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下考古重大項目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正式重啓

中國水下考古重大項目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正式重啓

  5月9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一家加工企業內,兩根完成初加工的專用弧形梁,裝車運往上海電氣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臨港廠區,進行20米立車機精加工。作為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工程最核心設施之一的弧形梁恢復加工,標誌着因疫情影響而按下“暫停鍵”的中國水下考古重大項目——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正式重啓。在這之前,涉及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遷移工程設施設備加工的企業,在上海市經信委大力支持和上海市文旅局與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協調下,已取得復工復產證明,恢復生產。

  今年3月2日,迄今為止國內外規模最大的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正式啓動,這是時隔15年“南海一號”之後,我國再次對水下古代沉船開展整體打撈和考古工作。長江口二號古船作為中國水下考古重大項目列入《“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此次古船打撈遷移將採用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依賴中國的高端製造能力,此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原生性和完整性。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為盡最大可能降低疫情對工作進度影響,上海市文旅局會同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整合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大學等單位專業力量,組成疫情防控期間的項目工作專班,通過線上會議的工作模式,堅持多方同步發力,調整優化後續工作方案,提前謀劃打通工作堵點難點。聚焦古船整體遷移技術方案、裝備改造方案、臨時考古大棚技術方案以及後續打撈遷移的應急預案,開展重點領域的深化研究。特別是技術方案方面,工作專班通過集體研究討論,研究制定了預處理方案以及弧形梁系統整體起吊、淺剖掃測施工、定位樁沉樁、端板頂梁裝配及運輸等各個關鍵環節的技術方案,為正式復工後的加快推進奠定基礎。

  目前,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正嚴而有序地逐步恢復,步入正軌。上海市文旅局將牽頭上海打撈局等有關單位,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確保防疫安全的同時,進一步做好船舶、人員、設備、物資動員準備,加快推進弧形梁、端板等設施設備加工改造,啓動古船存放和後續建設博物館的船塢相關檢測及疏浚土採樣工作,全力把因疫情影響的項目進度“搶回來”。

  (總枱記者 張倩 查凌雲)

(央視新聞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水下考古重大項目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正式重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