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2月份茶哥曾報道過一起汽車碰撞事件,當時一輛比亞迪漢EV通過路口時,被高速行駛的名爵5正面撞上了駕駛側車身,結果MG5車頭潰縮,A柱無明顯變形,有效吸能保護車內駕乘人員;而漢EV左側前後排車門受損明顯,駕駛側氣囊也順利展開提供保護,更值得一提的是,漢EV沒因激烈碰撞電池短路起火。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發生事故固然糟心,但這個遠比實驗室碰撞測試真實的案例,也告訴大家,買車前老被提及的安全,並不是單單一個碰撞成績可能囊括得了。誠然,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除了廠家給車輛配備的安全配置、權威機構公佈的碰撞測試,又怎麼全方位瞭解一輛車的安全性呢?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這點比亞迪給了很好的榜樣。近日,比亞迪敞開了位於深圳總部的整車碰撞試驗室,又亮出了開放/封閉場景的道路模擬試驗,讓茶哥在內的媒體參觀個夠,剖析貫穿一輛車生命週期的安全測試有多麼的嚴苛。

就拿“陸地坦克”比亞迪漢為例,去年上市之前就“撞掉了”500台試製車,而且這樣的“毀車”過程還在繼續。工程師告訴茶哥,即便一輛新車“千錘百煉”後投入市場,研究院對其的測試仍在繼續,會綜合車主反饋、事故案件、機構碰撞數據等,投入下一輪安全測試中。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這真夠“理工男”精神的,認定一件事就要專注到底。這種“技術宅”追求類似比亞迪內部的“LACU策略”,在車型定義階段對整車性能進行逐條定義,主要指標被拆為十幾條。以漢為例,其安全性能就被定義為“L”級別,即要達到“行業領導地位”。(LACU策略-L:Leading 行業領導地位;A:Among 行業領先地位;C:Competitive 行業內具備競爭力 ;U:Uncompetitive 行業內不具備競爭力)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比亞迪漢採用了高安全車身,其中軍工級的熱成鋼用料43處,白車身熱成鋼材97kg,是自主品牌量產轎車的第一,接近第二名的2倍。

有了這樣的“小目標”,其後的設計工作都得圍繞去做,當然這過程中有無數待攻堅的難點,其中茶哥認為最難的是“安全性仿真設計”,一切模擬事故現場,測試整車、系統、子系統和零部件在發生碰撞時的被動安全,並根據實驗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不斷優化,這過程就意味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我們在比亞迪整車碰撞實驗室外,目睹了在一個大型停車場,“齊刷刷”排列着不下50台報廢車輛的“名場面”,這些試製車之前都經歷了一個或多個碰撞測試,用最真實、最觸目驚心也最“笨拙”的方式,給研發人員提供數據。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比如説:車頂靜壓、正面25%偏置碰撞、正面40%重疊可變形剛性壁障碰撞,追尾、正柱碰等高強度碰撞測試,還有極端交通事故中出現概率極少的超高難度小偏置碰撞,孜孜不倦的工程師每天都在這做實驗。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實驗的數據會以哪個標準來衡量呢?”市場老是抱怨安全國標定得低,而比亞迪實驗室可以滿足國標、美標、歐標、C-NCAP等法規試驗要求,還能根據實驗進行各類研發試驗,“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特性,做更復雜的安全測試,比如碰撞後試製車每隔時間不同角度的翻轉,觀察車內液體和電池的狀態。”在溝通過程中,比亞迪工程師們很注重聆聽媒體對安全的疑問,有問必答,當談到時下大家關心的電池安全話題時,還很健談,不是傳統“技術宅”呆板的形象。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新能源汽車因為電池組結構、佈局等問題,它的車身重心都會較同級別轎車低,車身側面整體剛度也會更高,但不意味着一定比同級燃油車更安全。新能源車自燃就是個痛點,以前説針刺實驗是鋰電池繞不過的“珠穆朗瑪峯”,而漢EV搭載的“刀片電池”,很“從容”地過了。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針刺試驗具體過程用直徑5mm的鋼針,以垂直角度貫穿充滿電的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鋼針刺入後,三元鋰電池殼體迅速膨脹、爆炸,而刀片電池的電壓和表面温度,都非常穩定。去年3月底“攻堅”針刺試驗一役,讓比亞迪刀片電池一夜成名。

