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青青:中文自媒體筆下的菅義偉,距離現實有多遠?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沙青青】
最近這一個月以來,中文自媒體圈似乎掀起一股討論菅義偉的流行風潮。
日本新首相菅義偉上台後,中文自媒體圈內關於他的文章非常多,一方面是圍繞他的“前世今生”,有意思的是,在中文自媒體的描述中,很大程度上將其還原為一個日本農民的兒子——一個來自日本東北秋田縣的種草莓的農民之家,年輕時獨自來到東京打拼,身無分文,邊打工邊讀大學,熬了20多年,終於當選議員,接着一步步走到日本權力中樞,完美契合“草根逆襲”熱血漫所需的一切要素。
其實首先要問的一點是,日本社會真的會特別在意政治人物的草根背景嗎?本質上日本還是一個階級社會,如果你是名門望族出身,説不定老百姓對你的印象還更好一些,有人甚至覺得不是泥腿子出身的人,很多事情是不會去做的,不仇富不仇貴不貪財,吃相比較好,見過大世面,即便在美國總統面前也不露怯。
日本社會中有這種看法,其實是一以貫之的,戰前就是如此,例如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首相之一近衞文麿,我們知道他是因為“七七事變”發生時他擔任日本首相,相當於指揮、參與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戰爭。近衞文麿在“七七事變”前上台,作為一位青年華族擔任首相,起初日本舉國歡騰,認為近衞氏是五攝家之一,近衞文麿當首相肯定靠譜,當時的日本大眾對其充滿期待。當然最後事情怎麼發展,後世也都知道了。
相較之下,反倒是中文世界熱衷於講述底層身份,就像對菅義偉的描述中,特別強調“農民的兒子”這一身份,帶上“草根逆襲”等類似標籤。的確,菅義偉47歲當選眾議員,相對來説年紀是比較大的;如果跟安倍對比,安倍30多歲就已經是國會眾議員,而且早已預定對選區的繼承,兩人確實有不同之處。但事情也不能想得這麼簡單,菅義偉這樣背景出身的人,為什麼能夠繼承安倍首相的位子?我們可以順着中文自媒體中的幾個要點,逐一解讀“祛魅”,所謂的人生大逆襲,還是有一定路徑可以依存的。
菅義偉當選首相後,他的老家秋田縣湯澤市推出周邊產品。
首先,安倍晉三目前確實是辭職下台了,但並不意味着他將告別自己的政治生涯,這是兩回事。事實上,現在有很多跡象表明,安倍若干年後再重回首相位子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根據此前媒體報道等公開信息來推斷,這次安倍身體有恙,似乎並沒有外界想象得那麼嚴重,可能在短期內對其施政產生影響,但不至於影響其整個政治生命。
其次,安倍在辭職前公開表明,自己不會辭去眾議員身份,還會繼續輔佐新內閣推行國政。甫一卸任,安倍又做了一些明顯的政治操作,比如先後兩次前往靖國神社參拜,此前他在任時只是供奉祭品,但卸下首相身份後,便立即公開前往,甚至還主動在個人推特上宣佈此事。過去坐在首相的位子上,顧及到外交問題,他一直沒有正式參拜,況且安倍的執政路線和風格是偏穩定、非暴衝型。但卸任後,他則開始以這種方式重新積累自己的政治資本。
最近安倍的這些密集舉動,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理解成是為自己未來的政治發展謀佈局、打基礎。畢竟日本國內的一些鐵桿保守派支持者是很吃這一套的。安倍也是在安撫這批支持他的極右人士,説不定若干年後他想“三進宮”時,這都是他的政治資本。
同時,這也是給同一陣營內覬覦首相大位的釋放信號:你們別想太多,我還在。如果觀察安倍執政期間的動向,他沒有明顯傾向將自己的政治影響力或政治遺產轉交給某個人,也沒有刻意培養自己的接班梯隊,換句話説安倍還沒有明確的“接班人”安排;就其私人生活而言,他沒有子女,自己的政治秘書也不是很有名;今年才66歲,菅義偉都已經71歲了,而且跟當前世界主流大國的領導人相比,特朗普74歲,拜登78歲,安倍都還算“年輕”。
可見,菅義偉此次上位,過渡性質比較明顯。菅義偉的兩位主要競爭對手,岸田文雄和石破茂,都沒有搶眼表現。石破茂本來就是自民黨老面孔,這次輸得如此慘,除了自身問題之外,遊戲規則對其十分不友好,這次選舉規則制定基本是由安倍的政治盟友二階俊博主導的。當然,説起來也名正言順,為了防疫考慮,就不搞大規模的基層黨員、黨友投票,只有部分地方黨代表和參眾兩院議員參與投票,這樣一來相當於把石破茂的優勢完全消解掉了,因為石破茂的優勢就是地方基層人氣。況且,石破茂本來就是安倍的政敵,自民黨內的幾個主流派閥,比如麻生太郎等都不喜歡他。但儘管如此,出於派別利益考量,石破茂又不得不出來選。
