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山法院,有這樣一名法官。他是大家公認的“帥哥”,英俊的臉龐下盡顯法官獨有的冷靜沉着。他是眾人口中的“才子”,低調務實的背後難掩橫溢的才氣,可謂“始於顏值,敬於才華”。他是百姓喜聞樂見的説法者“小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着法治理念。他就是朱樂法官。
他是一名裁判者,在案件是與非的較量中,他總是站成一個精確的座標,運用法律知識捍衞公平正義;他也是一名“醫者”,用耐心和責任心化解當事人心中的凝重和焦慮,以愛之名留住了世間温情。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懷揣“醫心”的法官背後的故事。
找準癥結 用法律修復人心
樓下的老劉和樓上的老張是一個單位的同事,也是多年的鄰居,退休在家後還時常走動,最近卻因為房屋漏水的事鬧到了法庭。
朱樂法官到現場勘驗後,發現只是屋頂有水漬、牆面有點脱皮,損害不嚴重,應該可以調解。
可事情沒那麼簡單。老劉和老張是出了名的“犟頭”,還沒開庭就槓上了。
“你怎麼知道就是我家漏的水?我家廁所做了防水,不可能漏水,你拿證據來?再説了,這麼點水印,你敢要一萬多?你這不是訛人嗎?”
“不承認是吧?不承認咱就鑑定,有辦法查清楚。法官,我申請鑑定。”老劉當庭提交鑑定申請,要求對漏水的原因和損失進行司法鑑定。第一次調解不歡而散。
“老劉,鑑定時間長,鑑定費也不是小數目,可能比你這損失還大呢。”
“砸鍋賣鐵,我這官司也跟他打下去。”
“老張,你住樓上,老劉家漏水,不能説跟你家沒有關係,現場咱們也看過了,損失不大,真得沒必要鑑定。最後這鑑定費用,還不是你們兩家分擔,不值得。”
“鑑定就鑑定,他不是要打官司嗎,我耗得起。”第二次調解無果而終。
“這種案件,移送鑑定機構,鑑定一下因果關係和損害後果,我們依照鑑定結果一判,不就結了,跟他們費那麼多口舌至於嗎?調解浪費的時間,都夠寫幾個判決的了。”法官助理提出了質疑。
“損失小訴訟成本高,能不鑑定儘量不鑑定,再調調試試吧。再説,幾十年的老鄰居,一鑑定一判決,情分就都沒了,還可能激化矛盾。”朱樂法官的堅持撫平了助理心中的小疑慮。
一天,老劉打來電話説:“朱法官,我家老爺子去世了,我得料理後事,我申請案件延期審理。”“沒問題,你先忙家裏的事,節哀。”
放下電話,朱樂法官撥通了老張的電話:“老張,老劉的父親去世了,你知道嗎?”
“是嗎?沒聽説啊,他父親九十多了,人緣不錯。”
“那這樣,老張,你們是多年的同事、鄰居,官司歸官司,人情歸人情,這該去弔唁的還得去弔唁。”
“我們都鬧成這樣,合適嗎?”
