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海洋生物觀察已成為不少家長帶孩子親近自然的一種方式,但是有的海洋生物具有毒性,不要輕易觸碰。 陳鵬程 攝於海灣公園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石頭魚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羽螅 劉毅 攝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鰻魚 “黑米”供圖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臭肚魚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沙地上的海葵勿觸碰。“黑米”供圖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退潮後留在沙灘上的海膽,部分具有毒性。“黑米”供圖

  “前幾天下海游泳,不知道怎麼回事腿上颳了幾道,這兩天又疼又癢,特別難受。”市民何先生近日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訴説自己的苦悶。據專家推測,何先生很可能是被水母蜇到了。

  禾源社區五緣灣水上義務救援隊隊員陳今漢説:“最近這兩個月氣温較高,五緣灣的海里多了不少水母,海中央尤其多,可能是被潮水衝進來的。大部分水母是透明或者白色的,蜇起來比較不疼,如果是彩色的可能就會傷人比較嚴重,這裏基本上每天都會有人來尋求幫助,最嚴重的一名泳客上半身都被水母纏繞了,最後疼得受不了去了醫院。”

  專家提醒,在海邊遊玩,對水文海況不熟悉的不能隨意下水,還要與不熟悉的海洋生物保持距離,以免受傷。

  記者 陳鵬程

  小心“活物”

  鰻魚兇猛海膽有刺 觀察生物要注意安全

  不少家長會帶着孩子到海邊認識觀察海洋生物,潮間帶觀察更是頗受歡迎的觀察方式之一,吸引了眾多愛好者。自然觀察愛好者“黑米”便是其中一員,近日她在鼓浪嶼周邊的礁石觀測時,意外發現一條夾在石縫中的鰻魚,她在試圖救援時差點被鰻魚咬傷手掌。

  “還好我反應快,否則就被咬傷了,看到它我猛然想起前幾天有人在東渡游泳被鰻魚咬傷的新聞。”“黑米”頗為疑惑地説,“為何這種鰻魚會在這裏出現,我先前看到過微博説有人放生海鮮,莫非這就是放生的海鮮?”

  “黑米”提醒説,鰻魚是肉食性的動物,咬合力驚人,咬一口皮開肉綻。環島路海邊水中常有海膽出沒,千萬不能隨意觸摸,以免被刺傷。有一次她就在退潮後看到留在沙灘上的海膽。海膽又稱海刺蝟、“海中刺客”,體形呈圓球狀,就像一個帶刺的仙人球,部分海膽有毒性,所以人們要謹防被刺傷。

  注意“暗坑”

  石頭上海蠣殼很鋒利 灘塗上水坑有陷阱

  五緣灣濕地公園的海灘向來是不少市民遊客喜愛的納涼之所。記者來到海灘旁的救助站看到,隊員陳今漢正在處理手腳上的傷口。“這些都是今天在清理灘塗上的石頭時留下的。”陳今漢告訴記者,由於沙灘旁有一處台階,台階下有些石頭,石頭上的海蠣殼鋒利如同刀子,不知情的遊客站在台階上跳水極易受傷,因此這兩天隊員們趁着大潮將部分能移走的大石頭移到遠處灘塗的凹陷處,這既能減少意外發生,又能將潮水沖刷的泥坑填滿,以免不知情遊客踩空。

  陳今漢説:“五緣灣海邊的台階上大都有海蠣殼,基本上每天都有被劃傷的遊客來尋求幫助,輕微的我們一般用雙氧水或者碘酒消毒包紮,嚴重的建議去醫院或者診所儘快處理。因此千萬不能直接跳水,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海灘走下去。”

  一些市民在潮水退去後,會選擇到環島路海邊的灘塗地上“討海”,不少人更是認為灘塗上的水坑裏有“大貨”。“其實,這類水坑往往更危險。”廈門市110水上救援隊隊長莊鷺傑説,很多陷阱就藏在泥濘地裏,人們一旦陷入泥坑,不要隨意掙扎避免陷得更深,當務之急是增大受力面積,再尋找繩子等物品拉拽自救。施救者在救援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最好先找一片木板之類的物品增大面積,再通過木棍等工具將被困者拽出。

  【專家建議】

  不少生物有刺有毒 注意不要用手觸碰

  廈門大學環境科學博士、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理事長兼總幹事劉毅表示,在海邊遊玩,第一原則是應當與海洋生物保持距離,對水文海況不熟悉不能隨意下水。海岸礁石地帶由於可以棲息,往往有大量生物生存,因此海邊的礁石也成了不少市民遊客觀察瞭解海洋生物的打卡點。許多海洋生物為了自我保護身上有尖刺,如海膽不能隨意觸碰,有的海洋生物還具有毒性,如常説的臭肚魚背上有毒刺,喜歡在礁石地帶出沒,人們一旦被扎傷會出現紅腫,乃至持續多日的劇痛,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

  除了魚類,礁石中還生活着許多白色半透明、七八釐米大小的羽螅,一旦掃過皮膚,可能一開始沒有感覺,但過後便會刺痛難忍。劉毅自己就被蜇過,對此印象深刻。

  劉毅説,海洋中的生物種類繁多,在海邊遊玩時,儘量與外表看着危險、顏色鮮豔的動物保持距離觀察,在遊玩時儘量避開礁石地區,如臭肚魚、石頭魚都喜歡在礁石地區活動,而部分水母、海膽更是含有劇毒。退潮時有些海葵會隨着礁石露出水面,有的海葵在受到刺激時會噴水,其中含有刺細胞若是噴到眼睛,嚴重的可能會失明。

  【醫生提醒】

  及時就醫防止傷口感染

  市中醫院急診外科主治醫師曾維新提醒,被海洋生物刺傷,或被海邊的海蠣殼、貝殼、石頭等劃傷,應及時進行傷口清創。出現紅腫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如果踩到的是碎玻璃、鐵片、竹籤等東西,且傷口較深,建議打破傷風針。水母毒性強,被水母蜇傷,為防止感染,不要用手撓傷口。身邊有藥物的可以塗抹一些消炎抗過敏的藥膏,如果過敏嚴重需要去醫院注射抗過敏藥物。

  曾維新説,海洋生物中除了大家知道的海洋創傷弧菌,還存在大量的細菌。如果受傷尤其是被海洋生物蜇傷,預防傷口感染很重要。

  (記者 匡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7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心!有泳客下海後上半身被纏繞送醫!海里這些“活物”和“暗坑”頻傷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