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如何突破技術難題?

近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向社會公佈,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根據驗收結論,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範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

從1994年12月14日舉行開工典禮,到2009年三峽工程全部完建,涵蓋樞紐工程、移民工程和輸變電工程三大工程的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同樣也是世界施工難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面對工程建設中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級難題,建設者們是如何自主創新、攻堅克難的?上完這一堂極簡科學課,相信你一定會有所瞭解。

“夏吃冰棍、冬穿棉襖”,造就三峽右岸“無裂縫大壩”的世界奇蹟

三峽工程如何突破技術難題?

“夏吃冰棍、冬穿棉襖”,對我們來説是正常“操作”,可是你知道嗎,三峽大壩的混凝土也享有這樣的“待遇”。正是這樣細緻周到的呵護,才造就了三峽右岸“無裂縫大壩”的奇蹟。

在國內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歷來有混凝土大壩“無壩不裂”之説。這是由於大體積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導致大壩內部温度升高。當外界環境温度較低時,大壩內外部的温度差形成的拉力會破壞混凝土,產生温度裂縫。

三峽大壩是三峽工程最核心的建築物,屬於混凝土重力壩,混凝土工程量很大。“三峽工程是優質工程,建設者們創造了奇蹟——大壩右岸連發絲般的裂縫都沒有,二期淺層温度裂縫經技術修補處理也沒有留下隱患。”中國兩院院士、負責三峽工程驗收的專家組組長潘家錚如是説。

三峽大壩施工中研發出的綜合混凝土温控生產體系和施工工藝,形象地被人們比喻為“夏吃冰棍、冬穿棉襖”。

三峽工程如何突破技術難題?

夏季混凝土温控三部曲

三峽工程如何突破技術難題?

“夏吃冰棍”指的是夏季(25攝氏度以上的高温季節)拌和混凝土時加入冰屑,配合負温風冷骨料(用零下10攝氏度以上的冷風對骨料進行冷卻)等措施,拌和出7攝氏度低温混凝土,從而減少混凝土內部温度與外界環境温度差,避免產生温度裂縫。其實,夏季施工的混凝土不光吃冰棍,還會“坐”上皮帶機,在遮陽棚的保護下被運往澆築現場。

“冬穿棉襖”指的是冬季(5攝氏度以下的低温季節)來臨之前,給一年以內的拆除模板的壩段,在混凝土表面覆蓋保温被、泡沫塑料板等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表面因為外界環境温度驟降產生温度裂縫。一到冬季,符合條件的壩段“穿”上色彩鮮豔的保温服,為色彩單調的冬季增加了靚麗的景色。

“三圍長江、兩改江流”,終使“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成為現實

三峽工程如何突破技術難題?

三峽大壩是在江水中建起來的嗎?大壩橫亙於長江之中,説它是在水裏建起來的,當然不錯。但是實際上,為了保證大壩混凝土澆築質量,修建大壩一般需先用“圍堰”(臨時擋水的壩)把將要建大壩的位置全部或部分圍起來形成“基坑”,同時讓江水“改道”,流向預先建好的泄水通道,這一過程在水利水電行業中稱之為“施工導流”。

為了統籌解決好大壩施工導流過程中的江水宣泄、通航等關係,一般需進行施工導流方案選擇和規劃。考慮到長江作為我國水運交通動脈施工期間不能斷航,以及三峽大壩壩址的自然條件等因素,經過多種技術方案比較,三峽工程施工導流採用“三期導流、明渠通航”的施工方案,在整個建設過程中“三圍長江、兩改江流”。

負責1997年的大江截流和2002年的導流明渠截流的,是三峽工程的工程設計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鄭守仁説,這是“一生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榮耀”。

1997年的大江截流,是在葛洲壩工程形成的水庫中實施的,水深達60多米,超出一般的特大型工程截流水深的兩三倍,江底還有20多米的鬆軟淤沙。導流明渠截流流量大、落差高,龍口合龍單寬能量世界第一,江底為人工開挖修整形成,平整光滑,截流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困難,鄭守仁集中羣體智慧,首創“人造江底,深水變淺”預平拋墊底方案,在正式截流前一個枯水季,用石渣料將大江截流龍口深槽河段的最大水深先墊至水深40米以內,把截流江段江底的淤沙“壓住”,這樣既可以確保安全施工,又降低了截流合龍時的拋投強度。導流明渠截流前,他花了兩年時間,通過水工模型反覆試驗和比較研究,提出“雙戧截流、分擔高水頭落差”的良方。

三峽樞紐工程三期導流和兩次截流,其規模、難度和複雜程度堪稱世界之最。三期導流的順利實施,確保了施工期長江航運通暢,使三峽大壩順利建成、橫貫長江,讓“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願望變成現實。

“切豆腐、納鞋底”,從花崗岩山體中整體開挖出世界上最大的雙線五級船閘

三峽工程如何突破技術難題?

一提到三峽樞紐工程,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宏偉壯觀的三峽船閘,還有藉助船閘“爬樓梯”過壩的大小船舶。

三峽船閘的全名是“三峽工程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也被稱為“三峽工程雙線五級永久船閘”,是目前世界上級數最多、上下游水位落差最大、輸水系統承擔的水頭(能量單位,指單位重量的液體所具有的機械能)最大的內河船閘。永久船閘共有24扇人字閘門,其外形與重量均為世界之最,號稱“天下第一門”。

五線船閘全長6.4公里、寬300米,堪稱是從堅硬的花崗岩山體中整體開挖出來的一條“人工運河”。由於船閘上下游水位落差達113米,它的直立邊坡最高達175米。如何控制高邊坡岸體內容易發生的斷裂、潛流、滲水及風化等地質活動,使船閘避免出現失衡滑坡的危險,是水利施工中公認的一道世界難題。

據當時的新聞報道,擔負主要施工任務的原武警水電部隊工程技術人員與我國水電專家一道共同努力,先後運用100多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聲光、電子、化工、冶金、液壓傳動、材料力學等10多個學科知識,成功解決了船閘施工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梳理記載原武警水電部隊施工過程的相關資料,其中有兩個比喻讓記者印象深刻。一個是關於開挖邊坡的:他們採用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等控制爆破技術,“像刀切豆腐一般”從堅硬的花崗岩山體中開挖出直立高邊坡。據測算,如果將船閘開挖完成的土石方壘成截面1平方米的石牆,可以繞地球赤道一週。另一個比喻是關於高邊坡加固的:他們對高邊坡實施錨固鎖定方案,在巖體中“像納鞋底一樣”,打入10萬根高強錨杆和數千根錨索,將直立牆和兩側的高邊坡密密匝匝地“縫”成銅牆鐵壁。

此外,他們還在邊坡內修建了14條排水洞,解決了高邊坡巖體滲水問題。相關監測結果表明,永久船閘高邊坡十分穩定,變形值有效控制在設計允許的範圍內。

無數的科技工作者揮灑心血和汗水、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性地將各種先進技術進行集成整合和交叉融合,解決了三峽工程建設中的一系列難題。放眼世界,從海洋深處到茫茫宇宙,人類改造自然的努力從未止步,對於未來,我們不妨有更多期待……

文/於露

內容來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67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峽工程如何突破技術難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