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500千伏烏撒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為黔西北豐富的清潔能源外送架通了一條高速公路。程基攝

一座座變電站拔地而起、一條條銀線飛越長空、一盞盞燈光閃耀城鄉,描繪出一幅幅壯美的畫卷,在多彩的貴州徐徐展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不斷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以助力貴州打贏脱貧攻堅戰為重點,切實履行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全省1550多萬户用電客户的神聖職責為落腳點,加快建設堅強智能的電網,持續提升服務能力,為貴州“黃金十年”貢獻了電網力量。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在助力脱貧攻堅中,貴州電網公司不斷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切實保障貧困地區扶貧生產發展和生產生活可靠供電。陳舉攝

這十年,貴州電網公司投資超過550億元加強電網建設,實施電力行業扶貧、定點扶貧、消費扶貧、公益幫扶四項行動,助力貴州全面打贏了脱貧攻堅戰;

這十年,居民“刷臉”就可以辦電,“南網在線”APP用電日曆隨時瞭解用電情況,“掌上”就可下單15款增值供電服務產品,5G巡檢機器人巡視一圈就能全面掌握變電站設備運行狀況……數字電網建設深入推進;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貴州電網安順供電局首個智能化台區在紫雲縣火花鎮建成投運。陳舉攝

這十年,貴州新能源裝機容量從2.25萬千瓦猛增到1672萬千瓦,裝機規模增長近750倍,實現新能源從弱到強的飛速發展;

這十年,貴州電網公司“電亮先鋒”黨建品牌不斷深化,先後建立3676個書記項目、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服務隊”1800餘支,湧現出了“大國工匠”盧興福、“南網扶貧兄弟連”等一批先進個人和團隊。

……

投資超過550億,助力貴州全面打贏了脱貧攻堅戰

1996年7月,貴州省威寧自治縣石門鄉結束了煤油照明的歷史,苗寨的夜晚亮起耀眼燈光。

有了電力的保障,石門鄉產業不斷髮展,用電需求也日益增長。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110千伏威西電站擴建2號主變準備投運,為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電力保障。王珊珊攝

2012年,貴州電網公司對石門鄉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建成第一座35千伏變電站,年用電量329.862萬千瓦時。

2021年,繼續投資857.45萬元,再次對石門鄉電網改造升級,提升供電可靠性。

如今,石門鄉已發展畜牧、蛋雞養殖、蔬菜、中藥材等產業,年用電量1791.5522萬千瓦時,十年時間,發生鉅變。

農村電網是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設施,電網的升級也為農村農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初夏時節,貴州省威寧自治縣迤那鎮綠潤農業有限公司蘋果基地,漫山遍野的蘋果樹已掛滿小果。果園裏,務工的農户正在清理雜草,管護果實。“蘋果基地電壓穩定後,採用智能抽水灌溉,比人工灌溉輕鬆得多,家門口也能上班。”農户李元忠笑言。

素有“陽光城”美譽的威寧自治縣,擁有高海拔、低緯度、強日照的自然條件,這成就了威寧蘋果果肉細膩、香甜脆爽的獨特口感。在農網改造支撐下,一棵棵蘋果樹,成為當地羣眾的“搖錢樹”“產業樹”。

目前,威寧自治縣累計種植蘋果50萬畝,覆蓋農户10.6萬户,年產值20億元。不僅如此,電網改造升級,還有力支持當地發展辣椒、旅遊等特色產業,農民收入增加,致富動力更足。

從貧困村到中心村,再到全面改造升級,崇山峻嶺綿延不斷的“銀線”,源源不斷地將安全可靠的電能傳送到廣大農村。

十年來,貴州電網公司累計投資超過550億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不僅助力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還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用電支持,全省第一產業用電量從2012年的3.95億千瓦時, 增長到2021年的17.34億千瓦時,十年增長了4.4倍。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威寧供電局紮實推進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提升工程,提升供電可靠性。程基攝

