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馬克龍找到了他的“撒切爾”

法國總理府馬提翁宮迎來了它的第二個女主人。


當地時間5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伊麗莎白·博爾內為法國新總理,負責組建新政府,由此博爾內成為了法國現代史上第二位女總理。


其實,早在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之前,時任法國總理卡斯泰就流露出了離開的想法,表示如果馬克龍成功連任,那麼他將帶領內閣辭職,以此為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政黨注入新活力。


馬克龍在贏得大選後,投入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尋找新活力的“代言人”,最終敲定博爾內接替卡斯泰。法國共產黨人法比恩·魯塞爾形容稱,“馬克龍找到了他的撒切爾。”


這一任命得到了博爾內的前輩、法國史上首任女總理克勒松的肯定。克勒松稱讚博爾內是一個非凡的人物,在公共和私營部門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法國政治是時候再換上一個女人了。”


不過,接過總理之職的博爾內並非就此高枕無憂,距離法國6月國民議會選舉還有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只有馬克龍領導的執政聯盟在議會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她才可能繼續擔任法國總理。


“我把提名獻給每一個法國小女孩”


當地時間5月16日晚,博爾內穿着天藍色外套、黑色職業裙裝出現在權力交接儀式上,正式就任新一屆政府總理,成為法國現代史上第二位女總理。


在就職演講中,博爾內表達了自己被任命為總理的激動,“我要把這份提名獻給每一個法國小女孩”,並鼓勵她們要一路追尋自己的夢想。


早先已遞交辭呈的卡斯泰也在交接儀式上誇讚博爾內“為人正直”“富有能力”,還向她傳授了身為過來人的經驗。他笑着稱呼博爾內為“總理夫人”,然後説道,總理的角色並不能免於曝光和批評。“親愛的伊麗莎白,人們甚至説,這就是它被創造出來的原因。”


交接儀式上氣氛一片和諧,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提名前的曲折。


有人説,馬克龍找到了他的“撒切爾”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6日,法國巴黎,法國新任總理伊麗莎白·博爾內在總理府與前總理卡斯泰舉行權力交接儀式,正式就任新一屆政府總理。圖/IC photo


自成功連任以來,馬克龍在選新總理上費了大工夫。《紐約時報》指出,馬克龍在提名新總理一事上,花費了異乎尋常的時間,引發外界數週的猜測。


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位新總理會是一名女性。


早在2017年總統競選時,馬克龍就表示要任命一位女總理,該承諾卻遲遲未能兑現。雖然他打造了男女部長數量相等的政府,並在改組後讓女性官員數量一度超過男性,但他一直被批評“身邊圍繞着一羣主要由男性顧問和心腹組成的團隊”。


出現一位女總理也符合選民的期待。據法國民調機構Ifop調查顯示,有74%的法國民眾表示,他們想要一位女總理。


此外,馬克龍需要借總理人選向外界展示,他聽到了選民的失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母耕源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雖然馬克龍贏得了總統大選,但無論從棄票率還是馬克龍與勒龐不斷縮小的選票差距來看,法國社會分裂情況非常嚴重,極左極右上升勢頭明顯。6月國民議會選舉迫在眉睫,馬克龍也想選擇一個能夠平衡左右翼的總理。


外界普遍預計他將提名一位有左翼和環保政策背景的女總理。法國電視一台(TF1)透露,馬克龍接連向兩位社會黨資深女性拋出橄欖枝,但她們因與馬克龍政策理念不合等原因,拒絕了這份邀請。如此局面下,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黨候選人讓-呂克·梅朗雄甚至發文諷刺“根本沒人想要這份工作”。


幾番權衡之下,馬克龍最終選擇了博爾內。


博爾內的女性身份體現了馬克龍在新任期內爭取男女平等的努力。她在政治生涯初期曾在法國傳統左翼官員手下工作,但在加入馬克龍政府後推行過一系列相對靠右的政策,也受到中右翼的尊重。博爾內幾乎符合馬克龍用人簡歷上的所有要求。


新總理是個“低調工作狂”


其實在博爾內獲得任命提名之前,她在法國國內的關注度並不高。根據Ifop4月份的民意調查,大約有45%的受訪者對她一無所知。


博爾內的確過着十分低調的生活,她於1961年出生在巴黎,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去世,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在學業上,博爾內就讀於法國知名的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是個愛好數學的“理科女”。博爾內曾説,數字能讓她感受到安心和理性。


