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得以正常發展的根本所在。然而隨着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温室效應、能源問題、生物滅絕危機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生態環境的恢復和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汽車作為人們常見的交通工具,隨着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汽車的擁有量也越來越多。而傳統汽車皆為燃油汽車,其排放的尾氣對大氣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加上如今的能源問題,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刻不容緩。汽車本就是製造業的重要領域,對國家經濟發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被各國無比重視。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我國與日本儼然走出了兩條不一樣的道路。中國選電能、日本選氫能,這場“國運之爭”,誰能賭對?
日本作為老牌製造業強國,在汽車製造領域素來享譽全世界,對它有着不錯的評價,其本身的汽車製造水平也處於國家前列。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日本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立馬進行了相應的研發。但是日本作為一個土地面積小,包括石油、煤炭在內的各種能源存儲本就不足,在新的機遇面前,他們自然要全力擺脱這一掣肘。如今的發電方式依然以火力發電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自然不會選擇電動汽車領域,加上未來的不確定因素和氫能被人們寄予眾望,日本就把新能源汽車壓在了氫能源上面,如今也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中國向左、日本向右,新能源是一場“國運之爭”。與日本不同的是,我國則是選擇的電動車領域。並且這次機遇對我國更為重要。要知道,石油的國際紅線為50%,但我國的石油進口率卻居高不下,達到了70%左右,一旦被人們控制馬六甲海峽等重要海運通道,後果不堪設想。我國必須要儘快抓住時間將汽車引至其他方面進行發展。電動汽車無疑在這時進入了我國發展戰略之中,作為許多國家的選擇,我國也對其進行了各種扶持。
據悉,我國曾先後向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補貼了3000億元,但卻收效甚微,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突破。相反,不少企業甚至以此為名頭來進行資金的套取。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引入美國新能源汽車大企特斯拉入駐,甚至給予了任何人都想象不到的優惠政策。無論是錢還是地,亦或者是其他方面,我國都儘量滿足,只為儘快填補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空缺。當然了,這也是為了刺激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而建立起國產品牌。雖然有一定的危險程度,但就目前湧現出的蔚來、小鵬和理想而言,還是不錯的。
那麼話説回來,這次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押寶,我國和日本究竟誰能更勝一籌,從而笑到最後呢?這個真的不好説,畢竟兩者各有長處,雖然目前來看,電動汽車發展的更好,但氫能源可是在未來被給予了重大希望的。不過就電動汽車和氫能源汽車的現狀來比較一下的話,還是可以的。
電動汽車與氫能源汽車相比,相關生產技術更為成熟,尤其是在能源方面。電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人類的掌握程度還是十分嫺熟的。但氫能源就不同了,無論是在制氫、儲氫方面,還是加氫方面,都有着不小的難度,與電能還是無法相比。
從制氫方面來講,並不是簡單的電解水那麼簡單,而是更為複雜的技術。目前日本主要採取的是化石能源制氫以及工業副產製氫兩大領域。前者依靠化石能源主要為煤炭和天然氣,擺脱了石油;後者的工業副產也主要體現為氯鹼廠的食鹽水物理吸附制氫的方法。這些能夠滿足日本的需求,卻無法滿足中國的市場需求,這也是我國不選擇氫能源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在儲氫和加氫方面,目前並沒有一個特別嫺熟的技術能夠完成,面臨着不小的損失。
而且氫能源汽車的本質其實也是電,只不過這個轉化是在汽車內部發生的。通過加入的氫氣完成燃料電池的發電,從而達到汽車的正常運行,其轉化效率也較為低下。而且該燃料電池中還需要用到鉑這一金屬材料,進一步提高了成本。
當然了,氫能源汽車與電動汽車相比,也有優勢存在,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能源補充用時。氫能源汽車加氫一般只需要幾分鐘即可完成,和傳統汽車相比沒有多大的區別,防止有緊急情況發生時而汽車無法應用的場景發生。而電動汽車最快也需要2-3個小時才可以,續航能力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無論是氫能源汽車,還是電動汽車,同為新能源汽車的它們仍然需要很長的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完善。不過不論最終哪一個獲得全面突破而徹底完善,對整個世界而言,其實都是一件極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