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鋒出行(ID:fengchuxing2021),作者:失魂引,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砍掉雷達傳感器,究竟能降低多少成本?不只是汽車廠商在考慮這些問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同樣感興趣,尤其是在特斯拉幾款車型接連宣佈取消毫米波、超聲波傳雷達的情況下。
前幾天特斯拉又宣佈,Model 3和Model Y將取消超聲波雷達,全面轉向Tesla Vision純視覺方案。不用想也知道,這又是特斯拉降低成本的方案。
圖源:pixabay
這一次,汽車拆解平台Munro Live給出了數據。該平台表示,每一輛特斯拉汽車大約有12個超聲波雷達,每個成本8美元,再加上支架、排線、安裝費用,總成本大約114美元(約合人民幣820元)。
在汽車使用的多種雷達中,超聲波雷達價格最為低廉,每顆成本僅幾十元,貴一點的毫米波雷達,每顆成本大約1500元~2000元,激光雷達價格更貴,即便幾次降價,現在仍需要6000元~7000元,一輛車裝備二到三顆,就要上萬元了。
自動駕駛技術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偵測周圍環境,這些雷達雖然成本高昂,但作用毋庸置疑。特斯拉將三種雷達全部砍掉,依靠純視覺方案,真的不怕安全問題?
攝像頭VS雷達,算法能彌補一切?超聲波雷達適用於自動泊車、碰撞提醒等場景,防止汽車撞上其他車輛,雖然偵測範圍小,但成本低廉。
毫米波雷達是當前許多高端汽車配備的硬件,可以用於自動駕駛,缺點是會過濾偵測到的靜態物體。前段時間某品牌的汽車撞上路上停靠的事故車輛,輔助剎車功能未能正常工作,原因就在於此。
激光雷達的感知能力更強,靜態動態物體都可以偵測,未來很有可能取代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也有一項缺點,那就是成本太高了。目前最便宜的激光雷達車型是小鵬P5 460P,售價20.99萬元。
圖源:小鵬
與雷達相比,純視覺方案最大的問題是攝像頭拍到的畫面是2D,想要獲取3D環境,只能通過多顆不同位置的攝像頭獲取畫面,再經過芯片和算法進行計算,因此對算法和芯片性能要求較高。
此外,純視覺方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比如説大霧天氣、黑夜、陰雨天、光源複雜等情況,都可能干擾到攝像頭採集環境信息。
理論上來説,攝像頭採集到的信息精準度比不上雷達,雷達貴有它貴的道理,不但可以收集到更多、更精準的環境數據,還能減少對算法的依賴。
圖源:pixabay
強行砍掉雷達改用純視覺方案,我們並不是不能接受,但那要有一個前提,電動汽車應當降價。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成本不菲,特斯拉放棄使用這些雷達,售價應當比其他同檔次的汽車低一些才對。
特斯拉汽車倒是經常降價,而且還曝出了打算推出廉價車型的消息,未來Model 3和Model Y也存在降價的可能性。只是Model Y定位較高,即便降價,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承擔的價位。倒是Model 3,有望降價到25萬元以內。
單論性能,攝像頭必然無法與昂貴的雷達相比,但雷達會帶來成本問題,如果特斯拉能夠在價格方面取得優勢,那麼消費者不見得不會接受純視覺方案。説到底,絕大多數消費者的目的是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
作為一名消費者,小雷擔心的是特斯拉帶歪其他車企,大量車企放棄雷達,改用純視覺方案並非好消息。
純視覺方案,有可能普及嗎?國外車企不好説,國內車企只要有心衝高端,有意為產品配備自動駕駛,都不會走純視覺方案,主要原因是國內車企沒有實力做純視覺方案。
純視覺方案最需要的兩大助力是芯片性能和算法,前者車企基本都是採購,不是什麼問題,算法方面就差很多了。
自動駕駛算法需要大量收集大量數據,也就是機器學習,再由程序員進行優化,才能得出一套可靠的自動駕駛算法。特斯拉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車,收集到的數據遠超其他造車新勢力,汽車收集到的數據回傳到服務器,再由神經網絡分類分析,最終認證環境特徵。
