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庭教育的“五把刀”,一刀比一刀更傷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綜合

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曾有一位教育部長特別對家長説過兩句話:

“家長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對孩子要有合理的預期。”

簡單來説,就是:

要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

要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

家長做不到的,絕不強迫孩子做;

孩子想做的,家長理性地引導孩子做。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一言一行都關係着孩子的性格養成和成長髮展。

每一位父母都愛孩子,但是盼子成才心切的父母們,可能無意中把自己逼成了“龍門刀客”,傷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看看下面這五把刀,看看你用過幾把。



第一把刀:溺愛,抹殺孩子自主能力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可以把孩子養廢嗎?

是對他百依百順的溺愛。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想吃什麼就做,想要什麼就給。

有一句話叫“慣子如殺子”,父母越輕易滿足孩子,孩子越容易沒出息。

保姆式地為孩子包辦一切,不僅會毀了孩子,也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很容易養出“白眼狼”。

電視劇《都挺好》裏面的蘇明成就是典型的“啃老”一族,並且“啃”的理直氣壯,而蘇母就是縱容他啃老的“罪魁禍首”。

他就像我們在生活裏常見的,那種被慣壞了的熊孩子,覺得全世界都要圍着他轉,任性而暴躁。

找工作時,蘇母掏錢;結婚時,蘇母掏錢;買房時,蘇母掏錢;裝修時,蘇母掏錢。

最後,把蘇母還把所有養老錢都搭了進去。

蘇母過世後,蘇明成無老可啃的時候,就忘記了愛他父母。

即使在照顧着父親的時候,心裏也滿是嫌棄。

工作上,渾渾噩噩的混日子,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得過且過。

最終,妻子離開他,自己也坐牢。

在原生家庭裏,他一直被無條件滿足,但走出這個家庭,卻再沒有人那樣沒底線地滿足他,原本那個被溺愛的小男孩,就變成了一個長不大的巨嬰。

關於愛,父母總是容易走向極端,要麼吝嗇於給愛,讓孩子從小缺愛,要麼給得太多,捧殺了孩子。

孩子的成長,我們可以參與,卻不能代替。

懂得放手才是真正的愛,你替孩子避開的風險,生活總會如數奉還;

你替孩子走過的路,孩子還要哭着自己重新走一遍。


第二把刀:爭吵,砍掉孩子的安全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父母互相詆譭、爭吵,甚至大打出手,不但會引起孩子的恐懼,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導致孩子易怒易暴,有暴力傾向。

更嚴重的是會讓孩子對家庭充滿了失望,影響今後的交友觀、擇偶觀。

當他感受不到家庭帶給他的愛和温暖,自然他也不會把自己的愛與温暖分享給家人。

之前後台有個粉絲留言説:

“我小時候,就經常聽到爸爸媽媽吵架,都躲在房間裏,覺得每一分都是煎熬;後面長大後,父母吵架時,我就會衝父母吼叫;

現在慢慢地發現,自己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心情不好,就愛摔東西,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主要對象。

這位男生,就受這種不良的家庭氛圍影響,也變得脾氣暴躁。

如果兩人觀點有衝突的時候,可以先各自冷靜一下,事後再談,如果實在忍不住,也要避開孩子再討論。

在孩子面前不詆譭伴侶,是為人父母的一種修養。


第三把刀:對比,沖垮孩子自信心

台灣著名作家劉墉曾説:

“長期處於被父母比來比去陰影裏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體會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賞。




他們的內心就像一片貧瘠荒涼的土地,缺乏原本屬於一個孩子的生機與活力。”

把孩子隨便和別人比較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之一。

如果説中國孩子最大的“敵人”是誰?那一定是別人家的孩子。

很多父母,總是用高倍放大鏡看別家孩子的優點,用顯微鏡看自家孩子的缺點,對自家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

孩子在努力獲得父母認同的過程中,會以父母的要求作為行為規則的標準。

小的時候孩子判斷力往往比較弱,他們不知道父母的要求是否合理,只是努力成為父母稱讚的孩子,逐漸的,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

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認同,就會產生自卑感,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孩子。

父母要懂得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沒太多可比性。

能學習到別人的優點固然好,但是,培養孩子的個性更重要。

父母越愛比較,孩子越自卑,成長越缺乏力量。

反而父母越相信,孩子越自信,成長得越好。

相信孩子,靜待花開。


第四把刀:嘮叨,助長孩子的逆反心

現在的家庭教育中,都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家長喜歡不停地囑咐、不斷地提醒、不斷地督促。

父母一直對孩子叨叨,就等於把自己的話變成噪音,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選擇性失聰,左耳進右耳出,該幹啥還幹啥,讓父母更加抓狂。

其實,嘮叨是最無用的家教,甚至會適得其反。

永無休止的嘮叨,對孩子就是精神上的疲勞轟炸。

沒完沒了的説教批評只會讓孩子心生厭惡,挑起孩子的敵意,使親子之間的矛盾不斷緊張激化。

所以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面對家長的嘮叨時,就產生叛逆心理,孩子的內心往往是:

“你越讓我怎麼做,我就越不怎麼做。”

嘮叨屬於父母的一種負面情緒,實際上是對孩子身心的控制。

為了逃避,孩子會產生牴觸情緒,會啓動選擇性失聰來拒絕或牴觸父母的嘮叨,不但不願意去聽,還會對你的“攻擊”變成“防禦”。

當孩子對父母建立起防火牆的時候,也很容易把我們要傳遞的愛和關懷一併拒絕。

讓嘮叨變成恰到好處的叮嚀。

父母與其嘮叨,不如採取少説、多聽、多行動的策略,適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和探索。


第五把刀:打罵,刺傷孩子自尊心

還記得9月武漢江夏一中14歲男生跳樓事件嗎?

14歲的男生在教室玩撲克牌,被老師請了家長。

男孩母親氣沖沖趕來,看到站在樓道的兒子,扇了兩巴掌。

接下來對男生又是掐脖子又是戳額頭。

母親離開後,他默立了兩分鐘,突然爬上欄杆,一躍而下。

經過搶救,男孩傷勢過重,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人來人往的教學樓樓道,在朝夕相處的同學面前,他的自尊被啪啪兩個耳光打落在地,碎裂成渣。

不管是因為一時氣不過,還是想要給孩子留個教訓,但結果卻是,把孩子推上了不歸路。

事情發生後,我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句話:

“我沒先想過殺我的父母,但我曾無數次想自殺,把命還給他們。”

太令人心酸了。

長期被父母打罵、語言暴力的孩子,他們的心理是很難陽光健康的。

打孩子不是愛,是父母以愛為藉口的發泄。

《原生家庭:如何修正性格缺陷》裏曾寫道:

“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也許在少年時期,打孩子可以起到暫時性的作用,但是等孩子長大成人,那孩子就容易產生自卑、膽小,甚至憎恨、敵對情緒。

童年時捱過的打和罵,將會成為他們與父母、與親近的人、與社會的隔膜。

當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作為源頭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父母一定要及時自查,別讓你錯誤的教育方式,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能否“應試過關”,要用一輩子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