博爾內的政治生涯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最初她與法國傳統左翼社會黨聯繫較為緊密,也總自稱為“左翼女性”。2014年,博爾內在法國前環境和能源部長塞戈萊納·羅亞爾手下工作。2015年,她又成為國有運輸公司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的首席執行官。


博爾內不僅在公共和私營部門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還被同事評價為實打實的“工作狂“,她可以一直工作到凌晨3點,等到早上7點再回來繼續工作。”


有人説,馬克龍找到了他的“撒切爾”

法國新總理博爾內是誰?社交媒體截圖


2017年,博爾內開始了與馬克龍的故事。她先加入了共和國前進黨,並在馬克龍首個總統任期內接連出任交通部長、生態轉型和團結部長、勞工與社會事務部長。


博爾內擔任交通部長期間,正值馬克龍對法國鐵路系統進行改革,儘管遭遇大規模罷工,她還是設法將法案通過。英國《衞報》指出,她正是以能順利處理困難政策而為人所知。馬克龍的盟友克里斯托弗·卡斯塔納還給博爾內起了個綽號——“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部長。


負責勞工事務後,博爾內又在與工會的交鋒中塑造了“強硬談判者”的形象。在她的任期內,法國失業率降至15年來的最低水平,青年失業率降至4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美聯社指出,她也因實施改革措施,削減失業者的福利,而備受工人和左翼選民批評。


正因如此,博爾內的總理任命讓極左翼政客尤為不滿。梅朗雄甚至稱,博爾內的任命標誌着法國將進入“社會與生態虐待”的新時期。梅朗雄還質疑她的左翼身份,“我們只是被告知她有左翼色彩,我不知道她擔不擔得起這個標籤。”


縱觀博爾內的從政簡歷,她是一名典型的“技術官僚”。母耕源表示,博爾內個人比較低調和務實,這也是“技術官僚”的明顯特徵。除此之外,她最大或者説最重要的特點是對馬克龍的政策非常忠誠,可以預見未來她將尤為堅定地推進馬克龍主導的改革措施。


不過,在為馬克龍新政府擘畫藍圖之前,博爾內要先經歷一次“大考”。


長期任職或變臨時合同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法國的國民議會選舉每5年一次,選舉決定着577名國民議會議員席位如何分配。當地時間6月12日和19日,法國577個選區將進行議員選舉,每個選區通過兩輪選舉制選出一名議員。


議會選舉對總統的議事日程發揮着決定性作用。英國《衞報》指出,如果未來馬克龍想在養老金和福利改革方面擁有自主權,就必須在議會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這也是博爾內當前的首要任務。


另外,博爾內的總理能當多久也倚仗此次選舉。法國是半總統制國家,總理由總統任命,但議會可以通過不信任投票迫使內閣辭職,所以總理通常會在議會多數派政黨中選擇。彭博社指出,如果馬克龍的政黨未能贏下多數席位,那時他將不得不從佔有多數席位的在野黨中選出總理。


總統與總理來自不同陣營,這種情況又被稱為“左右共治”(La Cohabitation),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歷史上一共發生過三次。1986年至1988年,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領導的左派社會黨在議會選舉中失利,議會多數被右派佔據,密特朗不得不提名右派的希拉剋出任總理。1993年至1995年,密特朗帶領的社會黨再次落敗,只好再次提名右派的巴拉迪爾出任法國總理。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至2002年,左派社會黨贏得了議會的絕對多數,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剋不得不提名左翼的若斯潘出任法國總理。


眼下,各黨派都在為議會選舉發力。


法國左翼來勢洶洶,結成了歷史性聯盟。近日,梅朗雄已聯合社會黨等主要左翼政黨,針對議會選舉成立“環保與社會人民新聯盟”。


馬克龍也不甘落後。5月初,馬克龍所在的共和國前進黨宣佈,將更名為“復興黨”參加議會選舉,並和法國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成立的新黨派“地平線”以及法國民主運動黨結成聯盟,聯盟名稱定為“統一聯盟”。中國社科院歐洲所研究員彭姝禕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法國議會選舉中,各個黨派為了取得多數席位,立場相近的黨派經常會結成聯盟。法國政黨改名字,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操作。


