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連線 | 那些抗疫帶來的改變——各國民眾點滴感悟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週末聚餐已不是休閒首選,街頭人潮已成昨日風景……一年多來,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習慣。“理智戰勝情感”,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民眾正在適應抗疫帶來的變化,這背後是人們早日戰勝疫情的期盼。

更多人主動戴口罩

  為防控疫情,世界各國紛紛出台“口罩令”,要求在某些場合強制戴口罩。

  “戴口罩對我來説是一件大事。”韓國首爾市民劉昇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由於鼻炎,戴口罩曾讓他感到難以呼吸。

  但如今他逐漸習慣了戴口罩的日常,如果哪天出門忘記戴還會被別人盯着看,“感覺很尷尬”。

全球連線 | 那些抗疫帶來的改變——各國民眾點滴感悟

  2月10日,戴口罩的乘客在韓國首爾站準備坐車回家過節。新華社發(李相浩攝)

  口罩讓人們面對面交流的體驗大打折扣,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戴口罩是“科學的、正確的”抗疫措施。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居民布魯·伊洪貝萊看來,戴口罩雖然是一種限制,但這是為了更多人的利益。伊洪貝萊希望所有人都能一直嚴肅對待疫情。疫情剛暴發時,大家都嚴陣以待,但如今一些人似乎放鬆了警惕,這令他感到擔憂。

更多人願意打疫苗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本月早些時候發佈調查報告説,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在14個國家開展的抽樣調查顯示,民眾對新冠疫苗的接受度在一半以上國家都呈上升趨勢,多數國家受調查者對疫苗副作用的擔憂呈下降趨勢。總體上近58%的受調查者表示他們願意接種新冠疫苗,英國受調查者的接受度最高,今年2月的調查顯示達到近77%。

  參與該調查項目的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奧勞·達爾茲説,民眾對新冠疫苗的接受度在提高,但數據也顯示一些國家還需做更多工作來給人們信心,消除他們在接種方面的擔憂。

全球連線 | 那些抗疫帶來的改變——各國民眾點滴感悟

  3月13日,醫務人員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展示新冠疫苗。新華社發(邁克爾·特韋爾德攝)

  英國國際醫生協會全國主席錢德拉·坎內甘提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接種疫苗是抗擊疫情的一個轉折點。自從開始接種疫苗後,可以觀察到病毒傳播趨緩,發病率下降,需要入院治療的病例數也大幅減少。

  阿根廷紀錄片導演阿古斯丁·拉克雷斯説,醫學研究已經表明新冠疫苗是有作用的,“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接種,任何一款都行”。

更多人適應“雲”生活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能外出度假,沒有公共活動,無法聚會,一些父母甚至不得不勸説在外工作的孩子不要歸家。

  拉克雷斯説,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不能任意旅行,因為家人離他非常遠,“我非常思念他們”。

  現居英國的達妮卡·安傑拉·馬科斯是一家國際非營利機構的員工。疫情給她帶來的一個很大沖擊是親人去世時不能陪伴左右。她的爺爺去年年底在美國去世,由於疫情,她和家人無法參加葬禮。

  “我們在視頻會議軟件上觀看爺爺的葬禮,整個過程感覺很艱難。”她説。

全球連線 | 那些抗疫帶來的改變——各國民眾點滴感悟

  3月8日,一名戴口罩的男子在英國倫敦街頭行走。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

  英國雷丁大學水文學教授漢娜·克洛克感慨,所有東西都被新冠疫情影響了:“我的科研工作、授課、日常生活,我的幸福感以及我的健康都受到很大沖擊。”

  疫情也促使人們探索生活和工作的新方式,如今已離不開“雲”。克洛克説,她相信大家都能逐漸找到新的應對方式,如在線工作意味着能更容易與一個遠方的人展開對話。現在人人都在學習如何通過在線方式做好自己的事、如何最大限度利用這一新機遇。

  坎內甘提也説,不同行業都在審視新的工作方式,這些趨勢帶來的影響是逐步顯現的,等到疫情結束時就會形成新常態。(執筆記者:葛晨;參與記者:彭天瀟、汪平、張家偉、金晶、倪瑞捷、田明;編輯:彭茜、欒海、黃堃、唐志強;剪輯:闞靜文、謝彬彬、沈浩洋)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4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連線 | 那些抗疫帶來的改變——各國民眾點滴感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