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之前,東風汽車集團(HK:00489)的銷量穩步爬升,並達到最高點328萬輛;在此之後,該集團的銷量就打着“出溜滑”,來到了2021年。不過前幾日,此集團宣佈2022年銷量目標為347.1萬輛,這意味着要平步青雲,刷新歷史紀錄。
那麼問題來了,依靠誰來實現這個張狂的目標?增量在哪裏?
按照上市公司披露消息的慣例,一般先宣佈去年銷量成績,然後再同步或稍晚公佈新一年銷量目標,一向中規中矩的東風汽車集團,這次卻反其道而行之。
1月6日,東風汽車集團率先宣佈,將2022年銷量目標定為347.1萬輛,相較2021年增長25%。其中,乘用車銷量目標289.4萬輛,同比增長28%;商用車銷量目標57.7萬輛,同比增長10%。
目標一出,引發不少網友熱議。多數認為,東風汽車集團“對自己有點兒狠”。
隨後的1月7日,東風汽車集團公佈2021年12月及全年銷量。12月,該集團銷售25.8萬輛,同比減少24.7%;1-12月累計銷售277.5萬輛,同比減少3.25%,其中兩大門面支撐東風日產雙品牌、東風本田銷量均出現了10%以上下滑,不禁令人倒吸一口涼氣——這還了得?
從全年走勢來看,東風汽車集團只有前4個月是同比增長,隨後8個月均出現兩位數下滑,這也造成其去年全年銷量距離300萬規模更加疏遠。不過,這貌似並不妨礙竺延風為東風汽車集團制定“大跨步”式目標。
東風日產:“百萬7連”真的堅不可摧?
在成立的第18個年頭,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東風日產交出的成績單是106.7萬輛,相較2020年減少11.04%;而且還是在啓辰品牌納入麾下的背景下。
從月度數據來看,同樣從5月份開始,東風日產雙品牌月銷量均不及2020年同期。對於銷量同比大幅下滑,日產始終歸咎於疫情、缺芯和缺材料……這理由令人不甘心但又無法辯駁。
此外,根據日產中國披露的數據,東風日產2021年零售113.5萬輛,其中啓辰品牌約8.8萬輛,日產品牌104.7萬輛,“連續第7年銷量超百萬”。
眾所周知,報喜不報憂,選擇性披露信息是企業的常規做法,也無可厚非,但有些東西是隱藏不了的。根據日產中國的數據,日產第七代天籟銷售16.4萬輛,同比增長38.7%;軒逸系列銷量則達到51.3萬輛,較2020年銷量微降。這兩款車型無疑是東風日產轎車板塊的壓艙石。其中天籟增長勢頭很猛,而基盤更大的軒逸,其實基本從5月份開始,已經不及2020同期銷量,最後幾個月甚至出現兩位數下滑,表現乏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乘聯會12月轎車零售銷量排行榜中,軒逸以50492輛落至第二,同時出現了超過19%下滑,成為銷量前十榜單中一個特別不和諧的存在。
再來看東風日產的SUV板塊,奇駿和逍客當然是其代表車型,日產中國也會如期披露兩者的銷量數據;但從2021年7月開始,日產中國開始選擇性迴避奇駿的銷量數據,只在8月公佈了一次9228輛。
看來對銷量曾輕鬆過萬甚至兩萬的奇駿來説,全系三缸的全新奇駿銷量,確實有些拿不出手。根據乘聯會數據,奇駿的月銷量目前只有3000輛上下,尚不及原來一個零頭。
曾經的主力車型成為雞肋,不被市場接納,東風日產決定讓老奇駿通過鄭州日產復活,但四缸的奇駿還能恢復月銷過萬的常態嗎?不好説,消費者不能當三缸奇駿沒來過。
主力車型不容有失,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東風日產軒逸和奇駿就是生動的例證。因為CVT變速箱質量問題,軒逸成為車型投訴榜常客;同時由於三缸問題,奇駿復活尚需時日。
因此,為東風汽車集團2022衝擊347萬輛的任務,東風日產是否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剛剛納入東風日產,曾與其平級的東風英菲尼迪也已經半死不活,又能給東風日產提供多少助力?除非像凱迪拉克一樣,要銷量不要面子。
東風本田:創紀錄後“失速”
無獨有偶,東風本田2021年的銷量走勢與東風日產相似。從5月份開始,月銷量同比數據接連出現30%甚至40%下滑;全年銷量達到76.2萬輛,累計同比下滑10.4%,遠不及受疫情重創的2020年(85萬輛)。看來,東風本田的銷量下滑,就不能再甩鍋疫情了,企業缺芯,倒是成為新的問題。
從終端數據看,據本田中國披露,東風本田2021年零售79.3萬輛,而2020年,這一數值為82萬輛,創年度銷量歷史最高紀錄。
然後,其批售量就緊跟着一個10%的累計下滑。東風本田旗下主力車型思域、CR-V、XR-V,以及高端旗艦英仕派,在2021年的表現差強人意。
根據乘聯會數據,思域去年共計銷售16.6萬輛,同比下降三成,勉強擠進轎車零售銷量排行榜前15;而其單月銷量擠進零售榜前15的次數屈指可數,這意味着多數情況下其月銷不到2萬輛。在這個銷量水平,只能遠遠出現在軒逸、朗逸或卡羅拉的“後視鏡”裏了。
