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説棍棒式教育不可取,但又有多少家長在被迫無奈時又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呢?在親子教育當中,最怕的就是雙方都不願意退讓,這才導致問題無法解決,最後雙方都不愉快。當缺乏耐心的家長遇上脾氣大的孩子,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家裏的小侄子今年上初中了,孩子原來還是個乖巧聽話的小男孩,平時也很尊重父母,尤其是在犯了錯的時候,孩子總是心甘情願承認錯誤。
而自從上了初中以後,孩子的脾氣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遇到事情不僅沒有耐心,還總是向爸爸媽媽發脾氣。
孩子爸爸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採用“棍棒式教育”。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並沒有解決長遠的問題,孩子也是越被打越“硬氣”,更喜歡跟父母頂嘴了。
後來有一次我跟孩子爸爸坐下來聊天,我才發現他們在親子關係上有許多地方沒有處理好,才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大,最後難以收場。
孩子爸爸遇到問題總是先想着孩子的錯在哪,並且對孩子進行語言和肢體上的暴力懲罰,久而久之孩子又怎麼會對父母敞開心扉呢?就這樣,親子間的隔閡越來越大。
實際上,父母和孩子應該是一個“共同體”,也叫做“共生效應”。也就是説,父母和孩子的視角應該要從同一個位置出發,這樣才能夠共同發掘問題的核心。
“共生效應”是什麼?
“共生效應”指的就是父母和孩子的立場和追求應該要是一致的,在遇到親子問題時應該要懂得共同協商解決,將一個人的力量轉化為兩個人的力量,這樣同心協力才能夠共同化解矛盾,達到親子關係的長久和諧。
而如果親子雙方都只顧着自己眼前的利益,而不在乎對方的想法,一旦某一方出現了令自己不愉快的行為,另一方就封閉自我,這樣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惡性循環。
“共生效應”對親子關係有哪些好處?
好處一:有利於親子的高效溝通
親子之間無法溝通的原因,根本上來説是雙方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才會導致利益和觀點上的衝突。而“共生效應”意味着雙方成為一個共同體,遇到問題時其解決方向是一致的,這樣親子溝通起來就會更加有效率。
好處二:不會對任何一方造成傷害
傳統的棍棒式教育雖然看起來解決了眼下的衝突,但是卻會對孩子的心靈帶來無法修復的創傷,而父母也會因此揹負着愧疚感。所以説,共生效應相比棍棒式教育,是一種更加和諧的解決方式。
好處三:引起雙方的思考
遇到問題時,親子很容易陷入情緒的困擾,要麼是憤怒,要麼是委屈,而帶着這樣的情緒解決問題,雙方都會覺得越想越憋屈,而不會去想對方的感受。可是共生效應恰恰意味着要從雙方的共同利益去考慮問題,引起一定的思考。
因此,遇到親子關係矛盾時,父母別輕易使用打罵教育,試試“共生效應”。尤其是在遇到脾氣大的孩子時,更應該要冷靜孩子的情緒,試着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跟孩子“硬碰硬”。
遇到脾氣大的孩子,怎麼利用“共生效應”解決問題?
首先,冷靜孩子的情緒,不跟孩子硬碰硬
遇到親子問題時最怕的是雙方沒有人願意妥協,家長在遇到問題時應該先冷靜下來,理智地勸解孩子先冷靜情緒,而不要因為憤怒衝昏了頭腦。想要解決問題,就不要時時刻刻想着如何跟孩子對抗。
其次,跟孩子表態,證明自己的立場跟孩子一致
家長要向孩子説明,自己並不是跟他們對立的,身為家長想的永遠都是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所以,家長要證明自己的立場和孩子一致,消除親子溝通之間的隔閡,這樣才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最後,和孩子共同協商解決方案。
家長不要單方面地制定解決方案,最後導致孩子的逆反情緒更加強烈,更容易跟家長髮脾氣。身為家長應該懂得跟孩子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案,當雙方取得一致時再執行。
白狐baba寄語:
孩子脾氣大,有可能不是孩子單方面的原因,而是家長沒能夠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才會覺得孩子時時刻刻都在跟自己唱反調。身為家長應該懂得巧妙地利用“共生效應”,一起解決問題,讓親子關係能夠長久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