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文|文兒

“我家孩子最省心了,從小就沒麻煩過人。”

聽到閨蜜這句炫耀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並非是誇獎對方教子有方,而是聯想到孩子本身內向的性格。

根據我的觀察,閨蜜家兒子並非是乖巧懂事的性格,反而有些冷淡疏離。明明十歲不到,但為人處世上已經與外界保持距離,像是在寺廟茹素的老和尚,不食人間煙火。

早先我家樂樂曾試圖與他親近,沒幾次就知難而退了,還跟我“告狀”説是哥哥不喜歡他。在我看來,閨蜜兒子似乎從未表達過對任何人的喜歡,也從未跟任何人深入交流過,哪怕是閨蜜夫婦倆,也很少能得知兒子在想些什麼。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於是,對外一句“我兒子特別省心”就概括了孩子的全部性格,這反而是危險的預兆。

早先有心理學家曾説過,人類天生是羣居性動物,這種本能暗示着大部分人都需要在社交上找尋樂趣,不然就可能為整個社會所“放棄”。在我看來,閨蜜兒子就是如此,長大後有孤獨終老的危險。

這倒不是我危言聳聽,只以為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只有兩種性格,而其延伸的後果都於孩子的未來無益,一起來看一下吧。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不麻煩別人的背後

①聖母型人格

不知道大家身邊是否存在這樣性格的人:為人處世以他人的需求為先,對家人朋友甚至同事都友好對待,充分滿足對方的請求。按理説,國人社交講究禮尚往來,但在這類型的人身上,永遠都是隻付出不求回報。

這種人格的孩子,就是所謂的“聖母型人格”,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歡迎別人麻煩我,但我會盡量不麻煩別人。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聽上去似乎是與人為善的性格,事實上,聖母型人格的孩子所付出的,遠比與人為善要多得多。在社交活動中,大多數人都是各取所需的態度,但聖母型人格的孩子不同,他們之所以不麻煩別人,是因為在社交中沒有自信。

比起請求後再拒絕,他們根本不具備麻煩別人的勇氣。在心理學上,這屬於對自我價值的否認,認為只有被他人麻煩的自己才是值得喜歡的,而“本我”卻不值得。

這種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會因為長期付出而不堪重負,倘若遇上善良的朋友,孩子的將來還有一絲光明可尋。但若是遇人不淑,或者在職場上被利用,那孩子的一生就會陷入不幸,哪怕結婚後也容易因為太過操勞而離婚,最終孤獨終老。

②內向型人格

都説孩子的性格源自天生,內向的孩子天性不喜歡熱鬧,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從心理學角度來説,內向性格的孩子佔比不低,也屬於規模不小的羣體,因此並不算危險的人格。但若是孩子本身性格內向還不喜歡麻煩別人的話,那家長就要注意了。長此以往,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心理學家對此早有論斷,不喜歡麻煩別人的內向型人格,本質也是不喜歡別人麻煩自己的冷漠型人格。二者結合之下,孩子將來不僅會在社交上陷入困境,婚姻上也會如此,很難找到真正的幸福。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家長如何糾正孩子性格

①鼓勵孩子對外社交

面對內向型孩子,家長要做的就是把社交塞滿他的生活。不要循序漸進,要一次性從0到10,安排滿孩子的業餘休息時間。

內向型孩子天生擅長積蓄個人精力,一旦家長停下社交的步伐,孩子就會自動陷入“精神休眠”狀態,目的是為下一次社交儲存精力。若家長縱容孩子停下,那社交對孩子來説就會成為一種負擔。

只有從一開始,就督促孩子對外社交,一次完成多線任務,才能放棄過去那個固守在小空間裏的本我。家長一定要穩定孩子的社交羣,在養成社交習慣後,再由孩子把握其中節奏。不要一開始就全面放手,不然孩子會縮回到自己的“殼”裏。

②讓孩子體會到“麻煩別人”的樂趣

家長要分清楚孩子是否真的不喜歡麻煩別人,若只是因為不自信,那家長要做的就是重建孩子的自信心,把“禮尚往來”的人才值得交往刻進孩子的骨子裏。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倘若孩子是真的不喜歡麻煩別人,那家長就比較頭疼了,起碼要想方設法創造機會讓孩子麻煩自己才行。面對這種孩子,家長就要講究循序漸進了,比如,從幫孩子拿快遞開始,當享受過麻煩別人的樂趣後,孩子自然就會順應社交規則了。

最後,大家在這個問題上怎麼看呢?快説出你的理由吧。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3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理學家:從小不肯麻煩別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孤獨終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