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佳節,擔負高原運輸任務的新疆軍區某汽車運輸團官兵,收到108封跨越千里的書信——天路家書寄相思

原標題:臨近佳節,擔負高原運輸任務的新疆軍區某汽車運輸團官兵,收到108封跨越千里的書信——天路家書寄相思

天色漸暗,天路蜿蜒崎嶇。

海拔4500米,新疆軍區某汽車運輸團車隊在冰峯雪嶺間緩緩爬升。記者從駕駛室望出去,遠處的燈光逐漸清晰,營房越來越近,兵站到了。

熄火、檢查車況、清點物資……車輛停好後,上士李靖背起一個碩大的迷彩揹包,徑直奔向迷彩帳篷。李靖剛剛歸隊,他這次擔負一項特殊使命——“護送”戰友們的108封書信。

該團常年擔負高原部隊物資運輸保障任務,每逢冬季任務更加繁重,對官兵來説,在天路上過年已成家常便飯。一些高原部隊駐訓點處在手機信號盲區,天路汽車兵常常需要通過書信與家人交流。

帳篷裏,官兵早已圍坐一起。看到那個迷彩揹包,大家興奮地湧了上去,108封來自遠方的家書很快分發完畢。

指導員廖勇在白板上寫下“天路很遙遠,天邊有迴音”,一場簡樸的家書分享會正式開始了。

“我來!”下士何泓霖搶先起身分享。打開家書前,他噘起乾裂的嘴唇親吻信封。

“弟弟,喜報已經收到。你現在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一名合格的軍人,全家人都為你感到驕傲!”何泓霖讀着姐姐的來信,嗓門不自覺地抬高了,贏得戰友們的一陣掌聲。

去年底,何泓霖榮獲軍旅生涯第一份榮譽:“四有”優秀士兵。他本想和獎章證書一起拍張合影寄回家裏。但因任務緊急,他只在信裏簡單寫了獲獎情況,便匆忙寄出。

“前幾天,我和媽媽帶着信到爸爸的墓前,一起分享了你的進步。你沒有給爸爸丟臉,不要惦記家裏,在部隊好好幹!”

兒女情長難斷。“爸爸生前最渴望的就是能看到我穿軍裝的樣子,彌補他年輕時的遺憾;我取得榮譽那一天,正是他去世10週年的日子……”讀到動情之處,何泓霖哽咽着講起往事,淚水順着紅紅的面頰流下。

何泓霖調整一下情緒,拭去淚水,向戰友大聲表態:“我一定不會讓家人失望,爭取在喀喇崑崙幹出更好的成績!”帳篷裏,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跨越千里的家書,承載着遠方親人的牽掛與鼓勵。”教導員譚亮告訴記者,“天路家書”是該團高原運輸分隊一直堅持組織的活動,官兵不僅可以分享家人寄來的書信,還可以抽空寫家書,通過休假輪換的戰友集中郵寄。高原上的座座兵站,就是汽車兵分享温情的“加油站”。

“老公,兒子最近更懂事了,喜歡一個人站在陽台遠眺,嘴裏還會念叨我跟他説的那句話:‘想爸爸就看看萬家燈火,爸爸的任務是在遠方守護我們’……”四級軍士長祝儉的家書則多了幾分浪漫。他是團裏的衞生專業骨幹,常年跟隨任務分隊伴隨保障。祝儉與妻子周娟結婚8年,一家人團聚的時間屈指可數,情感交流基本都靠電話和書信。

照顧老人、輔導孩子學習,周娟一人擔起家庭重擔,無怨無悔默默付出,讓祝儉心中始終藏着一份愧疚。在祝儉的微信裏,妻子的備註是“虧欠”;在周娟的微信裏,丈夫的備註是“萬家燈火”。

連長高洋璽的家書引來一片笑聲,它更像一份“養娃報告”。

去年,兒子剛出生一個月,高洋璽就受命帶隊執行高原運輸任務,一走就是8個多月。妻子賈肖肖在每一封家書中,都要“拉單列項”,附上孩子的吃喝拉撒日常,目的就是讓丈夫拋開雜念,踏實地在高原執行任務。

“分享百味家書,交融相同情懷。”廖勇感慨地説,這些絮叨的家常話,飽含着真摯的家國情懷、深沉的理解認同,這就是家書的力量,也是官兵征戰喀喇崑崙的力量。

不覺間,帳篷外已是繁星滿天。譚亮簡短小結當天工作,部署第二天任務。官兵迅速收拾心情,投入到緊張的車輛準備中。

在車場,記者碰到了高洋璽。他在駕駛室裏小心翼翼地把家書疊成心形,放進一個快被塞滿的大信封。這是他在高原奔走數月攢起來的,他準備珍藏起來,作為一份軍旅留念。

信封上寫着一段歌詞格外醒目:“我愛這金色的高原,矯健的鐵騎在天路上成長;哪怕這裏高寒缺氧,我們依然無比堅強……”

高洋璽説:“這是汽車兵寫給自己的歌,有歌聲和家書相伴,天路的艱辛驚險,都會化作行車沿途的絕美風景。”

早晨8時,運輸分隊編隊啓程。前方的路還很遙遠,需要他們日夜兼程。但高原汽車兵不覺疲憊,因為家書正在下一座兵站等着他們。(■ 韓 成 特約通訊員 鄭強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1 字。

轉載請註明: 臨近佳節,擔負高原運輸任務的新疆軍區某汽車運輸團官兵,收到108封跨越千里的書信——天路家書寄相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