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0月14日電題:治淮70年:從“人水對抗”到“人水共生”
新華社記者李亞彪、姜剛、程士華
全長約1000公里的淮河,作為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歷經風雨70年,正迎來新生。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據氣象與水文數據監測,流域內天氣複雜多變,洪澇、旱災頻繁,曾被稱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作出《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制定“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上游興建水庫攔蓄洪水,中游利用湖泊窪地滯蓄洪水、整治河道承泄洪水,下游擴大入江入海能力下泄洪水,新中國治淮自此拉開序幕。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數據顯示,治淮70年總投入9241億元,直接經濟效益47609億元,投入產出比1∶5.2。
“70年來,一大批防洪工程相繼建成,現在淮河干流排洪更加通暢,支流防洪減災標準提高,基本建成了防洪減災、水資源配置與保護的水安全保障工程體系,洪水調度、防控能力明顯增強。”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肖幼説。
據淮委介紹,從1954年、1991年淮河大水,到進入本世紀以來的淮河大水,洪水防禦工作由千軍萬馬上堤抗洪,逐漸轉變為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主動、科學、有效調度洪水的從容應對局面。
淮河流域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山東五省,流域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1.8%,流域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國的4.2倍。推動人水和諧相處,一直是擺在治淮工作面前的重要課題。
據淮委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共調整350平方公里行洪區為防洪保護區,安排30餘萬名行蓄洪區及灘區居民遷移至安全區。
“近年來,我們持續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轉型,從種植‘逆水作物’到種植‘適水作物’,努力實現從‘人水對抗’到‘人水共生’。”安徽省阜南縣委書記崔黎説。
“治水與治貧,在治淮中得到了充分的結合。”阜南縣老觀鄉芡實種植大户錢會明説。
適水種植的芡實,成了當地的脱貧“金鑰匙”。蒙窪蓄洪區水體環境好,產出的芡實個大、殼薄、味美、藥用價值高,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部分產品還出口日韓等國。
老觀鄉發展的適應性農業中僅芡實一項,種植面積就達2萬多畝,羣眾依靠土地流轉每年收益約1380萬元。
蒙窪蓄洪區內居住的村民劉克義今年86歲,經歷過從1950年到2020年的淮河大水。
“尊重自然規律,主動給水出路,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劉克義説。在他看來,如今淮河兩岸的發展理念正不斷髮生變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