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超過半數的槍擊事件,在美國警察趕到現場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美國《紐約時報》6月22日以“誰阻止了帶槍的壞人”為題發文稱,近期一項對美國過去20年發生的433起“活躍槍手”襲擊案的研究發現,有一半以上的槍擊案其實在執法部門到場之前,就已經以槍手逃跑、自殺或是旁觀者出手制止收場,“只有持槍好人能阻止持槍壞人的説法是錯誤的。”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所謂的“活躍槍手”(active shooter)指的是一名或多名槍手在人員密集場所開槍射殺或傷害無關人員的案件,這一概念不同於需要統計死亡人數的“大規模槍擊案”,往往也包含傷亡人數較少的槍擊事件。
根據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高級執法快速反應訓練中心(ALERRT)與聯邦調查局(FBI)的合作研究,在不包含家庭槍擊案和幫派襲擊的情況下,從2000年到2021年,美國“活躍槍手”襲擊案至少發生了433起,事件頻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僅2021年就有61起,相當於平均每週發生一次以上。
2011年至2021年美國“活躍槍手”襲擊案數量明顯呈增長趨勢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美國研究人員對這些槍擊案進行分類後發現,實際上超過半數的“活躍槍手”襲擊案是在美國警察抵達之前就已經結束,其中185起案件的槍手直接逃跑或是自殺,64起則是被旁觀者以不同方式阻止。
有大約四分之一的槍擊事件(113起)都以兇手逃離現場告終。ALERRT研究主任亨特·馬丁戴爾(Hunter Martaindale)分析稱,由於“活躍槍手”襲擊案通常是沒有計劃的,因此攻擊者可能會更傾向於在犯案之後逃跑。
美國警察趕到現場併成功阻止槍擊事件的案例一共有131起,佔比不到三分之一。根據現有的數據,美國執法部門平均需要三分鐘時間趕到槍擊案現場。但考慮到槍擊案件的特點,即使美國警察能夠迅速趕到現場,往往也無法阻止大規模的人員傷亡。
馬丁戴爾指出,如果襲擊者非常擅長使用手中的槍支,他們完全有能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傾瀉彈藥。在2019年俄亥俄州代頓市的槍擊案中,值班警察在案件發生的32秒之後就擊斃了槍手,但此時槍手已經在市中心的酒吧外朝26人開槍並造成9人當場死亡。
2019年俄亥俄州代頓市槍擊案發生時,值班警察迅速做出反應 圖自美媒
即使迅速到場也不代表美國警察就有能力快速阻止襲擊。2019年的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夜總會槍擊案中,當地警察兩分鐘就趕到了現場,但直到三個小時後才擊斃槍手結束襲擊,而這起案件導致49人死亡。
美國的擁槍團體往往會以“持槍好人阻止壞人”的突出個例來反對控槍,但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研究槍擊案件的學者亞當·蘭克福德(Adam Lankford)指出,所謂“武裝公民擊斃活躍槍手”的場景其實非常罕見,在433起槍擊案中僅出現了22例,其中有10名開槍的旁觀者實際上還是保安或者不當班的警察。
根據《紐約時報》列舉的數據,旁觀者阻止“活躍槍手”襲擊案的次數也不過只有64起,其中42起是通過開槍以外的手段制服襲擊者。
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在案件現場出現超過一名的非執法武裝人員反而更容易導致混亂、造成更為可怕的結構,例如在2021年科羅拉多州阿爾瓦達發生的槍擊案中,一名持槍旁觀者打死一名襲擊者之後,當地警方卻誤把他當成了槍手並錯誤地將其擊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則是槍手自殺的比例。在這433起“活躍槍手”襲擊案中,總共有110起以槍手當場自殺告終,約佔到總數的四分之一。蘭克福德指出,這些人似乎多數在槍擊案之前就有自殺意向,一些人甚至希望激怒執法部門迫使他們殺死自己。
對於回顧了四百多場槍擊案得出的結果,蘭克福德直言,這些“直接、無可爭辯的經驗”表明,“好人持槍就能阻止壞人持槍”的説法是錯誤的,多數槍擊案早在美國警察到場之前就已結束,有半數情況是以襲擊者自殺或是逃跑收場。
近一個月前導致21人死亡的得州小學槍擊案中,美國警方的表現就引起極大的爭議。據地方媒體《得克薩斯論壇報》報道,嫌疑人進入事發建築3分鐘後,就有3名警察攜帶兩支步槍抵達,但從到達學校到攻破大門、結束與槍手的對峙,警方足足花了1小時14分鐘。
得州公共安全部門主任史蒂文·麥克勞(Steven McCraw)21日也承認,槍擊案與警方失職有關,他批評當地警方的處理方式是一次“悲慘的失敗”,與過去數十年的訓練背道而馳。
美國得州小學槍擊案發生期間,當地警方與槍手長時間對峙 圖自美媒
在愈演愈烈的槍支暴力點燃美國民眾不滿的同時,美國政治的撕裂卻讓控槍走得舉步維艱。美國會參議院22日公佈了一份控槍法案,程序性試投票中獲得64票贊成通過。這意味着法案有望在本週結束前在參議院通過,然後在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投票,並最終送往白宮給美國總統拜登簽字。
然而這份“温和”的法案既沒有限制新型殺傷武器和大容量彈匣,也沒有將購買自動武器的年齡門檻從18歲提高到21歲。《今日美國報》指出,協議顯然不足以終結兩黨圍繞槍支的爭論,民主黨人試圖推動更多的槍支限制,共和黨人則把槍支權利作為中期選舉的關鍵籌碼。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