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保時捷
作者|顧硯
近日,不少保時捷車主在網上投訴、維權,因為他們訂購的車輛原本應該配備的電動轉向柱變成了手動轉向柱,並且,保時捷並未按照原約定“免費補裝”。
截止目前,黑貓投訴平台針對此事件的集體投訴量已達122起。
5月12日,針對最近發酵的“減配”事件,保時捷中國相關人士作出最新回應,稱“在此功能的恢復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進展”。
保時捷的回覆依然沒能讓車主滿意。找了各種理由缺乏誠意的道歉信、僅2300元的代金券補償、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的保時捷,激起了一眾車評人和車主的聲討。
保時捷“減配”
“由於全球半導體產能的嚴重短缺,目前無法提供電動轉向柱,需臨時使用手動轉向柱。”在車主曬出的保時捷交付告知函中,保時捷曾這樣解釋。
“轉向柱”是轉向系統連接方向盤和轉向器的元件。因為電動轉向柱可以實現方向盤記憶、舒適進入等功能,所以一般會作為車企營銷宣傳的重點,在“高配版”中搭載。
而在告知函中,保時捷表示正在加緊採購,一旦採購完成即可加裝電動轉向柱。並且強調,“此次加裝免費”。
但之後,保時捷單方面取消了免費安裝。在新告知函中,保時捷稱因零部件短缺問題解決時間未知,所以車輛只能配備手動轉向柱。承諾的“免費安裝”,變成了2300元代金券的“親善補償”。
實際上,如果車主自主將手動改為電子轉向柱,花費遠超過2300元。
多位車主表示,他們在諮詢之後發現安裝電動轉向柱約需3萬元左右。有做汽車性能改裝的網友回覆道:“最近有不下十個車主問我後裝什麼價,説實話,38000的產品再加10000的工時我都不願意做,這東西很複雜的。”
並且,車主一旦自主加裝電動轉向柱,保時捷官方將不再為其整車提供質保服務。
有網友稱這就是個簡單的數學題,加裝需要3萬多元,裝不了就賠車主2300元代金券,“對尊貴的保時捷車主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明明能直接搶錢,他卻還要給你輛車”。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車主是因為近期此事發酵才知曉自己已被保時捷“偷偷”減配,“看了新聞才知道”,“銷售壓根都沒有提過這個問題”。
不少車主投訴保時捷“強盜行為”“涉及欺詐消費者”,希望保時捷道歉、加裝電動轉向柱或賠償商品原有價值。
據多位保時捷車主透露,目前其所在的維權羣中已有500多人,有保時捷銷售人員在與12315工作人員溝通時,提出涉及上述問題的新車超過2萬輛。
線下沒有得到回覆的保時捷車主開始在網上“花式維權”。4月27日,保時捷新品直播間設置了禁止評論,但大批網友將ID名稱改為“還我電動轉向柱”“保時捷涉嫌銷售欺詐”等,狂刷禮物維權。
還有網友湧入保時捷官方微博下方調侃,“這個是手動轉向嗎”“經典處就在於沒有電動轉向柱”等等。
4月30日,在越發增長的輿論壓力之下,保時捷新聞中心發佈終於發佈《保時捷中國致車主的一封信》,稱在努力協調後,仍無法預估電動調節功能相關芯片的到貨時間,於是被迫決定取消電動轉向柱的恢復更換計劃。並表示已經迅速成立了特別工作組,期望儘快找到解決方案。
“説了等於沒説”,網友不滿保時捷花費大量篇幅尋找減配原因,卻沒給出任何解決方案,“奔馳寶馬奧迪都有芯片,為啥就你保時捷沒有呢”。
對保時捷這封誠意不夠的道歉信,網友並不買賬,#保時捷道歉信遭網友不斷吐槽#話題於5月12日衝上微博熱搜榜,目前,閲讀次數已經超1.2億。
5月12日,“懂車帝”報道稱,從保時捷中國相關人士處獲悉最新回應,“經過努力,我們在此功能(電動轉向柱)的恢復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進展,我們會在未來幾天內給予客户一個明確答覆。”
目前,在小紅書上,有多名消費者分享其銷售給出的補償協議“3500元的代金券+芯片成本2300元的維修基金+客户補償11500元代金券”“5800元的、油漆項目券+5300元機油機濾保養券+5000元精品券+4000元輪胎券”。據瞭解,超出2300元的部分都是經銷商給出的賠償,每家經銷商給出的賠付標準也並不相同。
而在等待答覆的過程中,也有不少車主仍在繼續維權。
閹割的“中國限定”
讓一眾車評人和車主憤怒的不僅是保時捷出爾反爾的服務以及至今未出的解決方案,還有保時捷涉嫌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
車評人“蔡老闆”在視頻中指出,保時捷給美國消費者的賠償是500美金,“單從金額來説和國內相差不多,但在美國,加裝一個電動可調節方向盤只需300多塊美金。也就是説,保時捷對美國消費者的補償完全覆蓋了其產品價格”。
另外,保時捷發往全球的車輛,電機預裝部分全是有的,僅僅是少了模塊,因為模塊是真正受芯片影響的。但是發給中國消費者的車卻是完全手動調節的,不存在電機部分。
據此,部分網友推測,保時捷在通知消費者“芯片供應不足,減配電動轉向柱”時,就已經預謀好了下一步:在中國市場“永久取消電動轉向柱”。而保時捷不過是賭中國市場會一直買單。
目前,保時捷中國官網已表明不提供電動轉向柱,美國官網則僅提示消費者交車時間會變長,英國和德國官網則沒有相關提示。目前來看,僅有中國市場有減配。
(座椅配置中已無電動方向柱)
“芯片短缺、產品沒有、錢不退”保時捷吃相難看,典型的“吃中國飯砸中國碗”。
“2021年,中國已經連續第7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保時捷全球32%的銷量都來自中國。”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嚴博禹曾表示。
2021年,保時捷年度銷量首次超過30萬輛,達301915輛,其中,保時捷中國完成 95671 輛新車交付量。按照均價每輛100萬,中國市場去年為保時捷貢獻約960億元營收。
但“減配”更是保時捷常規操作,比如2022款保時捷減配了活塞卡鉗、發動機蓋上的金屬標、鋼琴烤漆按鈕、金屬烤漆按鈕、一鍵升窗功能等等。
不斷減配、區別對待,保時捷憑什麼吸引中國消費者為其買單?
主要原因在於一、保時捷在中國地區的營銷將其和“虛榮”“面子”掛鈎,第二在於這個價位車型市場的空白。
保時捷銷售在社交平台表示:“BBA三個品牌客户升級只有保時捷合適了,再有實力就直接上勞斯萊斯、賓利或者法拉利了,跪不跪還是取決於自己的實力。”
“不好意思,我無法跪着買。”有網友回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