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為推翻“羅伊案”邀功?看美式政治極化下的“人權”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評論員 關末

當地時間6月2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做出判決,推翻了在美國墮胎權問題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認定墮胎權並非美國憲法藴含的公民權利。

1973年“羅伊案”判決通過,明確在一定期限內美國婦女有接受墮胎手術的權利,如今,制定墮胎法的決定權又被下放到了各州。也就是説,婦女究竟能不能墮胎,不取決於個人意願與醫師建議,而是要看生活在哪裏,以及是否有財力支持自己去“異地墮胎”。對於這樣的變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大讚其“將惠及每一個人”,還表示“今天的勝利”是因為他在任期內將三位保守派大法官送入了最高法院,“能這樣做是我的榮幸!”而現任總統拜登則怒斥,最高法院犯了“悲劇性錯誤”,這一裁決“使美國倒退了150年”。

特朗普為推翻“羅伊案”邀功?看美式政治極化下的“人權”

事實上,墮胎一直都是美國最具爭議的議題之一。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其更成為共和黨-保守派與民主黨-自由派的博弈焦點。在過往爭辯中,為了證明自身立場的合理性,兩方政客句句不離“人權”,把有關“生命權”與“選擇權”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也讓這一複雜的社會話題與美國政治極化捆綁得越來越深。而以更大視野看,這樣的分歧、撕裂在美國社會無孔不入,無論是對外政策、税收、種族等聯邦層面的關切,還是墮胎、擁槍等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總會在被各方力量反覆撕扯的過程中變得一地雞毛。比如,接連慘案之下,美國終於在這兩天通過了一份針對槍支暴力的跨黨派法案,可其中卻並未體現控槍派的關鍵主張。有觀察人士指出,今年11月即將開始中期選舉,“打折版”法案不過是向各自選民宣佈勝利的幌子,沒有人想真正解決問題。

水火不容,為鬥而鬥;朝令夕改,相互拆台。政客們演得起勁兒,可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一方面,只會引發更大範圍的衝突。仍以推翻“羅伊案”為例,早在今年5月初,關於墮胎法判決的草案一經泄露,許多支持墮胎權的民眾就走上街頭抗議。如今法槌落下,更多混亂乃至暴力對抗正在全面上演。抗議者包圍亞利桑那州議會大廈;民眾當街焚燒美國國旗;還有人爬上華盛頓的弗雷德裏克·道格拉斯紀念大橋釋放“煙霧彈”……在“未來一片灰暗”的預期下,“以暴制暴”進入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只會讓所謂“三權分立”的公信力進一步坍塌。眾所周知在美國,很多解決不了的政治矛盾,最後都由最高法院來裁決。但從此番特朗普的瘋狂邀功中不難看出,其此前的提名可以説直接改變了最高法院的生態。眼下,美國引以為傲的“三權分立”制度,正遭到越來越多質疑,很多人認為大法官的投票就是以黨派和意識形態劃線的。根據最新民調顯示,53%的受訪者認為最高法的裁決“主要出於政治動機”,對最高法的信心也降至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

最近,一則2006年拜登接受訪談的視頻曝光,視頻中他侃侃而談,稱“墮胎不是一種權利和選擇”“我們應該關注如何限制墮胎的數量”……這番表態似乎與其今日的義憤填膺大有不同。究竟是因為時間太長忘了自己説過的話,還是因為選票太香不得不與特朗普唱反調,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美國社會仍將朝着黨爭極化的方向愈演愈烈,民眾訴求仍舊無人在意。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3 字。

轉載請註明: 特朗普為推翻“羅伊案”邀功?看美式政治極化下的“人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