至於岸田文雄,對安倍來説並不是一個特別理想的接班人,兩人在很多想法上還是有微妙差異。當然,岸田文雄自己也不是很爭氣,過去這一年半載,政治存在感太低,社會名望沒有拉抬起來。在疫情期間又因為補貼政策一變再變,搞得灰頭土臉。某種程度上,菅義偉能成為自民黨主要派系協調後都能接受的參選人,一部分原因是如果岸田文雄“單挑”石破茂,不一定能贏;一旦翻車,那是安倍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9月28日,自民黨派閥聯誼會會場,新首相菅義偉致辭,邊上是安倍晉三。圖自朝日新聞
菅義偉有一個背景,也值得留意,他在自民黨內部自我標榜為“無派閥”,好處就是各派都能接受,反正你上台後對誰都不會構成絕對威脅,你也很難動到誰的奶酪。再者,因為沒有派閥,所以意味着沒有力量,這樣一個政治人物上台後,大家都可以放心:由你先頂在首相位子上,下面各派繼續鬥;等鬥出一個結果了,再決定後面由誰來接任首相大位;如果現在就放上一個自己主意特別大的人,或者政治實力特別強的人,底下各派互鬥完了,他的位子也坐穩了,將來想再安排繼任者就不好辦了。所以,這一點正是河野太郎被淘汰出局的一個重要原因,他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河野太郎在自民黨內屬於“麻生派”,當時“麻生派”內有一種聲音,很擔心他也下場參選,這就有可能導致“麻生派”內部分裂。當麻生太郎明確表態支持菅義偉後,相當於用一個既成事實逼迫河野太郎退選:你不接受的話,“麻生派”會分裂,將來你也很難完整繼承這個派別的政治力量。因為“麻生派”的前身是河野太郎的父親河野洋平創立的“河野集團(大勇會)”。最終,河野太郎權衡後,沒有趟這趟渾水,反正菅義偉也是過渡性人物。
即便菅義偉動心思,想變成長期政權,也只能説想是一回事,有沒有能力做事另一回事,真正能允許他實際能操作的空間極為有限。
當然,以此判斷菅義偉完全是“工具人”角色,也過於絕對。菅義偉除了長期擔任官房長官這一要職外,他也曾展現個人比較強勢的一面。曾有日本政界官僚回憶,菅義偉曾力推一項改革——故鄉納税制度。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口主要向幾個都市區集中,鄉村人口日益輸出減少,結果導致税收降低,鄉村的一些公共事業無以為繼。於是,他推出一個概念“故鄉納税”,也就是説我雖然住在東京,但我可以選擇向我的老家納税,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帶動地方的發展;但是也不能白白納税,所以可以得到的好處是當地可以每年反饋一些土特產,比如説當地生產牛肉或蔬菜水果,就會寄給住在都市的納税人,作為感謝。
菅義偉當時是強推這項制度,但是日本官僚系統對此反彈非常大。最大的理由是這會導致很多人通過這種方式避税,其次是所謂的故鄉納税最終成了變相“網購”,就是我希望拿到什麼地方的土特產,就把所有納税放到這個地方去,導致土特產盛名在外的縣,收入就特別多,而有些沒什麼特色的地方,就得不到任何納税。但是,儘管當時面臨官僚系統的極力反對,菅義偉仍非常強硬的推行新政,而且將其作為所謂“地方創生”的一大政績,並將總務省內一些反對自己的官僚通過內閣人事局左遷。
此外,就在安倍辭職前,菅義偉還將自己的兩個秘書官分別安排到財務省組織局局長和外務省北美局局長的位子上,其實就是要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到重要位置。這都顯示出菅義偉非常強硬的一面。但是,這個強硬一面是面對官僚,至於面對自民黨內各派大佬還能否如此,仍是他的一大挑戰。
