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聞記者 文翰
轉供電通常是指電網企業無法直接供電到終端用户,需由其他主體(包括但不限於商業綜合體、產業園區、物業、寫字樓等經營者)轉供的行為。
今日(4日),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市場監管部門深入推進“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開展轉供電環節價格專項整治,有效減輕企業經營成本。並在全市推廣使用“轉供電費碼”, 打通了落實電價政策的“最後一公里”。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士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檢查轉供電主體1394家,檢查發現涉嫌違法行為的轉供電主體151家,行政處罰75家,責令退還多收電費1948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13萬元,罰款1644萬元,全市降低用電成本惠及99.54萬工商企業用户,減免電費14.35億元,為減輕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用電成本,確保把國家降低工商業電價的政策紅利傳導至終端用户作出了積極工作。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還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國網市電力公司聯合印發了《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四部門關於限時將國家降低工商業電價優惠政策紅利傳導至終端用户的通知》,向轉供電主體印發告知書,提升其誠信守法經營意識。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查不及時傳導降價政策、違規亂加價、多收電費等違法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
其中,北碚區局查處的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擅自制定屬於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範圍內的商品或服務價格案,罰沒128.7萬元。大渡口區局查處某智慧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第二分公司在轉供電環節自立收費項目案,罰沒20.68萬元。
目前,全市推廣使用“轉供電費碼”,通過終端用户電費電價信息比對,將轉供電環節加價幅度劃分為30%及以上、15%-30%、15%及以下三個區間,分別表示風險程度為疑似高風險、疑似中風險和疑似低風險,對應生成紅、黃、綠三色碼向終端用户展示。供電企業定期向市場監管部門傳遞轉供電費碼信息,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市場監管部門健全轉供電環節價格行為“風險預警+精準監管+案件查處”的常態化機制,根據傳遞信息,對可疑行為及時開展核查處置,切實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等終端用户用電成本,打通了落實電價政策的“最後一公里”。
下一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與發展改革、電力等部門和單位的協調配合,繼續推廣使用“轉供電費碼”,督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各類違規加價問題,依法嚴肅查處價格違法行為,推動轉供電環節價格監管常態化,確保政策紅利傳導到位,為優化良好營商環境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