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就能跑”汽車子公司破產:鬧劇不止這一個,它只是一個縮影
還記得那個號稱“加水就能跑”的水氫汽車嗎?最近這一事件主體“青年汽車”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其旗下一家子公司宣佈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這也算“惡有惡報”。不過所謂的水氫汽車其實在業內只能算一個縮影,打着新能源旗號招搖撞騙的公司不在少數。
水氫汽車這事説起來就得往幾年前追溯了,位於南陽的青年汽車稱研發出了水氫汽車,即車載水解制氫裝置的汽車,同時水氫發動機在南陽工廠下線。其實稍微有一點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實現水解氫-氫轉化-再驅動這一過程基本不可能,所以騙局很快就被識破,所謂的“水氫汽車”也成了一個笑話。
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老百姓付之一笑的鬧劇背後其實隱藏了巨大的利益。在水氫汽車騙局還未事發時,就有消息稱“南陽市政府出資40億元支持企業”,雖然這一消息未經考證,但其後的青年汽車也表示“該氫能源汽車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目前當地政府總共投入了9000多萬元”。不管多少吧,總之只是一個不能落地量產的模型就得到了一筆可觀的扶持資金,如此看來好像造不造車都有的賺。
以點看面,這還只是新能源車企在生產階段的紅利,銷售階段呢?當然也是有利可圖,即大家常説的“騙補”。簡單來説:一家有新能源車型生產資質的車企低成本生產一批電動車,同時再註冊另一家公司以企業採購形式購買這批電動車——雖成本低但未流入市場,也就不會有用户質疑和投訴,但又完成了生產到銷售所有環節,這一“左手倒右手”就完美的將補貼裝進了自己的口袋。
這並非危言聳聽,自針對新能源車企實施補貼以來,幾乎每年都有車企被批“騙補”,最終引發了“幫扶扶不起,貼補補不及”的情況。而這在另一種行為面前其實也只是“小巫見大巫”,那就是依靠汽車產業實現資本運作。近年來很多科技企業甚至傳統企業都開始涉足汽車產業,而產品也多為新能源汽車,其目的就是依靠借政策紅利盤活整個產業——不過有的盤活了,有的卻盤死了,你知道我説的是誰……
所以站在用户的角度來看,選跨行造車車型或新興品牌車型還是有一定風險的,畢竟不是哪家“車企”都算合格的車企,也不是造哪款車的出發點都是迎合用户。對此你怎麼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