十年來,貴州電網公司始終以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助力全省脱貧攻堅、同步小康作為光榮使命和政治擔當,保障了供電區域內92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用電,惠及搬遷羣眾177.4萬人;累計選派2400餘名駐村幹部和結對幫扶幹部到66個貧困縣開展幫扶,幫助124個定點幫扶點摘帽、28795户貧困户119944人脱貧;協調引進資金近3億元,發展引進扶貧產業項目300多個,幫助4萬多名困難羣眾增收,榮獲“全國脱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打造“數字橋頭堡”,走出了“南網底色”“貴州特色”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十年前,我們的運行維護方式還是以傳統的人工為主。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實現足不出户的全方位管控。”對於貴州電網公司首座智能化試點變電站——銅仁220千伏太平變電站實現數字化轉型後所帶來的巨大變化,銅仁供電局變電管理所總經理楊華深有體會。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貴州送變電公司數字化雲平台之黔送天眼系統監控界面。陳炎攝

——對站內狀況的全面掌握。通過引入AI視覺識別系統,依託“鷹眼”攝像頭,實現了從站內全景到局部定點細節的一覽無遺,對安全着裝、佩戴安全帽等行為的智能識別和實時跟蹤;引入5G巡檢機器人,實現了3800個巡視點的無一遺漏。

——對設備狀態的全面感知。通過在變電設備上安裝的傳感器,可以全時段、高密度、全維度地採集設備狀態數據,實現更為全面、準確、及時的設備狀態感知,進而實現在線診斷設備健康狀態、快速判斷缺陷位置與性質等。

——對生產運維的全面優化。通過配置包含行為分析服務器、北斗定位系統等設備的智能運行支持系統,將傳統“人工”運維模式轉變為“機器”運維模式,實現智能化設備運維,從而大幅提升了運維的效率,保障了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

依託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區位優勢,貴州電網公司着力推進電網數字化、服務數字化、運營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走出了一條既有“南網底色”又有“貴州特色”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為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支撐。

如今,用數據工作、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已經深入到了企業的方方面面。

“現在我們每天只需要在現場通過手機實時記錄下工作完成情況和相關數據就可以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完成工作後,還要回辦公室一個個錄入電腦。”凱里雷山供電局西江供電所的龍順明對現在的工作變化感受很深。

改變源於2020年貴州電網公司打造的供電所“單兵作戰武器”——“工作台+現場工具”。

過去,供電所員工的手機裏要安裝移動計量、停電管理、快速覆電等14個甚至更多的移動應用APP,不僅繁鎖,也帶來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任務增加等問題。

為了切實提高供電所員工服務客户的工作效率,減輕一線負擔,貴州電網公司以基層訴求為導向,以供電所高效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和客户訴求為目標,開發了“數字化管控工具”,以數據為核心,通過系統後台、工具中台、業務前台的應用,實現全業務、全領域“一套數據、多方應用”,進而實現了員工便捷操作、快速搶修覆電……

服務“碳達峯、碳中和”,為多彩貴州新未來貢獻電網力量

站在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火花鎮磨安村後窯山頂向四周望去,原本的荒山上鋪滿連片光伏板,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頗為壯觀。紫雲後窯、麻園光伏發電項目是安順市最大的光伏發電站,每年可提供清潔能源約2.45億千瓦時。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貴州電網公司幫扶的安順市紫雲縣洛麥村產業園區全貌。陳娟攝

“黃果樹區域為高山、河谷地帶,有豐富水力、風力及日照資源,近年來當地清潔能源發電‘井噴’式增長。”安順供電局調控中心地調班班長楊強介紹,黃果樹區域水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合計超過200萬千瓦。

