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李龍 趙衝
受持續降雨影響,黃河先後出現第1號、第2號編號洪水,黃河防汛形勢嚴峻。墾利黃河河務局全員上崗、黨員下派、駐守一線、日夜巡查,履行防汛搶險天職,踐行護衞黃河安瀾使命。
護林管理段是黃河下游右岸的最後一個管理段,擔負2處險工、4處控導、4處灘區及78餘公里堤防的防守任務,其中位於墾利縣西宋鄉十八户村至西河口之間的葦改閘控導,歷來是護林管理段的防汛重點堤段,1986年4月中旬開工,6月底竣工,於1993年汛末全部脱溜出灘,於2012年再次着溜。
該工程所處河段為“S”畸形河段,河勢、着溜情況的多變,讓其靠河着溜情況更加難以捉摸。現場情況複雜。
當前黃河洪水正向下游演進,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庫攔洪運用後蓄水位較高,下游河道長時間大流量行洪,控導工程面臨嚴峻考驗,灘區防守壓力增大。汛情就是軍情,水情就是命令。
“現在我們的全部工作就是防汛搶險。”護林段黨支部書記周海波説,防汛搶險就是一次戰爭,“現在我們就在前沿一線,唯有團結一致,寸步不讓。”
在這場沒有硝煙卻充滿艱難的秋汛“大考”中,護林管理段黨支部以黨員退伍軍人為主體的“尖刀班”,秉承“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堅定信念,汛期值守在前、巡堤查險在前、摸水查險在前,堅決做到險情早發現、早處置,搶早、搶小。
此外,面對當前嚴峻的防汛形勢,護林管理段不僅使用了巡河無人機、工程險點視頻系統、電子水尺及小魚視頻會商系統等高科技技術、設備,同時注重黃河傳統埽工技術及經驗的運用。這場秋汛,就是新一代黃河人的“練兵場”,讓書本知識和歷年調水調試、大流量防汛演練經驗真正運用起來,鍛鍊分析險情、處置險情的能力,真正做到心中有尺、手裏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