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為何失去中國粉絲?

原標題:“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為何失去中國粉絲? ”

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8日文章,原題: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為何失去中國粉絲?

熱愛中國文化、常與網民互動、端莊而親和,是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經營多年的形象,她還十分時髦地拍起社交媒體上最流行的視頻博客,記錄在華所見所聞。憑藉多番用心,吳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如魚得水、粉絲無數。事情在吳發表《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一文後起了變化。

外媒: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為何失去中國粉絲?

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

顯然,中國民眾並不買賬。吳若蘭可能無法想明白一點,為何她在中國積累的人氣,在那篇“友好”的文章問世後幾乎損耗殆盡。風評陡然轉向,同樣的陣地,網民開始指責她虛偽。

吳若蘭在Twitter上發一張截圖,顯示她在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已被禁止轉發。言下之意是“你看,我説了中國沒有言論自由吧”。只不過,有人在評論中好心提醒她公眾號的規則——文章被讀者舉報多次,平台會自動禁止轉發。也就是説,她引起了讀者不滿。

中國人民反感的,不是西方媒體的批評,而是他們的雙標。例如,今年2月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批駁英國廣播公司(BBC)炒作的兩名“見證”新疆“再教育營”中對女性“暴力侵害”的女子,並拿出證據説明這兩人撒謊;但在外交部發佈會現場的路透社記者之後寫出的報道卻是另一番景象,省略汪給出的重要線索,卻突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攻擊女性”。這都讓中國人民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持雙重標準。

又例如,今年初BBC拍攝一部《重返武漢》的紀錄片,被中國網民發現畫面暗淡,中文版則正常,而兩個版本均出自同一團隊。中國網民將其戲稱為“陰間濾鏡”,刻意展示一個死氣沉沉的中國。

外媒: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為何失去中國粉絲?

BBC報道截圖

駐華的西方媒體記者們作為個體而言,或許並非懷着對華惡意來到中國,甚至很多人長期生活在中國,也真正喜歡上中國文化,就像吳若蘭一樣。只是一旦切換到另一種場景,上升到價值判斷時,他們依舊遵循着固有路徑,自動屏蔽部分看到的聽到的事實。

過去,我們常給一些研究中國的西方學者貼上“知華派”“中國通”的標籤,但大多數時候,這當中還是有很多人無法翻越意識形態藩籬。吳若蘭只提中國驅逐西方記者,不提美國驅逐中國記者,有後果無前因。行文方式與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的方式如出一轍,只不過語氣稍顯和緩,言下之意不難猜測。原來親和力只是面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24 字。

轉載請註明: 外媒: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為何失去中國粉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