐元,其中90%用於電氣化的研發和與電氣化相關的有形資產的投資,並將出現更多適應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動作,未來將引入更加先進的輔助駕駛等科技配置。
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一旦下降,企業只會窮途末路。理應珍惜中國市場的保時捷,為什麼在處理這一類事件時並沒有給出一個讓中國消費者滿意的合理解決方案?
店再大也不能欺客!疫情確實讓整個汽車行業面臨很大的困難,但這並不是不尊重消費者的理由。要想彌補中國保時捷車主的損失,以及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恐怕會花費保時捷更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