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脱歐”尷尬不歸路

英國“脱歐”尷尬不歸路

“不行,得全部沒收。歡迎‘脱歐’,先生,對不起。”這是一名荷蘭海關官員譏諷一名英國司機的話語,前者毫不留情地沒收後者手中幾個錫紙包裹的三明治,連後者提出交出肉留下面包的懇求也被無情拒絕。

這是荷蘭廣播電視公司電視台前不久播放的畫面,鏡頭裏多名英國司機乘坐渡輪抵達荷蘭後,因被海關沒收食品而滿臉驚訝。荷蘭海關人員的答覆是,英國2021年1月1日徹底“脱歐”後,“你們不再獲准將肉、水果、蔬菜以及魚之類的食物帶到歐洲”。

“脱歐”之後,連區區的三明治都遭殃,這並非荷蘭海關官員刁難或是吹毛求疵。依據英歐未來關係協議,產品中如果含有肉、奶酪之類的動物來源類成分,將不能進入歐盟,個人自用的物品也在被禁之列。

小小三明治,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脱歐”之後,一水相隔的英國與歐盟之間尷尬的相處。自2021年元旦開始,英國與歐盟開始執行英歐未來關係協議,英歐之間正式步入“後離婚時代”。從親如一家到各過各的日子,從同一個經濟體與關税同盟,過渡到兩個獨立的經濟體與關税區,“離婚”之後的英歐都試着在各領域進行關係調整,尷尬是免不了的。

三明治值不了幾個錢,沒收也無傷大雅,但許多英國網店店主卻叫苦連天——英國時裝與紡織品協會近期發佈報告顯示,近三分之一歐盟網購顧客由於關税增加而要求退貨,許多英國網店店主無奈選擇乾脆拋棄退貨。英國BBC報道稱,網店如此反常操作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把退貨運回英國,不僅要追加運費,而且還要追加支付關税,成本太高,還不如直接扔掉不要。

從大的經濟形勢看也不樂觀。英國政府此前曾預計,相較於留在歐盟,“脱歐”恐將使英國在未來15年內面臨4%國內生產總值的損失。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近日警告稱,今年可能會有超過25萬家小企業面臨破產。

蘇納克在英國議會發言時表示,英國經濟目前正經歷史無前例的衝擊,與疫情發生之前相比已經萎縮6.1%。儘管政府提供了大力支持,自去年2月以來,英國仍然有80萬人失去工作。

經濟問題一旦與政治問題掛鈎,影響就嚴重了,漁業就是一個例證。英國漁業主要集中在蘇格蘭,產值不大,但頗有政治影響力。一方面,英國在漁業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答應歐盟在英國海域的捕撈量在未來5年逐步減少25%,而不是英國希望的60%,蘇格蘭漁民無疑是這一交易的受害者。另一方面,蘇格蘭漁產品主要向歐盟出口,但“脱歐”後增加的海關和檢驗等“軟壁壘”環節,讓其對歐出口量大幅減少,價格也大幅下跌。

新年伊始,不少蘇格蘭漁民開始湧向倫敦抗議。蘇格蘭漁民的憤怒牽涉到蘇格蘭的“離心力”這一大是大非問題。在“脱歐”問題上,蘇格蘭大部分人支持留在歐盟,因此,包括蘇格蘭地方政府高層在內的許多人,醖釀舉行“二次公投”要求“脱英”,讓唐寧街煩惱不已。重壓之下,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政府將“賠償”蘇格蘭漁產品出口商的損失,然而這治標不治本。

針對英國在“脱歐”後的種種狼狽,歐盟一些人多少有些幸災樂禍。參加“脱歐”談判的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認為,英國“脱歐”過程讓歐盟其他國家的領導人和選民相信抱團取暖遠比形單影隻好,“成員國和第三國是大不相同的”。

英國人也不是好惹的,也使出“小動作”。英國外交部不願意給予歐盟駐英國大使若昂·瓦萊·德阿爾梅達及他的團隊完整的外交地位和權利,理由是歐盟並非主權國家。為此,雙方各執一詞。歐盟認為,歐盟設在全球的143個代表團都被賦予了主權國家外交使團的地位,其駐英大使也應一樣享受主權國家大使的全部外交待遇。而英方表示,只能給予歐盟大使國際組織駐英代表的外交待遇。這意味着歐盟駐英大使的外交特權會少一些。

英國“脱歐”還有個間接的受害者——英語。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克萊芒·博納近日向歐盟機構施壓,要求摒棄將英語作為主要工作語言,“在脱歐之後,人們更難理解我們為什麼一直堅持使用一種蹩腳的英語……”

歐盟總部機構目前有20多種官方工作語言,在歐盟(歐共體)歷史上,法語曾是最主要的工作語言。新世紀之初,筆者在歐盟常駐時,東歐許多國家入盟之後,英語逐漸超過法語,成為最通行的工作語言。對此,法國人一直耿耿於懷,如今終於有機會理直氣壯地對英語下手了。可以預料,隨着英國的離去,英語在歐盟機構的“話語權”會日漸式微。

總而言之,當世界正關注美國卸任總統和當選總統權力交接之時,英國“脱歐”的“黑天鵝”已經走上不歸路,嬗變正在英吉利海峽兩邊發生。

文/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圖源/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7 字。

轉載請註明: 英國“脱歐”尷尬不歸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