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年志願者”
舊書桌上
籤滿了支教老師的名字......
“我姓史
史,《説文解字》曰記事者也
從又持中
意思是史官記事
要保持公正,秉筆直書
我希望在教學中
能公正對待每一個人”
説這話的是23歲的
復旦大學研支團志願者
史欣安
開學第一課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
王民鄉王民中學的娃娃們
一下子記住了這個支教老師
海拔近2000米
距縣城30公里
一條鄉間小路盡頭
就是王民中學
一張籤滿支教老師名字的舊書桌
就安放在學校的化學實驗室中
復旦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史欣安(左)、林伯韜(右)、徐菁在王民中學寫滿歷屆支教老師名字的舊課桌前合影(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從1999年起
復旦大學每年派出學生
赴全國多地多所學校支教扶貧
王民中學是23年來
寧夏接受復旦學子
支教年頭最長的學校
23年來
已有51名復旦學子
成為王民中學的支教老師
復旦大學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結束支教,在王民中學參加學生組織的歡送儀式。
星光微芒卻暖
“每個人能做的改變
真的比較有限
但從現在回看22年前
可能改變就比較大了”
9月1日開學那天
記者來到王民中學
見到了今年新到的
支教老師們
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王民鄉王民中學(無人機照片,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史欣安來自上海
是中文系20級碩士生
一件印有校徽的帽衫
穿了又穿
“換洗方便,買新的同款也不貴”
寧夏男孩林伯韜開朗帥氣
鍵盤吉他攝影樣樣在行
他鼓勵孩子們樹立自信
一遍遍提示
“大膽點”
“抬起頭”
“不要怕”
復旦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史欣安(中)、林伯韜(左)、徐菁在王民中學辦公室備課(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沒有支教老師的幫助
我一定會輟學
就不可能有現在的我了”
如今已是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
助理研究員的邵千順
還清晰記得
第一屆支教團到來時的欣喜
復旦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徐菁在晚自習上為學生解答問題(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躲在角落裏的星星也會發光
就像出生在貧窮地方的我們”
不善言辭的孩子們
寫下這樣的日記
豐沛彼此人生
“直到現在還會夢到
王民中學的琅琅讀書聲
這是我們共同的青春記憶”
第9屆研支團隊員王崟
曾三次返回寧夏看望學生
“2009年回來
是我帶的一個班要中考
專門給他們鼓勁
2011年回來
是另一個班學生要高考……”
復旦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史欣安在晚自習上為學生解答問題(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第12屆研支團隊員於萌
如今也已成為一名老師
復旦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林伯韜在為學生上音樂課(9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
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談及為何來支教
林伯韜告訴記者
這個答案可以講一晚上
林伯韜説
“教育過程是雙向的
我們既是來做老師
也是來做學生……”
孕育成長力量
“二口萵筍小灣裏南瓜
姚坡種哈的洋芋碗大
雄宏古堡雷家灣修哈
讚美的花兒王民唱下……”
正如這首“花兒”所唱
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2020年11月16日
寧夏最後一個貧困縣西吉縣
退出貧困縣序列
標誌着寧夏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
基本得到解決
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
復旦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林伯韜(左一)在操場上指導學生練習隊列(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為學須先立志
在支教隊員看來
課本知識以外
娃娃們最需要樹立起
自主學習的興趣
終身學習的素養
健康自信的心態
努力向上的精神
林伯韜説
“大學期間數次社會實踐活動
徹底改變了我對支教的看法
來到王民中學後
我深深感到
必須要面對面激勵娃娃們
讓他們生長出
自己面對困難
開拓人生的能力
這是金錢買不到的”
復旦大學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支教老師史欣安(右)、林伯韜(中)、徐菁在宿舍餐廳彈唱歌曲(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想象着一年後的離別
徐菁一行三人已經開始不捨
又充滿期盼——
“我一定會盡職盡責
明年8月
底氣十足地將自己的名字
簽在那張舊書桌上”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