事實上,貴州新能源發展較晚。2011年,貴州第一個風電項目——赫章韭菜坪風電場一期併網發電,拉開了貴州新能源發展序幕。2015年,貴州首個光伏電站——威寧平箐光伏電站也建成發電。在此後的時間裏,貴州新能源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截至2021年,貴州有風電企業19家、光伏發電企業45家。貴州省統調新能源裝機超過1672萬千瓦,佔比達22.6%,新能源裝機規模與裝機容量比重均居南網五省區之首。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暢通併網“通道”,積極支持新能源接入併網。完善主網架建設,深度挖掘黔西、黔西北新能源送出潛力,構建以“三橫兩聯一中心”為主體的堅強輸電網架,滿足貴州西部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送出,以及中部、北部及東部地區電力負荷增長的需要。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貴州電網與興義市地方電網實施“兩網融合”220千伏互聯互通續建工程現場。盧關文攝

為滿足黔西、黔西北電源送出,加快推進500千伏奢香至鴨溪輸電線路、500千伏興仁至獨山輸電線路、500千伏八河變電站擴建等一批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解決貴州北部地區新能源消納問題。加快推進貴州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業務,促進“雙碳”目標在農村的有效落地。

“減少2127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節約標煤近1.6億噸,統調火電機組脱硫率達到97.97%……”2008年以來,貴州電網公司積極開展節能發電調度管理創新,節能減排成效十分顯著,通過建設煙氣脱硫遠程實時監測與脱硫電量考核、節能發電調煤耗在線監測系統,推動火電機組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擔好了守護青山綠水社會責任。

未來,貴州將繼續抓住煤電資源相對豐富的優勢,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礎上,系統規劃能源產業結構,加快煤電戰略轉型,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能源消納。

建設“電亮先鋒”品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在220千伏電網縣域全覆蓋工程項目中,我們成立了3支黨員突擊隊、1支黨員服務隊,讓黨員帶頭衝鋒陷陣,帶動全體項目人員攻堅克難,確保工程按節點有序推進。”貴州電網公司建設分公司工程部總經理王立齊介紹。貴州電網公司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工程建設,形成了“黨建引領、項目跟進”的良好格局。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在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復興鎮凱旋村村“電共建點”,遵義赤水供電局員工向村民宣傳業擴報裝服務流程,指導客户辦理用電業務。李劍攝

220千伏電網縣域全覆蓋工程項目是貴州省委省政府落實新國發2號文件精神的重點電網工程項目,建成後將能更好地滿足貴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要,助推鄉村振興。

黨的十八大來,貴州電網公司黨委鞏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創新建設“電亮先鋒”黨建品牌,優化“一堂一所一庫一讀本一參考一平台一培訓”七個載體,開辦“週末黨校”,持續推動理論和實踐、思想和行動、黨建和業務融為一體。

在黨支部管理上,積極推行“支部建在站上”“支部進項目”等做法,各級職能部門、基層班站所建立“一部門一支部”“一所一支部”,實現黨的組織、工作有效覆蓋,推動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貴州電網公司銅仁印江供電局”電亮先鋒.黨員服務隊“走進轄區茶葉種植基地,對基地防蚊用電設備開展檢查。陳舉攝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貴州電網公司黨委態度堅決、行動迅速,先後組建1000餘支黨員突擊隊、黨員服務隊投入到抗疫保電一線。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衝鋒在前,全力做好抗疫保供電。

在助力打贏脱貧攻堅戰中,貴州電網公司為貴州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籤貢獻了南網力量,獲得“全國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貴州電網公司興義貞豐供電局黨員服務隊夜間走進火龍果基地,為客户檢查用電設備。盧關文攝

在“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貴州電網公司各級黨組織聚焦保障電力供應、助力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建立581項重點民生項目清單並逐項抓好落實,使貴州率先成為“刷臉辦電”“一證辦電”全省覆蓋的西部省份,建設投入105個户外勞動者綜合服務站……

數説:

1、變電站數量

2012年1171座

2017年1354座  

2021年1504座

2、全社會用電量

2012年1046.72億千瓦時

2017年1384.89億千瓦時

2021年1742.75億千瓦時

3、客户平均停電時間(中壓)

