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兩會聽僑音:僑之所需 政之所為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兩會聽僑音:僑之所需 政之所為
中新社記者 吳侃
“暖僑行動”温暖僑心、立法護僑再上台階、遠程辦事更添便利......過去一年,中國為僑服務步履不停,各項惠僑舉措為海外僑胞送去更多“踏實”。即將召開的2022年全國兩會將釋放哪些僑務新訊號,受到全世界華僑華人的熱切關注。
立法護僑呼聲高 僑法保護網如何“織密”?
塞內加爾華商李寧近兩年逐漸將生意的重心轉向中國國內。“疫情暴發後跨境貿易受阻,於是我擴大了公司在國內的業務,在國內創業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務,都需要法律保駕護航。”
如今,隨着世情、國情、僑情不斷髮生新變化。隨着各種聯繫交流日趨密切,僑胞們保護自身權益的訴求日益增多,立法護僑的呼聲也更高了。
今年1月1日,《貴州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正式施行,中國地方立法護僑的拼圖又增加一塊。“十三五”時期,多地探索立法護僑,廣東、福建、湖北、上海、浙江、海南、四川等地已經相繼頒佈條例,從各方面對華僑權益予以明確。
目前,全國層面的華僑權益保護法已經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今年的全國兩會,華僑權益保護相關的議題預計也將引起僑界代表委員的關注。
期待惠僑新舉措 遠程辦事如何更便利?
疫情下國際旅行受限,海外僑胞辦理涉及户籍、不動產等涉僑事務有困難。中國國內相關部門持續推出各類便利舉措,讓僑胞遠程辦事無障礙。
中國公安部去年7月推出一項政策措施,因疫情無法回國人員可委託國內近親屬代為辦理居民身份證換領手續。旅居波蘭的僑胞楊慧告訴記者,“去年新政策出台後,父母去當地派出所幫我代辦身份證,一週後就拿到了。希望未來有更多這樣實實在在的舉措,造福廣大華僑華人。”
此外,涉僑司法服務方面,浙江、福建、雲南等地近年來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涉僑糾紛處理中,廣州和上海去年還上線了遠程公證微信平台;涉僑行政服務方面,不少地區對不動產登記、户籍證明等僑胞日常業務,推出“能免則免、能代則代、能線上則線上”的辦理方式。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張振江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些舉措是僑務工作適應科技新發展的有益探索,幫助僑胞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期待有關部門進一步提升政策普惠度、優化網上政務平台,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與時代同頻共振 新徵程有何新機遇?
中國邁上新徵程,海外僑胞冀更深層次地參與中國發展,希望有更多新平台、新舉措為僑胞在國內投資創業保駕護航。
近年來,僑務引智引資工作體系不斷完善。僑務部門搭建了“中國僑商投資大會”“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中國僑商論壇”等諸多機制性會議,構築了僑商企業之間對接洽談、建立合作的平台。“僑夢苑”作為僑商產業聚集區和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基地,持續針對僑胞投資創業的特殊需求,為其量身定製扶持政策和綜合服務。
“‘十四五’為華商的發展創造了重大機遇。”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表示,廣大華商期待國家在政策、資金、平台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以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吸引華商投資創業。
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海內外僑胞們期待從中獲得更多信心與正能量,與祖(籍)國共同逐夢新徵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