但仔細想想,世間哪有“容易”一詞,學霸只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罷了。比亞迪的工程師還向茶哥透露了個小細節,在這間早在2013年就被國際汽車權威雜誌授予“最佳碰撞試驗室”大獎的實驗室做測試,沒有常規“朝九晚六”的上下班時間,只要測試團隊準備就緒,就能開啓實驗,即便如此這間實驗室也時常爆滿,忙碌起來每天做2-3個大型碰撞實驗。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這房間裏坐着的是比亞迪身價最高的員工—碰撞測試用的假人,別小看這些不同年齡、性別完備的假人家族,身價加起來要幾千萬元,他們身上密佈傳感器,陳列房間温度需常年控制在20-22度;他們能幫助工程師,在汽車發生碰撞時,最大限度還原車內司乘人員的真實狀況,以便提供更完備的保護方案。

誠然,一輛好車光在各類被動安全測試表現優異還不夠,高可靠性和長壽命也是打動市場的必須條件。據瞭解,目前行業標準,15萬公里的整車壽命,能覆蓋90%用户需求,而市面上大部分高檔車的設計壽命是30萬公里,而比亞迪漢目標為60萬公里,比通用標準多一倍。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那麼在試驗中,怎麼模擬60萬公里的實車道路測試呢?第一個是路試,這也是目前各大車企對新車上市前做的常規測試,天南地北百般“虐車”,工程師們組織車隊自駕方式,從海南到漠河,從冬天的牙克石再到夏天吐魯番,收集全國各地路況、温度、濕度數據,還沿途測試充電設施的適配程度。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第二是運用大量國際領先的高精尖測試設備,這也是比亞迪把控嚴苛質量最重要的一環,比如“24通道道路模擬試驗”,與絕大多數品牌使用的4立柱試驗枱相比,多還原79%的路況場景,覆蓋用户的95%路況。一台比亞迪漢的試製車會在這個台架上連續顛簸45天,並做3輪測試,相當於實車在測試路面上行駛100萬公里,是同級車型測試量的3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對漢的測試里程,是以等效用户實際行駛100萬公里算的,並不是目標壽命的60萬公里,這樣的設計茶哥認為好處有二,一是冗餘度更高,實際耐久性更強;第二是更加貼近中國用户的複雜使用場景,工程師們當時在設置100萬模擬路面時是融合德國專家幾十年開發經驗,並綜合比亞迪新能源車用户的需求得出的。

在參觀交流過程中,茶哥發現了一個小細節,比亞迪的研發團隊會把很多“極端情況”考慮到實驗中,——“然而你們都不是偏執狂,為什麼如此強調呢?”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理工男”氣質頗濃的工程師也是用了比亞迪漢的例子告訴我,“利用CAE仿真數據,我們可以設計出漢的高安全車身,但CAE仿真並不能完全確認5%指標項,剩下的只能由我們去發現一些更極端場景下的車輛性能,安全和更安全之間的差距,往往就在這5%。”

追求這5%的差距,還挺吃力不討好的,佔比雖小但要求車企持續投入相當巨大的資源,研發團隊每天也要以歸零心態去審視試驗,精益求精。誠然,這樣的安全測試標準又是否過於嚴苛呢?這裏就體現出一個汽車品牌對待自家車輛品質和安全的態度了。而比亞迪的工程師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在實際用車場景中,哪怕只有1%發生概率,就需要在實驗階段去測試和驗證,只要來源於生活就不算過分。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回程的路上,茶哥與一位開比亞迪秦EV的出租車師傅聊了起來,他之前開過不少新能源車,還是找回比亞迪的車開,他笑説:在那麼多新能源品牌車型中,還是比亞迪的車型適配性最好,充電最快。簡單的一句肯定,背後藴含着多少千錘百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17 字。

轉載請註明: 毀500+輛試製車才推出一款新車,在這汽車品牌裏見慣不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