圖源:pixabay
此外,特斯拉還推出了影子模式,即用户在自己駕駛的情況下開啓自動駕駛,幫助特斯拉收集數據。在此期間,系統還會學習駕駛員的駕駛模式,並在自動駕駛時模擬人工駕駛,從而不斷進化。
正是因為獲得了大量消費者和數據的支持,特斯拉才敢狠下心來徹底拋棄雷達,走上純視覺路線。國內的那些造車新勢力,算法難以匹敵特斯拉。
更何況,雷達不僅僅是用於自動駕駛的工具,同時還是可以用來宣傳的賣點噱頭。國內造車新勢力,有不少高管曾在互聯網企業任職,也有不少被互聯網企業注資,深知營銷的重要性。
別家的產品沒有雷達,自家的有,這就是可以宣傳,甚至是攻擊對方的優勢。要知道,車企之間摩擦可不小,比如説前段時間幾家車企就因混動、純電、增程式的優劣性吵得不可開交。
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車企,都需要雷達,越高端的雷達越好。從國內市場的產品也能看出來,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越來越多,小米尚處於測試階段的汽車,都被曝出搭載激光雷達。
圖源:小米
可以這麼説,雷達在國內已經成了一種象徵,雖然會導致成本提高利潤降低,但沒有哪家車企敢拋棄雷達。當然,為了降低成本,車企們也會拿出其他的方案,比如融合視覺,即激光雷達搭配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
一台車只是用激光雷達,一般需要3顆才夠用,但通過融合視覺方案,就能夠將激光雷達的數量減少到2顆甚至1顆,激光雷達的成本最為高昂,一顆激光雷達的價格,足夠買幾十顆攝像頭或3顆以上毫米波雷達。從成本和安全性考慮,融合視覺顯然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純視覺方案,最終會被市場淘汰?自動駕駛分為六個等級,即L0~L5,L3及以上才能算真正的自動駕駛,其他最多隻能算輔助駕駛。沒有各式雷達加持,僅依靠視覺方案,現階段雖然可行,但恐怕消費者很難放心,畢竟特斯拉出車禍不是一次兩次了,之前也有攝像頭識別錯誤,導致出現幽靈剎車現象。
未來自動駕駛政策放寬,大範圍普及後,大量不需要人駕駛的汽車行駛在路上,車企必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穩妥的心理保障。
Waymo曾用模擬實驗數據證明,自動駕駛比人工駕駛安全許多,但司機們不會放心,把生命安全完全託付給汽車,短時間肯定沒幾個人能放心。這就像馬斯克也曾拿出去數據證明,燃油車事故率遠高於電動汽車,但在大眾的印象中,仍是電動汽車容易出事故一樣。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只能通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讓更多人接觸到自動駕駛。但想要讓用户在初期就認同自動駕駛,必要的保障少不了,雷達就是為用户提供的一重心理保障。雖説特斯拉FSD馳名全球,汽車銷量也很高,但徹底拋棄雷達太大膽了。
圖源:pixabay
當初特斯拉宣佈Model 3和Model Y將取消雷達時,就被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和《消費者報告》移除了安全車型推薦,如果特斯拉不肯重新為汽車配備雷達,那麼與媒體的矛盾很可能被激化。在媒體的宣傳下,特斯拉汽車的負面報道大概率會增多。
特斯拉與媒體發生衝突不是一次兩次了,早前馬斯克就曾吐槽記者就喜歡選擇性報道新能源汽車的問題。
迫於消費者和媒體的壓力,特斯拉汽車終歸會放棄純視覺方案。
當然,特斯拉還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雷達的成本持續降低。最初激光雷達成本高達上萬元,現在降低到6000元以內,國內外許多企業正在嘗試研發成本更低的激光雷達,其中華為和賽瞳科技已宣佈,計劃推出成本低於200美元和100美元的車載激光雷達。
等到自動駕駛市場成熟,雷達的成本也降下來,小雷相信特斯拉會重新選擇雷達。純視覺方案成本很低,有拉低產品檔次的可能,暫時沒有電動汽車能夠撼動特斯拉在高端市場的地位,但不代表未來不會有。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