2012年37.26小時/户

2017年21.9小時/户

2021年13.58小時/户

4、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

2012年99.515%

2017年99.713%

2021年99.818%

5、農村電網綜合電壓合格率

2012年71.730%

2017年97.183%

2021年99.721%

6、低壓報裝時間

2012年低壓居民8.01天;低壓非居民9.05天。

2017年低壓居民5.49工作日;低壓非居民4.74工作日。

2021年低壓居民0.85工作日;低壓非居民1.01工作日。

7、新能源裝機容量

2012年2.25萬千瓦

2017年405萬千瓦

2021年1672萬千瓦

聲音:

1、十年前,每次放假我都不願意回老家,因為老家路上的燈泡總是昏暗的,負荷不穩定總是停電,回老家就意味着看不了電視、洗不了熱水澡。近十年來,隨着年齡的增大,老家的木杆換成了粗實的水泥電杆,變壓器增大了,變多了,電視、冰箱、熱水器再也不是擺設。現在我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南網員工,山坡上有了風力發電,我站在山坡上看着一條條線路輸送進村落,作為南網人中的一份子,目睹着這十年來的巨大變化,看着我們的電網建設日新月異,供電質量、供電服務日益提升,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一根根電杆隨着水泥路延伸,為我的家鄉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貴州電網公司銅仁石阡供電局 桂悦青

2、剛來到南網這個大家庭,我是負責偏遠地區抄表收費工作,那時候交通不便,農户坐落稀散,大部分農户需要步行抄表,然後再挨家挨户上門催收電費,出門一趟差不多就20天。十年來,公司不斷加大農網改造升級,實現遠程抄表。“南網在線APP”的推廣延伸,繳費、辦電手機即可搞定,即便在大山深處,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到個性化的用電服務。

——貴州電網公司凱里施秉供電局“天坑村”黨員服務隊隊員 宋忠雲

3、十年來,給我的感受是,貴州電網公司機巡替代人巡工作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轉向智能,極大提升了巡檢質量和巡檢效率,特別是全面推廣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使無人機巡檢從人工操作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變,並通過結合衞星通信、5G網絡通信,實現“空、天、地”三維一體化巡檢新模式,從而達到少人化、無人化巡檢目標,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這些變化是貴州電網公司在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打造數字電網,提搞工作效率做出的努力和實踐。

——貴州電網公司機巡作業中心機巡班班長 謝春

4、近十年,我們感受到了兩次“農網改造”極大的好處。還記得十年前,組上修水庫的時候,建了一台50千伏安變壓器,儘管用電情況稍有改善,但打米機高峯期還是帶不動,距離比較遠的馬蹄溝一代煮不熟飯也是常事。通過第一次“農網改造”,第二次升級,老變壓器的位置新建了一台100千伏安變壓器供20多户人家使用,用電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每家每户的電線還穿管,電錶安裝成了智能的,安全性更高,供電也更加穩定了,電網公司服務也變得更好了。  

——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平溪鎮皇妹山村村民  陸真興

5、過去的十年,剛好也是我的入職十年,記得剛入職時,各種數據統計都靠收集表格,同事們都被戲稱為"表哥"或者是"表姐",旁人看來,電網也顯得有些神秘;此外,大家在工作現場也會更隨意些,讓人誤認為覺得工作更"自由隨性",但伴隨着的,必然是危險叢生。十年之後,表哥表姐的稱號已成歷史,煥然一新的電網管理平台和海量數據平台讓工作更加便捷、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科技創新讓電網也越來越透明、智能,有效的支撐了生產;另外,本質安全管理提升不僅暴露了我們未曾發現的各類關聯風險,大家覺得不那麼自由了,但卻讓現場生產人員真正的去思考現場安全如果管控,迴歸了安全生產的本質。

——貴州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設備技術研究中心副總經理 陳沛龍

(陳舉、錢凌芸、吳玉霞、吳有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267 字。

轉載請註明: 燈火通明 一路“黔”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