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的未來

最近經常會看到兩個詞:持股信仰和持股體驗。

拿了這麼久的牧原靠信仰嗎?完全不是。

投資、炒股靠信仰,那就徹底完蛋了。

信仰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唯心主義;投資是唯物的。持股體驗的好壞取決於每個人對投資標的的認知和能力。

所以即使我知道牧原好,也要不斷的去辯證客觀的去不斷審視。這也是一種自我剖析。

言歸正傳,聊聊牧原的未來

牧原的未來
不管是一年前還是三年前,有誰會預料到這個結局?有哪一個仔細認真的研究過這個結果的前因?

難道是信仰?蒙對了而已?

好,再來一個:

牧原的未來
牧原的未來
要養好豬,首要就是解決好吃和拉。

大規模養豬,四個關鍵的核心問題:資金、土地、吃和拉、人。

牧原隨着上市,資金問題交給了資本市場。所以我即使盈利300億也要發債、定增、借錢,因為我要擴張。

牧原的“種~養”模式、“5 ”精準扶貧,解決跨地區土地問題。

如果對上述兩個不瞭解,建議好好做做功課,研究研究裏面的邏輯。

我的第一篇帖子,説實話指的就是東博。在中國養豬,大規模擴張的政策壁壘非常強。養豬對地方政府而言,沒有税收、還有環保污染、就業等社會問題,不解決政府這些問題想擴張可以説寸步難行。

但是牧原做到了,政策壁壘就成為牧原的一道政策護城河。沒有幾個投資者看到這些 ,所以始終不理解牧原這幾年的表現。

偏見也是一種信仰。

剛才看到一位李大V的帖子,讓我再一次想到東博,只不過當時老東談的是牧原和温氏,現在看李大V拿牧原和新希望對比。內容都差不多。

牧原的未來
養豬擴張首要前提是解決飼料問題。

牧原的養豬場都是蓋在種植區域邊上。一個5萬頭出欄的豬場就需要1萬畝土地消納糞便。這是很實際的問題,財報年報上不會寫,卻是企業經營必須面對的難題。

這是自繁自育的特點。你以為只是重資產那麼簡單?

公司加農户只有種豬場和仔豬場,相對自繁自育,土地需求要少太多。因為育肥端的糞便由代養農户解決了。

所以,這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了。

這些財報裏有嗎?年報裏有嗎?你知道15%含水玉米東北多少錢一斤?就地收購30%含水玉米價格成本比市場上要便宜多少?

南豬北養,牧原去了。為什麼?東北有什麼?飼料原材料基地,那是資源。河南、東北、山東安徽,構建飼料基地,為未來養豬擴張奠定基礎。為什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牧原的未來
這是老秦在今年兩會上的採訪回答。

你以為牧原只會養豬?

養豬永遠跟着飼料走,你以為牧原未來不做飼料?

5000萬頭出欄就需要吃掉至少1400萬噸飼料,新希望你一年也就銷售這麼多飼料吧,還是含禽飼料的。

牧原現在的飼料只給自己用,未來等豬擴張基本結束,再來發展飼料,這原本就是老秦的戰略部署。一場非瘟,打亂了,進軍屠宰。屠宰沒有優勢,這點牧原很清楚,但是飼料業務具備水到渠成的後發優勢。

所以如果只看到牧原的養豬,認為空間有限,那麼告訴你,還需要再做做功課。

飼料、養豬、屠宰深加工,這是一條縱向的產業鏈。由養豬到飼料再到下游屠宰深加工,這是一條正確的發展路線。

雛鷹、温氏都走上了橫向的多元化之路,最終只會多元惡化,本行業的事還沒幹好卻伸向別人的行業,你掂量好了嗎?同樣的,那些跨行業進軍養豬的,最後結局都不會好,虧點錢那是最輕的,就怕到時候連本來就經營不好的主業也給拖下水,這話先放着。

最後談談最近豬價。定點屠宰場的開工率普遍都只有20%左右,正常60%的開工率才能盈利,真正豬週期低谷的1~2到兩個月,屠宰場馬力全開,日夜加班收豬殺豬,那時候豬價就是10元/公斤了,豬太多了,現在也就是屠宰壓價,反正也就20%左右開工率。$牧原股份(SZ002714)$

/xz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2 字。

轉載請註明: 牧原的未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