CR-V去年最好的月銷表現在4月份,達到29302輛,領銜SUV排行榜;但從6月份開始,這款車型就沒有那麼強勢了,例如8月銷量僅有2020年同期的一半,全年累計銷量也比同期減少2萬輛,以22.2萬輛收官。
本田XR-V的銷量已與CR-V不相上下、甚至有時高於CR-V,全年累計銷售19.1萬輛。而作為東風本田的高端旗艦,英仕派雖然在11月改款上市後銷量突破萬輛,但後勁兒能持續多久,還得打個問號。日系車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形象與口碑,與十幾年前不可同日耳語,這是不爭的事實。況且,從2021年來看,東風本田基本沒有佈局全新車型,而中期改款的英仕派、艾力紳和換代思域,也很難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之感;而師出同門的廣汽本田,好歹有皓影和型格入局!
神龍汽車:自救成效初顯
2021年,神龍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2020年翻倍,因基數非常低,因此數據非常亮眼;尤其是第四季度,月銷恢復至萬輛水平。
雖然與2015年的70萬輛沒法比,但積極自救的神龍汽車,至少讓外界看到了法系車在中國市場重新燃起希望;雪鐵龍品牌旗下的凡爾賽C5X功不可沒。
不過兩個月前,第一財經報道稱神龍汽車在進行股權調整談判,目前已有初步方案,即外方控股東風標緻75%股權,中方控股東風雪鐵龍75%股權。至於神龍汽車是按照原股權比例保留蜕變為代工廠,還是拆分為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家合資公司,則還沒有結論。
對此,神龍汽車表示雙方股東確實在探討合資公司的未來,目前沒有結論,但可以確定探討的目的,是為了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個品牌更好地適應在中國的發展,在營銷領域可能會做一些調整探索。繼東風雷諾解體,東風退股東風悦達起亞,東風汽車集團又一合資公司要“挨刀”了?切莫忘記,當初神龍公司銷量崩盤,就飽受人員流失、動盪之苦,如今才剛有復甦跡象。穩銷量之前,先要穩人心。
東風自主乘用車事業:培養“生力軍”?
東風主力自主品牌東風風行和風神2021全年銷量均超過1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81%、71.44%,走勢較強,但不可否認的是規模尚小。
而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汽車於去年8月8日交付以來,全年累計銷售6791輛,顯然未完成1.3萬輛的年度交付目標,連及格成績都沒達到。
作為一款中大型SUV,嵐圖FREE售價30萬元以上,提供純電和增程式兩種動力方案,與理想ONE正面硬剛。嵐圖汽車將2025年的交付目標定為15萬輛,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為一款大型MPV——嵐圖夢想家,將於年中上市。對於初創品牌或造車新勢力來説,推出產品的節奏和產品的佈局至關重要,因為市場給予其的容錯率很低。理想汽車掌門李想就想得很透徹,“我們只有一次出牌的機會”。
從嵐圖汽車相繼推出的嵐圖FREE和夢想家來看,都是高舉高打,在這兩個細分市場大規模走量恐怕不太現實,這也可能意味着嵐圖汽車無法依此實現自我造血。
雖然背靠東風汽車集團,但一個獨立的品牌需要有自己合理的產品佈局,正如明星業務和現金牛業務都要具備。
嵐圖汽車承載着東風集團乘用車板塊的未來,集團亦是傾全團之力打造這一新興品牌。那嵐圖有可能成為實現集團2022年銷量目標的最大看點嗎?畢竟2021年,竺延風為東風汽車立下了3個“一百萬”目標,到2025年,商用車、自主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100萬輛,東風汽車集團要為此培養大批量生力軍。
寫在最後
總之,銷量四連跌的東風汽車集團,2022年要原地起跳,銷量要比2021年高出近70萬輛(其中乘用車約64萬輛)。目前仍以燃油車為主的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其實很難大幅突破,神龍汽車和東風自主板塊成為了最大可能性。1月18日,東風高端新能源越野車項目,即東風M事業部於武漢開工,是東風公司繼嵐圖汽車之後,打造的第二個高端電動品牌。此項目規劃產能10萬輛,擬於2023年投產。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