本質上,菅義偉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日本政治家,是一個缺乏大眾媒體感覺的保守型政治家,但非常擅長黨內運作機制,也就是政治家針對官僚的那套東西,但是面對大眾和黨內派系大佬,他的發言底氣有多大還是問號。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菅內閣名單出爐,其中很多人選都不是菅義偉自己選的,幾乎就是各派系往裏面塞人,顯然回到日本政治的正常操作。菅義偉就像一個月亮,一直在折射安倍執政的光芒,在很多重大話題上沒什麼話語權,安倍留下的影子和影響力很明顯。比如,新任官房長官、原厚勞省大臣加藤勝信,被稱為“安倍家族的成員”。官房長官的位子非常重要,相當於是內閣府大管家,是可以制定內閣府議程的人,由安倍嫡系加藤勝信接替菅義偉的位子,説明安倍有能量繼續掌管菅內閣的日程安排和一舉一動。不過話説回來,菅義偉本身也可以説是安倍推出來的人,在他身上安倍的影子非常明顯。
所以未來菅義偉的心態變化,也是一個觀察點。如果他心思活絡了,只能通過提前大選來清洗現在內閣人事,但前提是自民黨必須拿下更多的國會議席,才有正當性。
再者,菅義偉也沒法效仿小泉純一郎模式推行改革。小泉當年的郵政改革能那樣玩,也是因為他本人是一個“劇場型”政治家,擅於立人設。而菅義偉的風格更偏向傳統的幕後運作,就像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種場景,各方大佬聚在赤坂的高級料亭談事情做交易。
2005年8月8日,日本參議院投票否決了時任首相的小泉純一郎提出的郵政私有化改革法案,小泉隨即宣佈解散國會並提前舉行選舉。
寫到這裏,又可以和前面提到的河野太郎做對比。河野太郎的生父是河野洋平,“政治之父”大概就是小泉純一郎,甚至可以説連小泉進次郎都沒有這麼像自己的父親小泉純一郎。河野太郎幾乎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刷個人存在感的場合。就在菅內閣成員出爐當天,最先傳出的消息是河野太郎任總務大臣,而菅義偉上任推行的“天字第一號”改革是通信改革,恰好是總務大臣的管轄範疇,似乎透露出菅義偉對河野太郎的一定認可,但最終公佈結果並非總務大臣,而是行政改革擔當相,這個位子不是常設職位或固定機構的大臣,它的重要度很大程度上視個人發揮及首相授權。比如小泉時代的經濟財政政策大臣竹中平藏,得到首相極大的授權。
從河野目前境況來看,似乎是被排擠到菅內閣的邊緣位置,而接替其防衞大臣一職的正是安倍的弟弟岸信夫。就此前評價來看,有一部分人覺得河野大臣太出跳,自民黨黨內的一幫老傢伙們對他的爭議比較多,但是河野憑藉個人魅力、熟練運用社交媒體等在日本民眾彙總獲得不少褒獎。
尤其在他擔任防衞大臣期間的一些舉動讓防衞省的官僚覺得頭大。比如,河野今年早些時候宣佈放棄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事實上早在2017年時安倍內閣已經通過這一決議,但河野這次的突然再次宣佈這一決議,甚至跑去向地方知事謝罪,“加戲”頗多,給外界造成的一個印象是彷彿這一決議是在他任內製定的,這讓防衞省的一些官僚很不爽。再者,河野在對外公佈一些相關決策之前,沒有和防衞省內部及安倍內閣做很好的溝通,所以把這樣一個人放在防衞大臣的位子上,有不少黨內大佬不是很放心。
今年6月,時任日本防衞大臣的河野太郎在記者會表示放棄部署陸基“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
但河野畢竟是河野,即便現在行政改革擔當相的位子上都能找到舞台。他上任第一件事便宣佈取消印章,各中央政府辦公部門在限定時間內都要取消印章作業,要知道日本還是一個印章社會,這一措施立刻上了各大媒體。
當然,菅義偉能否鎮得住他,也是很大問題。如果河野稱為菅內閣中最有號召力的政治明星,對不少人來説是心腹大患。本來河野太郎此次沒有公開宣佈參選,很大程度上是給足了面子,等到組閣時必須有他的位子,但要怎麼放,就有些麻煩。日本大選還是要看這些明星議員在地方演講時的人氣,以河野太郎目前的聲望,確實存在感非常強。
最後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用“農民的兒子”來描述菅義偉過於扁平化、浪漫化,他本人身上交織的各種要素是很複雜的。菅義偉更不是中文自媒體筆下的那位理想中的政治人物,他的“逆襲”不是熱血漫劇情。我們在評價一個政治人物時,還是搭建起一個更立體的構架,他們所推行的每一項政策背後可能都有更深層的原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閲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