“有什麼不合適的,在公司你還是他的班組長,好歹你也是個領導,這點心胸應該是有的吧。”
“好好好,我去。”
一個月後,老劉打來電話説要撤訴。朱樂法官從電話裏得知,雙方和解了,老張給了老劉三千塊錢作賠償,老劉死活不要,最後只收了一千。此後,老劉和老張,再也沒來過法庭。
朱樂法官説,法院應當成為當事人矛盾的緩衝帶,而不是挑動當事人決鬥的競技場,尤其是這種家庭鄰里糾紛,既要解開糾紛的法結,更要解開當事人的心結,判決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同理共情 讓判決不再冰冷
週末,朱樂法官在法庭加班寫判決。忽然,桌上的電話響了。
“我沒法活了,你們這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啊。憑什麼分我的財產,我這是活命錢,最後一根稻草啊,你們也給我掐斷了。你們是非得讓我魚死網破不可嗎?”一接起電話,就聽到了電話那頭的大聲吼叫。
朱樂法官聽出來了,這是一個離婚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徐某。法官助理通知他領判決,他死活不來,所以給他郵寄了判決。
“你先冷靜一下,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其實我也一直想和你聊聊。”朱樂法官耐心安撫着徐某的情緒。
“我們都已經離婚了,該分的財產也分過了,憑什麼還要分我的公積金,這是我攢了二十多年的辛苦錢,我還指望這點錢過後半生呢。”
“按照法律規定,你們婚姻存續期間的公積金也是夫妻共同財產,對方主張分割,是沒有問題的。”
徐某曾經是一名小學老師,因為妻子全職在家帶孩子,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他辭職下海了。
沒成想,創業屢次失敗,精神壓力之下,他便開始酗酒賭博。後來妻子和他離了婚,單獨撫養起了孩子。
電話裏,他聊了很多,聊他創業的失敗,聊他生活的種種不順,聊他對人生無常的感嘆,聊他對人情冷漠的抱怨。朱樂法官偶爾勸慰一下,更多的是在傾聽。
整整三個小時,他的情緒平復下來。“好好活着,就有希望”,朱樂法官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讓您見笑了,放心吧,我不會幹傻事的,大週末的,耽誤您這麼長時間。”
放下電話,朱樂法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他想,“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有時去治癒”,不僅是對醫生的要求,或許也應成為法官處理家事類糾紛的準則。
胸懷悲憫 讓司法也有温度
李老太過世後,家人在收拾遺物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份遺囑。
李老太在遺囑裏説,要把自己名下的房產給孫子周某,這讓原本平靜的生活泛起了漣漪。
幾番協商不成後,周某把父親和叔叔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李老太名下的房產由其繼承。
周某的父親對此自然是沒有意見,但叔叔一家卻炸開了鍋,“兩兒子還在呢,老太怎麼可能把房產直接給孫子,這遺囑肯定是假的”。
“這分明就是奶奶留的遺囑,既然他們不認,法官,我申請鑑定,讓事實説話”。周某向法院提出申請,對遺囑的真實性進行鑑定。
幾經周折,最終鑑定機構對遺囑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叔叔一家啞口無言,但和侄子周某一家的關係卻日漸緊張。
考慮到叔叔患有疾病,雖然不符合必留份的條件,但畢竟生活拮据,朱樂法官多次調解勸和,試圖消弭雙方之間的矛盾。
庭審中,周某也曾表示,如果法院認定房產由其繼承,可以適當對叔叔進行一些補償。但雙方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法院判決房產由周某繼承。周某的叔叔不服一審判決上訴,二審維持了原判。
木已成舟,叔叔一家去找周某,要求兑現當時補償的承諾,拿到生效判決的周某卻遲遲沒有表示。
“朱法官,我們家這口子的情況您也瞭解,看在我們生活這麼困難的份上,您幫我們去做做工作吧。不然房子我也不給他騰,我就等着執行法官把我趕出去”,嬸嬸向朱樂法官打來了電話。
“這個嬸嬸從案件立案後就一直對您不滿意,現在案子生效了,您還要管嗎?要不讓他們直接去執行吧”,小助理提議道。
“這兩家人一直以來劍拔弩張,要是真去執行,矛盾肯定會更激化,而且當時周某只是口頭承諾,叔叔未必能拿到補償款,但他們家的情況確實挺需要這筆錢的,現在不是提倡審執聯動嗎,咱們就再充當一次‘執行員’吧”。
接下來的時間裏,朱樂法官不厭其煩地給周某做思想工作。
最終,周某同意給叔叔10萬元補償款。叔叔一家也順利地把房屋騰退給了周某。拿到補償款的那一刻,嬸嬸對朱樂法官深鞠一躬:“謝謝您,朱法官!”
那一刻,朱樂法官笑起來眼裏閃着光:“讓一個人從不滿到感謝,確實不容易,但值!”
後 記
朱樂法官説,法官這個職業,就像醫生,也是在“治病救人”,練就紮實的專業功底是第一要務。
學術論文二等獎、調研報告三等獎、裁判文書優秀獎、辦案質量標兵獎、司法改革創新獎……朱樂法官的書櫃裏除了分門別類的法律書籍,還塞了滿滿一格的獎狀證書。
他説,我們這代法官,是承前啓後的一代,我們會經歷不滿與誤解,會經歷改革的陣痛與不適,但我們咬咬牙挺過去了,後來者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作為一名人民法官,就是要用規則裁定是非,用法律懲惡揚善,用手中的法槌,敲出正義之聲、公平之聲、良善之聲!
(責任編輯: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