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一定年紀,不語是成熟,不辯是智慧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人與人彼此連接。
有連接就有衝突,有衝突就有是非。
明辨是非是內心的準則,爭辯是非卻只是口舌的搬弄。
莊子説:不遣是非,與世俗處。
聰明人,不爭辯是非,與世俗相處,活得自在從容。
1
不辯,是一種大氣。
蘇軾説:“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世間有大勇的人,被人侮辱誹謗,也能“寵辱不驚,淡定從容”。
清朝有個人叫魏廉訪,他的父親是一名醫生。
有一天,魏老先生被請到病人家中治病,他走後,病人發現藏在枕頭下的十兩銀子沒了。
病人的兒子懷疑是魏老先生拿的,魏老先生不加辯解,就把銀子給了他。
後來,病人康復,在牀下找到了銀子。
病人帶兒子一起登門道歉,老先生卻毫不介意。
魏老先生説:“我受點委屈不要緊,讓你心情安順,快點康復更重要。”
父子倆感激涕零,叩頭不止,從此魏善人的名聲也傳開了。
古人常説:德為福壽之本。
魏老先生兒子後來高中進士,官至臬台,老先生八十歲的時候,還得到了皇帝的封誥。
莊子有言: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大智慧大而化之,小聰明才會爭論是是非非。
人生難免會受委屈,有大格局的人,不爭眼前的榮辱,不在意一時是非。
遇到責難,忍辱不辯,退一步讓一分,用自己的力量去揹負、化解是非。
他們內心大氣而篤定,寬容而仁慈,福澤也比常人深厚。
2
不辯,是一種豁達。
莊子説:“夏蟲不可語冰。”
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季。
它沒見過冬天的冰雪,沒有感受過冬天的寒冷,你説再多也是白費口舌。
所有的爭辯,都必須是共同層次的交流。
層次不同,爭辯不僅沒有意義,還會帶來災禍。
2017年,28歲的演員劉潔帶未婚夫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外婆。
上樓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一個醉漢,醉漢罵罵咧咧,雙方隨即理論起來。
醉漢爭論幾句就掏了刀子,女孩被刺中要害身亡,她的未婚夫也受了重傷。
幾句無謂的爭執,就這樣葬送了一個女孩的生命。
世界這麼大,什麼樣的人也有,不是所有人都講道理,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爭辯。
蘇軾在黃州,也曾被醉漢衝撞,他卻毫不在意,一笑而過。
狗咬了你一口,認倒黴就是了,何必再去咬它一口。
退讓不是軟弱,而是一種豁達。
人活到一定年紀,不語是成熟,不辯是智慧。
3
不辯,是一種格局。
莊子説:“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萬物都有其存在價值和依據,所謂的是非對錯,都是別人強加的。
一個人見識得越多,就越明白爭辯是非沒有什麼意義。
禪師問一個年輕人:“我手裏有一堆爛泥和一粒金子,你選哪個?”
年輕人説:“當然選金子。”
禪師説:“如果你是一粒種子呢?”
爛泥和金子,價值的高低不是看本身,而是取決於你是誰。
立場不同,選擇不同,是非的觀念,也就不一樣。
知乎上就有個問答:“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中有一個高讚的回答這樣説道:
“懂得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天然正確和絕對政治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伸出來的思考方式。”
一個人的眼界越開闊,看問題的角度也更多元,越能包容不同,爭辯也就越少。
不辯,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因為見識多了,明白多了,內心也就不再狹隘,不再偏執。
4
不辯,是一種成熟。
五台山金閣寺的門口掛着一幅對聯:看破世事難睜眼,閲盡人情暗點頭。
一個人閲歷越豐富,就懂得沉默,面對是非總是一笑而過。
他們見識的太多,不會大驚小怪,不會固執己見,更不會在意別人的評頭論足。
宋朝宰相呂蒙正,從小家貧,中了進士之後,因為皇帝賞識,沒過幾年就升任參政。
下朝的時候,有人在背後譏諷他:“一臉寒酸樣,也配參政嗎?”
他卻假裝沒有聽到,頭也不回往前走。
身邊的同僚憤憤不平,想要回頭理論。
他拉住同僚説:“不必理會,他怎麼説是他的事,與我又沒有什麼損傷。”
身邊的人為之折服,説他將來必能當宰相。
果然,他後來做到了宰相。
莊子説:“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一個內心豐盈的人,別人的讚歎不能讓他更用力,別人的非難不會讓他更沮喪。
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只為自己而活。
別人怎麼看我們,是別人的事。
安心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修行。
佛經有云:“不辯是非,得大自在。”
人生就像水一樣,越攪動越渾濁。
停止攪動,才能重回清澈。
不爭辯,人就會少去很多的煩惱,活得自在而灑脱。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