相比之下,勒龐所在的極右翼顯得較為鬆散。《世界報》指出,與左翼達成聯盟不同,勒龐並未拉攏她的極右翼對手澤穆爾,而是對其採用了“焦土政策”。可以預計極右翼內部選票將有一定程度的分流。


有人説,馬克龍找到了他的“撒切爾”

2022年5月17日,梅朗雄在法國西部港口城市南斯舉辦新聞發佈會。法新社報道截圖


儘管梅朗雄頻繁在社交媒體上造勢,稱呼博爾內為“我的前任”,諷刺她得到的是一份“臨時合同”,但梅朗雄所領導的左翼聯盟贏得多數席位,導致“左右共治”的可能性並不大。彭姝禕分析稱,儘管左翼表面上達成了聯盟,但是左翼各派別在意識形態上的差異較大。梅朗雄領導的極左翼政黨在某些議題上持的是激進觀念,比如對歐洲一體化的保守態度,這些觀念恐怕難以獲得部分其他左翼選民的認同。如果不能凝聚全體左翼選民,那麼取得議會選舉勝利的可能性就要打折扣。在這種背景下,馬克龍的勝算更大一些。


民調數據進一步佐證了這一觀點。據《華爾街時報》報道,民調數據顯示,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及其盟友將贏得300至350個席位,梅朗雄的左翼政治聯盟將獲得105至168個席位,而勒龐的“國民聯盟”將佔據52至80個席位,法國傳統右翼共和黨獲得30至48個席位。


從目前情況來看,馬克龍領導的中間黨派大概率會贏得多數。母耕源解釋稱,其實,這也與法國選舉制度有關。2002年以後,法國總統任期由7年制變為5年制,國民議會選舉與總統選舉在同一年進行,前後間隔1至2個月,修改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總統借勝選的“東風”較為容易地在議會獲得多數。


即便沒能拿下議會選舉,法國左翼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母耕源表示,雖然大概率馬克龍領導的中間黨派將獲得多數,但以梅朗雄極左翼為中心的左翼力量確實比較強大,可以預見未來左翼會在國民議會中對馬克龍造成諸多掣肘。


不過,就此來看,博爾內大概率會保住自己總理之位。


馬克龍開出的“待辦清單”


成功通過大考後,博爾內才好專心落實馬克龍交代的任務。


在法國,總理一職被戲稱為“來自地獄的工作”,總理總是在總統的陰影下努力工作。《紐約時報》指出,雖然在理論上,法國憲法規定,總理和內閣擁有決定和管理國內政治的廣泛權力,但在實踐中,他們通常被賦予執行總統意志的任務。


在宣佈博爾內的任命之時,馬克龍給她開出了一份“待辦清單”。“生態、健康、教育、充分就業、民主復興、歐洲安全”,馬克龍寫道,他將與新政府一道繼續為法國民眾不懈努力。


有人説,馬克龍找到了他的“撒切爾”

馬克龍開出的“待辦清單”。社交媒體截圖


博爾內也在交接儀式上予以回應,她呼籲在氣候和環境問題上採取更快、更有力的措施。博爾內將直接負責馬克龍第二任期內的綠色規劃,加快氣候政策實施,以期實現馬克龍此前要用“兩倍速”遏制温室氣體排放的誓言。


眼下,法國食品和能源價格正在飆升。馬克龍還承諾要制定一項法案,以應對法國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提高民眾購買力。這份應對報告也將由博爾內領導的新政府準備,預計會在議會選舉過後正式提交。


另外,馬克龍的退休制度改革也勢在必行。此前他曾計劃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推遲至65歲,但在引發爭議後,馬克龍表示會將推遲至64歲的建議納入考慮。英國《衞報》指出,馬克龍的退休制度改革或會引發工會反對和街頭示威。


整體來看,這份“待辦清單”上樁樁件件都並非易事。母耕源指出,在法國通脹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為了增強購買力,需要大量的公共支出支持,而馬克龍推遲退休年齡就是為了增加人們繳費的年限,減少養老金支出,而這卻遭到民眾大力反對。這就陷入了兩難境地。


重重挑戰下,博爾內可謂“任重而道遠”。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46 字。

轉載請註明: 有人説,馬克龍找到了他的“撒切爾” - 楠木軒